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3-xLixV2(PO4)3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掺杂的磷酸钒钠(Na3-xLixV2(PO4)3)正极材料,探究了不同锂离子掺杂量对材料组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和离子传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的引入并不改变Na3V2(PO4)3的主晶相,但是会造成晶胞体积的减小。锂离子通过激活Na3V2(PO4)3中的Na(1)位点来提高电化学性能。具有蜂窝状结构的Na2.96Li0.04V2(PO4)3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30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04.9 mAh·g^-1,经过35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为77.
其他文献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应围绕揭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而展开。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们商榷。
<正> 房室传导裂隙现象(cap phenomenon)是临床电生理检查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然而多种类型的裂隙现象报道甚少。且既往采用有创伤性心腔内心脏电生理检查,有一定危险性,且要求
<正> 患者男性,31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4年.1989年1月7日晨排便时突感心悸、气短、头晕来院急诊.心电图(附图A)示:房扑,频率201次/min,F波以1:1传导.QRS粗
<正>患者男性,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附图)示基本心律为窦性,频率为51—54次/min.可见2种形态的提前P’波:其一为1的P’_1、aVR的P’_1;及V_1的P’_1、P’_3,形态与窦
例1 患者女,32岁.昏迷30min于1996年3月9日17:30入院.患者当天16:00许与本文例2同浴,因燃气热水器故障,10余min后有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继而昏迷.体检:P108次/min,R28次/
<正>患者女,58岁。临床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扩大,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入院时心电图V_1(附图上)示:心房率180次/min,心室率94次/min,部分呈2:1,部分呈
我们成功地记录了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的同步体表心电图、心房上部心腔内电图(HRA)、希氏束电图(HBE)和窦房结电图(SNE),旨在研究在完全性房室分离条件下“P 前
<正> 患者男性,59岁。因突感胸闷大汗、呼吸困难,继之阵发性胸部刺痛,在当地卫生所查ECG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对症处理后仍胸闷,于1990年2月13日入院。BP12.0/8.0kPa(90/60mmH
阐述了研究所的科研能力、主要产品种类,以及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情况。结合当地农机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农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机遇、不利因素
3D食品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精度高等优点,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功能性食品的要求,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本文综述了3D食品打印技术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