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中数学中“阅读材料”的讲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以部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例,细说了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并阐述了阅读材料的教学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阅读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中,许多章节后都安排有“阅读材料”,这是以往教材中所没有的,然而,却被一些教师忽略了,实在可惜。在数学教学中,应把“阅读材料”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让它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教学,谈谈高中数学中“阅读材料”的应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在重视知识与技术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现在的高中,由于学生面临高考升学的重压,课程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少教师只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如数学课本中出现的“阅读材料”,在他们看来也只是课外阅读之物,与高考联系不大,可讲可不讲,对学生来说学不学无关紧要。孰不知,高中数学中的“阅读材料”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揭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与应用价值,是对学生情感教育很好的素材。
   一、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不等式》一章后,知识层面也只是局限于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并会简单的应用;掌握一些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这些知识与技能在高考中事必是不够用的。而在阅读材料之一《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一节中,通过对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推广应用上,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升。学生通过对例题的探究性学习,进一步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与解法,解题的思维方式、证明方法;通过对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形,灵活地运用,证明较复杂的不等式,解决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实际问题,加强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两个例题加以说明。
   例1、若a>b>0,求证a 1b(a-b) 的最小值为3。
   例2、有甲、乙两个粮食经销商,每次在同一粮食生产基地以相同的价格购进粮食。他们共购粮三次,各次的粮食价格不同。甲每次购粮10000千克。乙每次购粮10000元。三次统计,谁购的粮食平均价格低?试证明你的结论。
   例1是公式的运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最小值问题,是运用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公式,若公式没有推广,此题解决的难度较大。在解决此题时,应坚持的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此条件缺一不可。由于a与1b(a-b)的积不为常数,不能直接运用不等式求最值,要想办法把a与1b(a-b)的积变为定值,故其解题思路是将a拆分成两个正数之和,即将a变形为(a-b) b的形式,此时(a-b)、b、1b(a-b)的积为定值,即可求得。此法为“均匀拆分”法,目的为凑定值。
   例2是灵活运用所学的不等式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合理地建立函数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均值不等式达到求解的目的。
   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一节,是把向量与直线方程拓展为参数方程,通过斜率求直线的夹角拓展到通过向量求两直线的夹角,在知识拓展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思维方式得到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加强对数学史的了解,重视数学的人文价值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史的学习对数学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概貌,弄清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丰功业迹和优良品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
   教材中《笛卡尔和费马》一节即为此例。笛卡尔和费马创立了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恩格斯指出:“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笛卡尔的功绩在于他提出了坐标方法,通过坐标的概念,把平面上的曲线同一个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联系起来。把几何问题归结为代数问题,并运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对象。笛卡尔的成就,是与他的思想奔放、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怀疑的精神分不开的。还是在少年时代,他就有强烈的求知欲,除了学好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大量地阅读了课外书籍。尤其可贵的是,他对于书本知识从不盲从。他说:“当我完成一般的学习过程之后,就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从这些疑难与错误里,除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无知以外,似乎没有得到其它任何收获。”他所得到的最好教训就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正是这种在传统观念面前敢于破除迷信的精神,使他不仅在数学中开拓了新领域,同时还在物理学、生理学、哲学等学科中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位科学家费马是一位业余数学家,他的数学成就在17世纪数学史上也是非常突出,为微积分、概率论、数论的创立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数论中的“费马大定理”被誉为“能生金蛋的公鸡”。
   三、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阅读材料《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就体现了数学在其它学科上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的学习,学生也只是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层面,对圆锥曲线的应用没有深入认识。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探照灯、太阳灶、电影放映机的聚光灯等的工作原理都是应用圆锥曲线的性质设计的。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制作、参观相关的仪器、设备,以便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数学知识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总之,对高中数学中“阅读材料”的学习,不仅促进了数学科的教学,而且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在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激发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优秀学生的探索精神,尽量减少同学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因材施教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改实验,我认为:首
1研究目的抗疟药的抗药性问题是目前疟疾研究工作的重点,开展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其复方的抗性监测及研究,对疟疾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鼠疟伯氏疟原虫K173株,培育青蒿素哌喹复方Artequick及其组分的抗性虫系,并比较抗性系和敏感株在感染小鼠TNF-α、IFN-γ表达及杀虫速度方面存在的差异,对青蒿素等抗疟药物的抗性研究进行初步探讨。2研究方法2.1采用大剂量复燃法分别培育伯氏疟原虫K173对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一、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在初中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满足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综合素质创新随着21世纪的发展,人类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能否接受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上课堂活跃起来,就得充分运用体验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体验学习的快乐以及让学生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的平价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关键词】体验教学情境创设有效评价体验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适用的,是激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程实施的大环境下,学生数学作业心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揭示了学生作业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老师参考。文章主要分二部分:对低段学生作业现状与心理分析;对以上调查的分析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提示。【关键词】学生的作业学生的作业心理   【关键词解析】:学生的作业是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之于实践的一种形式,是预习、听课、复习的继续。学生的作业心理就是指学
【摘要】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来阐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现就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情境创设的有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框架式教学的特征,并对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关键词】初中数学框架式教学21世纪之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我们这个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古老国度也遭遇了这一巨大浪潮。如何成为这一浪潮的弄潮儿,如何振兴中华民族是教育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支气管哮喘(下简自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约有一亿多人罹患此病,近年的研究已证实,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人类的
【摘要】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到底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笔者试从教师的“会用”,“致用”和“用好”这三方面加以论述。【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 一、教师要“自己会用”   首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关键在教师。只有在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