试论中学生英语不良的阅读习惯形成的原因及纠正的方法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学生不良英语阅读习惯的成因
  1.1念读
  这是指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要么放出声阅读、要么不出声但身体某部位在跟着动、要么既没有声音也没有身体部位在跟着动,但心里面却一直在喃喃自语。这种阅读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就比较困难。大多数阅读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往往会有这方面的因素。
  1.2回读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有时对刚刚阅读过的信息没有留下印象,总会重复再读或是再三阅读,这种习惯就是回读。这种做法一般来说是难以回避的。但是如果在阅读中数次往返阅读,势必造成速度难以推进。这种做法多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遗漏信息所形成。为此,同学们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训练,以达到减少回读这一不良习惯的目的。
  1.3手读
  手读就是指为了在阅读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同学往往会用手指、直尺等物件指着一个个的字词或放在这些字词的下面进行辅助阅读。如此这样阅读不但不能推进自己的阅读速度,相反会让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也就是说,这种习惯不容易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全篇文章的理解上,而事实上同学们所需要的正是对全篇文章所表述的中心大意,而不只是每个字词的理解层面上,所以同学们在阅读中一定要力避这种做法。
  二、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同学们在避免了上述这些不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同时,很有必要借助于一些必要的阅读策略,即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2.1阅读技巧:
  2.1.1意群阅读法 ,
  意群通常是指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都有紧密联系的一组词语。阅读文章时,同学们在一个意群或有意义的单元内是不应该停顿的,要不然就会影响对文章所要表达意思的理解。与之相反的就是一目一词的阅读方法或叫做逐词阅读法。很明显这种阅读方法难以形成完整的概念,其实这类学生是在通过一个个的字母形状的辨认来读词,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影响阅读理解。而要改掉一目一词的阅读习惯,就必须养成一组词视读(phrasal reading)。所谓一组词视读,就是指按照意义单位或意群(sense group)将句中的词自然分开,进行一组组扫描,用目光捕捉词组的信息,这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之为意群阅读法。以意群为单位阅读文章,显然阅读速度要比逐词逐句的阅读速度快得多,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2.1.2词义猜测法 ,
  在高考阅读理解中要求猜测词义的题目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同时猜测词义也是阅读理解的一种常用技能。因此学会猜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猜词能力取决于他所熟悉语言的程度、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所具有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通常采用的两种培养猜词悟意能力的基本方法是:上下文法和词汇分析法。
  2.2阅读方法: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阅读往往需要两读:一读大意,也就是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二读细节,以获取特定的信息。具体阅读方法不外乎以下三种:
  2.2.1跳读法 ,
  跳读又称略读 (skipping and reading)或浏览(glanc-
  ing),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技能。所谓跳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主题思想。换句话说,跳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跳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跳读时要学会抓关键。抓关键就是要学会找主题句,即概括整段大意的句子,然后把每段的主题句的意思进行综合考虑,就能得出了文章的主旨要意了。主题句的位置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偶尔也会出现在段中,很少情况下短文中没有主题句,如有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了。如果文章包含了几个自然段落,同学们在阅读时应该特别关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2.2.2寻读法 ,
  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直接信息。
  作为一种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寻读的准确性。具体地说,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脑,不必字字句句过目。视线在印刷材料上掠过时,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要稍作停留,将它记住或摘下,既保证寻读的速度,又做到准确无误,从而解决了实际问题。
  2.2.3究读法 ,
  究读也叫研读,以获取明确的具体的信息,从而达到深层理解文章。究读主要是指围绕文章后面的问题进行详细地阅读,涵盖对支持主题句的细节理解,对作者的意图和文章中心思想的推论,对文章中的难句、长句的分析,研读字词、句意、语法结构和文意。
  上面的三种基本阅读方法是阅读一篇文章并要达到完整准确地理解时必不可少的三个步骤。在考试时,同学们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就可以用略读法;要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就可以用查读法;要掌握确切的内容,深入理解文章,就要用研读法。
其他文献
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教室里立即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了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合作学习结束后,整个小组尚不能拿
期刊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写作训练:英语写作水平是学生学习英语综合能力的反映,写作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进行综合运用的系统工程, 并非一蹴而就,它必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学生普遍惧怕写作,汉语式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语篇布局及衔接能力弱,写作内容困乏,语法错误多。如果再加之老师对写
期刊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主要可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技巧。  1.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的机会多,而有些同学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深入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
期刊
初一的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天真升入初中学习,面对突然增加的学科,和原有学科的难度变化,部分学生觉得茫然和力不从心。数学教学中问题十分的明显,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潜意识培养这几个方面做到精心策划这样才能使新初一的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一帆风顺。  一、首先向学生讲授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宏观上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如在讲第一
期刊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
期刊
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巧妙的课堂小结为一堂课是否精彩留下悬念,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引入很重视,因为它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埋下伏笔,更因为好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很重视,因为它们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一堂好课最出彩的地方;第三教师对课堂练习的
期刊
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通过学习中的互动因素促进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望合作学习能够成为有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育模式。初中物理中的合作学习的必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次认识:  一要注重合作学习的主体性,  组织学生进
期刊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和制约因素,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有效激发需要建立在学生良好学习情感态度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抓住学生潜在的内在能动因素,紧紧围绕和贴近学生学习情感的“活跃发展区”,设置出学生愿意进行能动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情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在有效教学情境中得到释放。  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知识内容时,我根据函数知识抽象深奥的特性,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采
期刊
一、由于因材施教不到位,我们缺少了对男孩渴望自由的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活动是男孩的天性。生理学研究表明,男孩体内的雄性激素使男孩需要更多的活动,活动的同时也能刺激男孩的大脑和身体更好的发展。男孩的大脑与女孩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从生物学角度看,由于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和刺激,男孩一天至少需要四次较为充分的体育或课外活动。“被大自然赋予力量、勇气和活力的男孩,本应通过狩猎、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