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导学”,让语文课华丽转身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听”是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对现代人来说,倾听是日常生活中最有效的交际手段之一,更是一种能力和一种素质。
  反思以往的教学,只注重读和写的导学功能,而忽视对学生倾听的训练。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听取他人的想法,更不会很好地和同伴进行口头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对“听”和“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凸显听的重要性,加强听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继而改变过去单一的读写课堂,把听作为一种重要的训练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使得语文课堂实现华丽转身。
  一、内外并济,潜移默化提升能力
  认真倾听是一种良好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倾听能力,教师首先要把握好倾听能力训练的时机,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我们要在课内学习、游戏活动、生活实践中挖掘训练的源头活水,让课内课外相融通,使学生在练、聊、玩的课堂中培养倾听的能力,养成倾听的习惯。
  1.课内实践——练中听。
  语文课内的实践活动本身就包含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我们要抓住课内教学的契机,循序渐进地穿插丰富的听、说训练。比如,在阅读教学时,把教学内容录制下来,让学生在“听”中享受语言,在“说”中感悟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这样的听、说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阅读、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又如,在课中穿插播放绕口令、谜语等短小精悍的听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让学生在倾听中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在听中学习有用的知识。
  2.游戏活动——玩中听。
  生硬地进行听记和复述会削弱学生对此类训练的兴趣。为了在训练的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把各种听、说练习变成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比如,我们可以采用“速记绕口令”“打电话”“送信”“讲故事比赛”“主持人招聘会”等竞赛游戏,把听和说的训练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有趣的气氛中喜欢上这样的训练。
  3.生活情境——聊中听。
  生活中的大量信息是依赖于听与说进行交流的,教师可以主抓生活中的有效信息,在和学生的聊天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听。比如,听了“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安全知识讲座”“卫生讲座”“校园大讲堂”等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又如,经常与学生谈一谈天气预报、新闻,引导他们养成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习惯,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以听为导,水到渠成提高素养
  纯粹的听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素养,只是这样的语文学习方式太单一。现在的学生生活的环境视听内容很丰富,他们视听的经验也很丰富。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不同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听的兴趣,通过“听”这种途径来引导学生展开“记”“答”“辩”“评”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最终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以“听”导“记”,增强信息吸收。
  听记的训练是“听”的第一层次。我们可以结合日常的阅读教学,以“听”导“记”,让学生在听故事、看音像作品时注意听清楚所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听后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这一导练过程着重要求学生利用自身听的能力吸收信息,并把它表达出来。由于学生的“听”有“记”的要求在驱动,所以,学生在听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记住自己所需要的重点信息。这里的“记”既可以是用笔来记下要点,也可以是让学生用大脑储存所需要的信息。
  不同的学段听记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可以听记详细的内容,比如听写词语、听写简单的句子,穿插播放儿歌、童谣等短小精悍的听力材料进行训练。高年级可以听记要点,我们可以把课中要拓展的知识、背景资料用录音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听记以后进行信息反馈。如在教学《月球之谜》这篇课文以后,教师为了拓展月球的其他奥秘,可以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并随时记录下自己最感兴趣的奥秘。
  除了进行听与记的练习外,我们还可以以“听”促“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复述。在听、说前,提出听、说的具体要求,如故事里讲的是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或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列出重点,进行适当的记录,要求学生在听完以后就依据重点进行复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听故事加开头与结尾,或根据要点编故事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复述的能力。
  总之,以“听”导“记”的过程,主要是对信息的有效吸收和适当表达。这也是学生积累听记技巧的一个过程,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训练打好基础。
  2.以“听”导“答”,学会应对表达。
  以“听”导“答”的训练,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在听了以后能够快速地记下所听的内容,还要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应答。这不但要求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记,也需要他们能对听记的内容做出筛选、重组、回应,能够就听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应该在学生听的同时多给予他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多质疑,以激活他们的思维,同时增强他们听的效果。
  比如,在学生听故事时,可以采用“听猜法”,看看题目,猜猜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听到一半时,停下来,让学生猜一猜“他会怎么做”“最后结果怎么样”,从而启发学生在听了以后能深入思考,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又如,在口语交际《学会劝阻》一课中,我们可以把故事的描述用录音的形式呈现。播放录音:蓝蓝一边走一边吃橘子,然后顺手把橘子皮扔在地上。江晓宁从后面走过来,刚想喊住蓝蓝,却又止住。他想了片刻,便用手指着橘子皮大声说:“咦,橘子皮,你怎么躺在这儿啊?”蓝蓝听到后转过身,惊讶地望着江晓宁。江晓宁会怎么说呢?请你来试一试。   在这里用角色代入法,请学生在听记故事以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说服他人。学生的应答能力会随之提高。
  在阅读课堂中,我们还可以以现场采访的形式,让听记与应答相互交融,让交流变得更加自然。比如,在教学了《揠苗助长》以后,我们可以安排学生现场采访。一部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采访另一部分扮演农夫的学生,了解农夫的想法,扮演农夫的学生要听清问题,继而做出应答。这样的环节既依据课文内容创设了情境,又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应答,并且能水到渠成地感悟文本的主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3.以“听”导“辩”,激活思维碰撞。
  课标指出,要使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要求学生对听的内容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最终能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去进行答辩和交流。我们在口语交际课或者阅读课上,可以把语言材料先用录音或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再引出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的话题。如,在四年级口语交际课《以诚待人》中,我们可以把“有个学生在校园里随地吐痰”这一情形通过音频进行播放,学生听完以后,教师抛出话题:
  情境一:假如吐痰的小朋友是你们班的,你是校园的红领巾监督岗成员,你会给他扣分吗?你会对这个吐痰的同学怎么说?(两个学生演一演)
  情境二:旁边有一个小朋友正好也是你们班的,他叫你不要扣分,那你又该怎么办?
  在这两个情境中要求三个学生围绕“扣不扣班级分”这个话题展开辩论,最终在讨论和辩论中领会到诚信的重要性。
  情境三:老师来了,你们会怎么跟老师讲清这件事情,如果你是老师,会怎么说?
  在这一情境中,要求学生能够将事情进行转述,并能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增加了“老师”的角色,再次从学生、教师的角度把“诚信”阐述明晰。
  又如,在教学《乌塔》这一篇课文时,我们把乌塔辩驳“我”的话进行录音,然后让学生学着她的样子就“一个人去旅行行不行”来展开辩论。我们可以创设情境,由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情境中进行辩论。学生在听中获得信息,在辩论中活跃思维,发展语言能力,让“辩论”推动“倾听”能力的发展。
  4.以“听”导“评”,促进能力提高。
  听后能对他人发言做出恰当的评议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因此,除了“记”“答”“辩”以外,课堂还要以“听”导“评”,就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倾听以后能及时作出评价。评价不仅可以从对方说话的内容,还可以从语气、态度等方面进行。如在阅读课上,听完学生的朗读以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其他学生可以从朗读者的语音、语气、情感、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如在口语交际课上,有的学生要介绍“我喜欢的小动物”,其他的学生不能只当听众。在学生介绍前,教师先布置要求:“听一听,他介绍得怎么样?哪里介绍得好?哪里需要改进?”在某个学生介绍完以后,其他学生要围绕同伴介绍的主要内容、语言条理、语音表情、说话态度等方面展开评议,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这样的活动,使得全班参与,人人参与听和评,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交流能力。
  又如,独白类的口语交际训练“推荐一本书”的活动,推荐完后,来个延续性的“推荐一本最受欢迎的好书”活动效果会更好。A.成立评委会,谁想当评委就在小组中自荐,然后选择一位说得最好的当评委,其他学生当副评委;B.每个小组在评委带领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书;C.推荐小组就评委的意见进行自由说明,以说服评委;D.请学生对评委的表现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E.学生充当记者现场采访获胜小组学生,台下学生随机提问。这种交互式的以“听”导“评”的训练能吸引学生在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在听后对所吸收的信息做好消化和反馈,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较好地展开互动交流,同时,更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倾听,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以“听导学”的课堂就是让“听”作为一种训练途径,用“听”来促进学生“记”“答”“辩”“评”等多种语文能力,让课堂在多种实践的融通中变得畅达,让学生在学习应对与评价中学会交流,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浙江湖州市东风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其他文献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方法上的著名论断。这一主张的精髓在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叶老的话语,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是为了不教”,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简而言之,“不教而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转换“演员”的身份,放弃“主角”的地位,转而探究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采风”就是到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乡土写作”采风本就是积聚家乡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字等乡土文化资源和乡土生活的小册子。建立“乡土写作”采风本,旨在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搜集积累材料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正确、务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语文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浓厚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从而增强写作兴趣,提升作文
一、 将文章“读顺”,初步感知写法异同  师:这个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分别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三篇课文都是表现人的文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侧重写谁呀?  生:爱因斯坦。  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也有个人物,是谁?  生:宋庆龄。  师:《黄河的主人》呢?  生:艄公。  师:打开书,课前的“自学导航”提示同学们思考,《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可以分为四部分,先
小学语文主题作文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情感表达,通过知识、生活、情感的积淀,在重过程的积累生成中,让语言在这些因素的诱发下自然生成,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主题作文教学模式如下:积累先行—挖掘主题—指导成文—作文评价。在主题作文教学模式下建构的“春天”课程,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分为赏春、咏春、绘春、写春
1975年我由一名下乡知青招工来到胜利油田钻井指挥部32194钻井队,那是黄河大坝下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苇子林中几栋孤零零的简易房。钻井队七八十号人,只有一名女工。那个地方叫孤岛,隶属山东省垦利县。离钻井队不远有一片槐树林,树林中驻扎着一个军马连,我们每天上班下班都要穿过苇子林,有时候会远远地看到一两个骑在马背上的姑娘,她们放牧着军马,或悠然自得地在草地上徜徉,或一阵旋风般从草地上掠过。据说这些姑娘
“教学目标”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立足文本的语言形式,尊重文本的文体特征。文体是文学情味、审美体验和形式特色的统一,相对于语言文字、篇章结构而言,它是更高级的一种语文形式。从文体角度拟定教学目标,能帮助我们准确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凸显语文本位,从而把语言表达形式的领悟、学习和运用作
小学低年段以识字教学为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段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可是在从教的几年里,我发现学生们大多对识字并不感兴趣。较大的识字量、枯燥的内容,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如何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有浓厚的识字兴趣,愿学、乐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探究合作——自主识字能力的锻造  “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实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倾听他们生命拔节的声音,帮助他们绿色生长。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揭题,寻找生长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有些课文,从题目切入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见题生义,望题生情”,寻找到语文教学的
一、课前交流,自然入课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我们每个人啊,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呢,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你心中的偶像是谁呢?夏昆,你心中的偶像是昆虫吗?  生:我心中的偶像是周杰伦。  师:周杰伦是他的偶像。歌  唱得那么好,还能自己作词,自己作曲。  生:我的偶像是成龙。  师:成龙是他的偶像,武功高超。你是崇拜他的武功吗?  生:我还崇拜他经常给灾区捐款
作者简介:    岑燮钧,浙江省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小说月刊》《四川文学》《短篇小说》《百花园》《天池》《金山》《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杂志。部分作品入选年度排行榜、年度选本和中考、高考模拟卷。著有小小说集《戏中人》。   阿春是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张志峰的企业注册资金的,1000万。她看着这个数字,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   她希望这个张志峰不是他,这样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