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应该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入手。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
  【关键词】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改实验,我认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可以试着围绕这些方面进行:
  1优化比较,引导思维认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正确思维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在教学中,引导运用这一方法,就能使一些表面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晰有序。
  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既有智慧的火花,也有错误的泥沙,教师应当随时捕捉这一信息,巧妙地引导学生的认识,加以对比,在教师的引导比较中,让学生从表面上的“同”或“错”中悟出实质的“异”或“对”来。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学会了解辩证思维的方法——比较。
  2鼓励学生质疑,诱发创新欲望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数学是由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离不开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索、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因此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师”,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争论和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克服思维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
  3多样化的思维策略,让学生产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发散思维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更谈不上思维的求异和创新。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数学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探索问题的解答方法,产生尽可能多、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策略。把学生思维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引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强化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和思考,使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增强思维的密度,使学生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4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良性评价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小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方法,而且是在于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锻炼了其观察、思考、概括、推理与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良好基础。对此,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数学的思维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不同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品德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教科书那丰富的色彩,教材中的内容反映了孩子们的多彩生活,处处充满了快乐色调。教师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
期刊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课前预先学习相关学习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初步了解学习的重难点及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初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能够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听课效率。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教师需要明确并做好以下几点:
期刊
作为语言类学科—英语,要想使学生乐学、好学并学有所获,真正实现和谐高效课堂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优秀教师要过“五关”。  1兴趣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的内驱动力。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英语动画光盘、卡片,设计适合教材内容的有趣的游戏、朗朗上口的chant及脍炙人口的歌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乐上每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1有效备课  1.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一旦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想学、爱学,就能学好物理。  许多物理规律和定律可以用实验加以再现,激发学习兴趣,但是,要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持之以恒,决非单凭几个实验就能达到,还必须通过老师多方面的具体指导和精心培养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创新,帮助学生自己形成知识
期刊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洪官屯镇成庄中心校 (252100)  【摘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从儿童天性入手。第一提供视听觉援助,借助实物及体态语言,选择最有趣的进行教学。第二合理归类,应当尽可能地把零散的词语加以整理,努力在它们之间建立各种有意义的联系,使之符合大脑自身记忆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只要我们遵循大脑的记忆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词汇教学的探索,必须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指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应是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因此我校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六步教学模式研究”其目的使是以发展学生个性潜能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高质量提供创设一个全新的创新与实践的学习氛围。  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而发学生好奇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何
期刊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关键词】加强;建议  笔者长期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在生物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生物理论知识,必须加强生物实验的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加
期刊
【摘要】新世纪中华民族面对新的挑战,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面临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乃是课堂教学,那么教学改革,就要抓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第一要改革的就是改变旧的教育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实行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对话。具体说来,素质教育必须搞好如下五项落实。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教学结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期刊
【摘要】根据我院培养目标,参照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对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在满足规范性的前提下进行了补充完善。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增加了专业导论,增设了化工前沿进展讲座课程,增加了实践环节比重,增加了素质拓展学分,尤其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情况,在专业方向上进行了凝练,在大学四年级根据学生选择分方向培养,以提升学生就业率。并聘请现任专业教指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