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和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创作,是在诗人主观情志的关照下依靠联想和想象完成的。所以,鉴赏者要学会跟随诗人的想象去揣摩诗人的写作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这样,考试作答才会有话可说。
  那么如何快速赏析和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简而言之,赏析解答诗歌要学会感悟、陈述“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的两种赏析方式和“三步”答题法。
  一、要能赏析“见山是山”的内容
  “见山是山”,本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境界之一,我这里所说“见山是山”指的是赏析解答诗歌要先能理解、表述诗中所写之景、之物、之事,即复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状态。
  (一)赏析诗歌要能概括“见山是山”的内容,必须了解诗歌语言“变形”的一些规律
  古代诗歌,常常得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意蕴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这就使得诗人经常对语言做出种种“变形”,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颠倒语序、词性活用等;在修辞上表现为双关、象征、用典、借代、互文见义等。而这些“变形”的地方,又往往成为赏诗解诗的难点。因此,要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理解诗人的语意,要掌握相关的语法“变形”和修辞“变形”规律。
  1.学会语法分析法,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分析诗句,做好语序调整,进而理解诗意。如: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主语后置,应理解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桃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宾语前置,诗句应理解为“春山映桃色,夕鸟藏梨花”)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主宾倒置,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以上这些倒置现象,我们都可以用现代汉语语法结构来加以调整理解。
  2.了解词性活用,体味炼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一字一词的“推敲”运用。古代诗人常常因为炼字、炼意的需要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从而增强表情达意的功效。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形作动,从视觉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和万紫千红的景象)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老”“肥”,既写出形态,又写出动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3.要善于体味双关、互文见义、借代、用典等修辞,并对修辞的作用了然于心。如: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凉”用了双关的修辞,“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江水西头隔烟树。(“隔”用了双关的修辞,一是指诗人身处江西,目光因被树阻隔而难以望见江东;二是指词人被阻隔,回不到江东)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诗人语义双关,表面写自然之春天,实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表现男女之间的情思。)
  (二)赏析诗歌要能说出说准“见山是山”的内容,要能用自己的笔描述出所见之景
  例如杜甫的《登高》,我们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描绘的事物、情景准确地表现出来。作为一名考生,我们要学会展开联想想象,复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状态,跟着诗人的思路,把诗人所写的内容表达出来。
  二、要学会赏析、解答“见山不是山”的言外之意
  (一)赏析、解答“见山不是山”的言外之意,要了解并掌握古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蕴含的象征意义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对诗中所写的一草一木都赋予了自己的情感思想,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常常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作为鉴赏者,对一些常见意象的象征意要有所了解并做好积累。
  例如黄叶表现凋零、成熟、美人迟暮;绿叶表现生命力、希望、活力;梧桐象征凄凉、凄苦、悲伤;花开象征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等等。
  (二)要赏析、解答“见山不是山”的言外之意,需要了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并学会赏析
  表达技巧是作者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可以使诗歌形象鲜明、意境蕴藉。从高考命题角度和命题方式看,高考对鉴赏诗歌的技巧的考查,主要包括判断技巧、分析技巧用法、比较技巧异同和评价技巧效果等。
  常考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修辞方法,二是表达方式,三是表现手法,四是行文结构技巧。
  1.修辞手法及作用
  例: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山水浑然一体。)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可见愁思的深重。)
  2.表现手法及作用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一般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起兴、联想、想象、衬托、渲染、象征、抑扬、照应、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3.表达方式及作用
  常用的表达方式一般分为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方式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描写的角度又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4.构思立意技巧及作用
  古诗词的结构技巧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过渡、铺垫、伏笔等。)
  三、要解答诗歌鉴赏题,还要掌握考试“三步”答题法
  第一步,要学会赏析描述内容,即赏析描述所见之景。
  第二步,要学会赏析描述所见之景的言外意和艺术手法。
  第三步,要学会辨析诗人对内容赋予的思想感情。
  考试的“三步”答题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可能的对所鉴赏的内容作个较充分、较全面的理解作答,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考试时不漏答、不漏分。
  例如:(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第一步:描景象)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第二步:析技巧)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第三步:析思想情感)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作者单位:云南巍山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教学技巧,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语文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大量零碎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要掌握阅读能力并且经过学习可以拥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高中语文课堂在教授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要想学生能够深入到知识之中自觉探索,就要求学生对语文
应用显式双参数微物理过程的β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利用福州市1998年6月9日16时的加密探空资料进行了3小时的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形成的上升、下沉气流的有利配置,使得其
为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发挥许可证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31
高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已经很详尽了,但是仍然存在词语解释简单、含义笼统、错误解释或者未解释等瑕疵,这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将针对文言文中的注释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现代语言,文言文的阅读相对比较吃力,因此需要注释进行辅助,帮助我们阅读。文言文注释一定是通过研究古代汉语言文学,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含义之后,提出科学的理解,并采用规范方式对
用一个耦合的全球格点大气环流模式-植被模式模拟中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模拟试验中考虑了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而其他强迫条件均取成现今值.结果表明,耦合的模式能够模拟出较今
在当下的高中教育教学中,分课教学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学科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出学科渗透、文理互融的思想,以至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新路,将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如果我们在挖掘语文学科深度的同时,试着拓宽一下语文学科的广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这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注重理性思维训练——语文与数理化等学科的思维融合  思维
笔者执教了朱自清的《绿》,感慨良多。现围绕倾听与表达从课前准备与上课两方面,谈一点个人感受。倾听教材,对话文本课前我特地将《绿》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利用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2000年8-9月在甘肃敦煌地区戈壁滩上取得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临近绿洲的戈壁土壤湿度和温度特征以及相对应的大气湿度特征,
There has been much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ropical cyclones and tropical meteorology in China in the past few years. A new atmospheric field experiment of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