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对38例连续住院精神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SDSS-I的6个项目具有缺陷,SDSS-I评分与病期,住院时间,次数评分呈正相关,与假出院天数,参加工娱疗天数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凶杀行为与染色体的关系. 方法:对有凶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无凶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染色体对照研究. 结果:染色体数目与结构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18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副反应.
目的:了解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按性别,年龄1:1匹配选取序贯就诊的患者和健康者各2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清T3、T4、T3和TSH浓度。
目的:探讨长程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方法: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地连续住院6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3天,3月和6月的社会功能进行测评。结果: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
自DunnerDL.于1974年提出情感障碍中的快速循环(rapidcycling,RC)的诊断概念以来,至今已25年,人们对这一具有频繁循环发作及治疗困难的临床现象给予很大重视,进行多领域研究,
目的:探讨首疹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方法:对50例首次住院诊断为SAP的患者,经5年随访观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0例SAP患者中,19例改诊为情感性障碍(Ma),10例改诊为精神分裂症(Sc),21例维持原诊
目的:了解氟西汀治疗心肌梗塞伴发抑郁的疗效。方法:2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8例心肌梗塞伴发抑郁症状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氟丁汀,对照组用安慰剂,观察氟西汀疗效及对生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癔症的遗传方式. 方法:对200例癔症患者家系采用多基因阀值模式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 结果:本病有较高的家族聚集性,血缘关系越近,亲属的患病率越高,加权平均遗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用氯硝西泮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氟西相、氯硝西泮和氟西汀、安慰剂作随机双盲对照治疗50例抑郁症,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为依据,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