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步进电机是一种常用的机电元件,它的定角转动控制主要是通过电脉冲信号来对相绕组电流进行控制才得以实现的。控制核心采用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可以让得到的控制结果性能更为优良。本文主要从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单片机系统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
  [关键词]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U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329-01
  一、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组成
  一般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由如图1虚线框内所示三部份组成。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由运动控制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组成。由操作系统完成把操作者的操作转化为运动控制系统能接受的电信号,运动控制系统随之作出反应,完成规定动作。运动控制是一门有关如何对物体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的技术。典型的运动控制系统应由三部份构成:控制部分、驱动部分、执行部分。
  二、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以单片机作为控制部件核心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如图2虚线框内所示。
  步进电机控制(包括控制脉冲的产生和分配)使用软件方法,即用单片机实现,这样既简化了电路,也降低了成本。采用单片机来控制步进电机,实现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用软件代替环形分配器,达到了对步进电机的最佳控制。系统中采用并行控制,用单片机接口线直接去控制步进电机各相驱动电路。通过软件的控制,单片机按顺序给绕组施加有序的脉冲电流,就可以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数字一角度的转换。
  三、单片机系统
  3.1 单片机的特点
  单片机小巧灵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单片机能非常方便地组装成各种各样的智能式控制设备以及各种各样的智能仪表。在面向控制方面,单片机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控制任务,从而获得最佳性价比。单片机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单片机的适应温度范围非常宽,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都还能可靠地工作,这是其它类型的器件所无法比拟的。单片机还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分布式控制和多机控制,使得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大大地提高了。
  3.2 单片机的应用
  (1)在机电一体化产品领域中的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领域中,能够有机地把各种技术,比如机械方面的技术应用、单片机技术应用、驱动技术应用、微电子方面技术应用、自动化方面技术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结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更具核心竞争力,因为它具有智能化特征。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用单片机技术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如机械手、数控机床等。
  (2)在实时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
  其实,最早的单片机就是从工业领域开始兴起的,时至今日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工业控制领域中常常需要对一些物理量如电流、电压、温度、液位、流量等等进行必要的采集和控制,与传统的控制技术进行相比,应用单片机技术后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数据采集系统与智能控制系统。全方位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各项性能。在这类控制系统中,系统控制器最核心的器件就是单片机,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之所以会自动采用各种不同的智能算法就是因为它可以有效识别各种各样被控对象的不同特征,使期望的控制指标得以实现。理所当然的是这类应用了单片机技术工业控制系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自然大幅度地提高了。
  (3)在医用设备领域的应用
  现代医疗条件越来越发达,人们对医疗灭菌消毒技术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医院、小诊所其消毒灭菌设备还十分简陋,无法有效的控制消毒质量。医疗灭菌消毒技术中应用了单片机技术后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消毒质量。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其体积较小、功能强大、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应用方便的特点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各类医用设备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论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以前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采用分立元件的控制回路,或者集成电路,不仅调试安装复杂,要消耗大量元器件,而且一旦定型之后,要改變控制方案就一定要重新设计电路,不利于系统的改进升级。基于微型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则通过软件来控制步进电机,能够更好地发挥步进电机的潜力。因此,用微型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己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也符合数字化的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文斌,杨延竹,洪运.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5,11:11-13.
  [2] 毛昀,杨峰.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4,04.
  [3] 王彦军,李增生.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05.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由于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三层架构系统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阐述了三层架构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并提出了个人见解,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三层架构系统;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322-01  引言  所谓三层架构系统,其所表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把握时代特征,审时度势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改革体制机制,确定思想政治工作要点,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最佳效果使企业逐步形成了“政通人和,恪尽职守,人心思上、快速发展”的局面。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方面,我们相关人员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基于此,本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对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需运用高性能、低损耗的输电线路,以此来降低电力传输损耗,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益。软磁薄膜在回路电力电缆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磁屏蔽效果,能够提高电力输送的温度性。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软磁薄膜材料对回路电力电缆低频磁屏蔽效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软磁薄膜材料;电力电缆;低频磁;屏蔽效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318-01  1.智能电源屏的特点  新型铁路信号智能电源系统遵照铁路总公司标准《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技术条件》,融合了高频电源模块和监控模块开发的多种先进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免维修、少维护等优点,其综合化、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冗余化的优势,在各铁路局广为发挥,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如下:  1).网络化
期刊
[摘 要]电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山区的能源充足,能够为经济迅速发展提供资源,因此,一系列诸如“西电东送”之类的工程项目相继实施。所以,在山区建设输电线路是不可避免的,但山区本身的地质问题、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使得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基于此,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线路设计;山区输电线路;后期工作
期刊
[摘 要]地铁运营以《地铁运营安全评价规范》当中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机制为前提,提升相关人员职业适应性评价标准。同时,作为最高层次的安全评价单元,应构建起地铁工作者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机制与评价方法。对此,我们可以选取层次研究法,进一步对设施、环境、适应性、运营安全以及组织运行一系列安全指标进行客观地评价,最终得出更加客观的运营安全评价结果,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
期刊
[摘 要]从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给排水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城市给排水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下面笔者就城市给排水现状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给排水;现状;  中图分类号:TU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327-01  现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快速发展的列车轨道上,在其经济迅猛发展中,
期刊
[摘 要]路桥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主要对路桥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对路桥施工管理重要性的分析,找出路桥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也为路桥建设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路桥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314-01  引言  近几
期刊
[摘 要]加热炉石炼油厂中重要的耗能装置,为催化重整装置提供了反应热及能量。催化重整反应是一个强吸热的过程,为了维持重整装置的顺利稳定运行,加热炉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响应节能的口号,必须提高炼油厂装置的节能水平,节能降低石提高炼油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提高加热炉效率,降低燃料的损耗,分析了催化重整装置中加热炉效率低的原因,通过调整加热炉参数、降低氧含量、封堵漏风点等措施,来提高加热炉效率。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配网的硬件设施方面、配网基础管理方面、配网安全管理方面以及从事配网工作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方面论述了在当前配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关于人、机、环方面的一些措施,目的是为了对配网安全管理方面进行强化,并且为配网运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进行更好的保障,从而提高我国目前的整体配网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配网硬件设施;基础管理;配网;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TU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