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商务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而来的是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这与当前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形成巨大反差。解析电子商务对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高专电商人才培养现存问题,探讨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一、前言
进入 上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Intemet 的发展应用,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及影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运作方式,带来了一次新的产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最终结果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经济时代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 2006 年 7 月 19 日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6 年上半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在整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网民特征结构、上网途径、上网行为等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宏观方面,中国互联网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其中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23 亿人、5.45 千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4%和19.50;中国网站总数达到了78.8万个,我国还将有500多家大中型企业上网,国家有关部门将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有数据表明,我国从事国内外贸易的生产型企业达870万家,加上贸易型企业,企业总数超过一千万家;中国2005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5531亿元,已经有近1/4 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电子商务。有关专家初步估计,未来中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这种背景令我们身为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师欢欣鼓舞。然而,在全球企业信息化急剧膨胀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20%。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需要量,另一方面却是每年很低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率,两者之间如此巨大的落差,使得我们不得不自责并深思。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自1999年开办以来,随着市场的变化,招生人数和规模也经历了相应的起伏。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在信息时代,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所谓的电子商务人才是指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通晓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能通过电子方式来进行商贸活动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以下几个层面的需求。
(1)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企业开发电子商务,除了软硬件条件的具备外,重要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体包括: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运作。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知识、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知识等。电子商务实际操作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技能和操作规范、操作标准等。
(2)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在电子商务法规、市场、应用环境创建与完善的同时电子商务的项目开发就成为一个单位搞好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 。社会所需的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又可分为以下几类:电子商务分析人员,需掌握相关的电子商务信息
技术、管理技术及项目系统分析领域的商务知识;电子商务项目设计人员,要求掌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关软硬件知识等;电子商务项目具体实施人员,要求掌握电子商务开发软件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
(3)电子商务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的电子商务管理人才,他们应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网络管理、CA 认证管理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管理知识等。
(4)电子商务的教学科研人才。主要是指在大专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及相应部门和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人才。他们的知识应是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理论的融合,能够对电子商务的某些问题和领域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三、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培养方向模糊。当前高职院校未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而提出的培养目标相对宽泛,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2)师资力量薄弱。现有师资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具有本专业资历的教师很少,其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于以往出版的 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
(3)课程设置欠佳。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状况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 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4)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目前,国内先后出版了好几套电子商务的系列教材,分别由各相关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组织编写,内容差别很大。虽然是系列教材,但并不系统和完整,相互之间有重复和冲突,而不同系列的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则更加严重。一些不成系列的教材,编写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因此,各高校在教材选择上难度较大。
(5)缺乏技能训练。目前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近年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管理,课程的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一、前言
进入 上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Intemet 的发展应用,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及影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运作方式,带来了一次新的产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最终结果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经济时代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 2006 年 7 月 19 日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6 年上半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在整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网民特征结构、上网途径、上网行为等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宏观方面,中国互联网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其中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23 亿人、5.45 千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4%和19.50;中国网站总数达到了78.8万个,我国还将有500多家大中型企业上网,国家有关部门将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有数据表明,我国从事国内外贸易的生产型企业达870万家,加上贸易型企业,企业总数超过一千万家;中国2005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5531亿元,已经有近1/4 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电子商务。有关专家初步估计,未来中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这种背景令我们身为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师欢欣鼓舞。然而,在全球企业信息化急剧膨胀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20%。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需要量,另一方面却是每年很低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率,两者之间如此巨大的落差,使得我们不得不自责并深思。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自1999年开办以来,随着市场的变化,招生人数和规模也经历了相应的起伏。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在信息时代,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所谓的电子商务人才是指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通晓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能通过电子方式来进行商贸活动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以下几个层面的需求。
(1)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企业开发电子商务,除了软硬件条件的具备外,重要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体包括: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运作。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知识、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知识等。电子商务实际操作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技能和操作规范、操作标准等。
(2)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在电子商务法规、市场、应用环境创建与完善的同时电子商务的项目开发就成为一个单位搞好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 。社会所需的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又可分为以下几类:电子商务分析人员,需掌握相关的电子商务信息
技术、管理技术及项目系统分析领域的商务知识;电子商务项目设计人员,要求掌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关软硬件知识等;电子商务项目具体实施人员,要求掌握电子商务开发软件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
(3)电子商务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的电子商务管理人才,他们应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网络管理、CA 认证管理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管理知识等。
(4)电子商务的教学科研人才。主要是指在大专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及相应部门和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人才。他们的知识应是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理论的融合,能够对电子商务的某些问题和领域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三、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培养方向模糊。当前高职院校未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而提出的培养目标相对宽泛,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2)师资力量薄弱。现有师资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具有本专业资历的教师很少,其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于以往出版的 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
(3)课程设置欠佳。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状况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 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4)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目前,国内先后出版了好几套电子商务的系列教材,分别由各相关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组织编写,内容差别很大。虽然是系列教材,但并不系统和完整,相互之间有重复和冲突,而不同系列的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则更加严重。一些不成系列的教材,编写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因此,各高校在教材选择上难度较大。
(5)缺乏技能训练。目前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近年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管理,课程的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