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卷《“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阅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ei223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理由:文章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内容紧扣科技热点。与生活贴近。设题灵活,考查角度多样,难度层层递进。首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技巧的体悟:第2题从品析语言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第3题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末题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对文本深入探究。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须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忆力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的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決。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好比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联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信息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爷爷记忆力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2018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见第54页)
其他文献
推荐理由:选文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故事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试题分量较重,考查全面,有深度。  最美的化学反应  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得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就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有了千变万化。  ④有
期刊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议论类文本阅读试题绝大部分表现出选文精心、考点突出、题干简洁等特点,值得欣赏与肯定。  在选文上,大多数文章篇幅不长,主题积极向上,观点充满正能量。所选文本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类,涉及“读书”“收藏”“经典”“诗词”“汉语”“文学”等;二是精神修养类,涉及“敬畏之心”“心存大道”“责任担当”等。这些精美的选文进人中考试卷,不仅起到了考查学生阅读能力、选拔人才的作用,
期刊
推荐理由:文章观点充满正气,针对“无所畏惧”的现象。提出“人当有所畏惧”的观点,发人深思。作者引经据典,论述充满文化气息。文中语言朴素直白,表达接地气。观点容易被人接受。此外,议论中有记叙。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和吸引力。设题简洁。但全面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议论文的能力。  人当有所畏惧  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
期刊
推荐理由:文本有思想深度,论证有力度,感情有温度。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母语自信的重要性:放眼国内外汉语接受情况,充分肯定汉语的优势,证明母语自信是有依据的。文本既表达了作者对汉语的热爱,又表达了对汉语现状的忧虑,感情真挚。充满责任感。文后三道试题,分别从整体感知、重点精读、文内外衔接的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
期刊
推荐理由:选文紧扣文化热点。内容贴近学生。设题紧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第5题打破了常见的补充论据的考查形式,从理解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的角度检测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塌,砖石满地,但有三名男子竞不顾敌
期刊
推荐理由:文章视有独特,思想内涵深刻,论证层次清晰。设题紧扣文体特点。问法简洁明了。首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理解。次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末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对核心词语的理解。答案具有指导性,分值合理。  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  ①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一睹《四库全书》真容。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
期刊
①说起猫头鹰,我们脑海中一般会浮现出这样一种形象: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盘,拥有猫一样的耳朵的夜间精灵。也会联想到那句歇后语: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在古语中它是不祥的征兆。有一种猫头鹰却颠覆了人们的观念,它玲珑可爱,而且是古希腊传说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它就是纵纹腹小鸮。  ②纵纹腹小鸮是鸮形目、鸱鸮科、小鸮属的一员,属于猫头鹰家族中个头最小的成员之一,从头到尾总共就21至23厘米,体重105至
期刊
第一部分(21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每空1分)  (1)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内的人们生活安乐、幸福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期刊
说明:满分 120发,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運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行h6ng辈 酝酿niàng 慰藉jiè 苦心孤诣zhǐ  B.默契qiè 绯fēi红 畸jT形 惟妙惟肖xiào  C.琐屑xiè 姊zǐ妹 嫩nèn芽 风雪载zǎi途  D.嫌恶wù 档deng案 招徕lái 销声匿nì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期刊
热点类试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  ④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