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两大核心:空间经济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来源 :国土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xuef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国土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最高层级规划、国土资源开发与空间布局相关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以及实现区域分工互补的重要手段。当前,由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牵头组织开展的新时期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充分认识并发挥空间经济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提高新时期国土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国土规划的独创性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上层驱动”与“底层基础”
  空间经济学研究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根据空间经济学原理,经济空间分布驱动机制有3个,一是聚集经济;二是地理禀赋;三是随机过程。空间经济学的核心主线是集聚。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弹性和可持续的前提下,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及环境标准下,某一区域的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支撑能力。因此,从概念内涵及主要研究内容上,两者的逻辑起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经济“向心力”和资源市场化配置,后者则更注重区域本底对人口和经济社会的支撑。因此,二者对于国土规划所起的作用可概括为“一上”、“一下”,空间经济学是上层驱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底层基础。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提出了“密度、距离、分割”是经济地理16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一分析框架吸收了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等最新成果。强调市场是重塑经济地位的“无形之手”。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我国而言,更要考虑政府“有形之手”,因为我国基本国情是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重塑我国经济地理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更要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聚集不是无限的、任意的。最大制约条件是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度,对一些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要限制和禁止大规模的经济开发。
  从实际来看也是如此,仅关注空间经济学而忽视资源环境承载力,其危害是巨大的。比如空间经济学是忽视地质风险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错误地引导人们的经济资源配置布局,甚至形成经济带与地震带的高度重合。在同等条件下,经济带越是与地震带重合,由地震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就越大,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青海南部重镇结古镇,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它也成了长江流域中第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因此,我们对灾区产业布局进行了反思,改变过去忽视地质因素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做法,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后重建规划中,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个评价基础,回答了是原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边界在哪里,范围多大等问题,明确了重点城镇和重大工程避让断裂带、避开山体滑坡区、行洪河道等危险地带多大距离,提出重建后区域国土开发强度和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等建议。
  因此,在全国国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除了充分遵循经济地理规律引导国土开发之外,还需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制度,依此建立空间准入制度以及重要资源的配额管理制度,通过空间激励、约束和管制,促进国土合理开发保护。
  国土规划作为一种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是为避免市场配置资源失灵而建立的,是集国土要素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于一体的规划。需要将空间经济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基础指导。具体而言,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的底层基础,同时充分认识到经济聚集力是空间结构组织的上层驱动,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空间结构如何演变的,预测未來趋势。在两者间找到寻求政府政策与管理的切入点,促进人与自然之间、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以及空间效率和公平的兼顾。
  (作者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其他文献
今年1月9日,我国三大著名景区收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特殊“惩罚”:给予张家界、庐山和五大连池黄牌警告,要求其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整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的相关规定,上述三景区必须在“2014年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才能获得四年有效期的“绿卡”。否则,“世界地质公园”这一金字招牌将被除名。  黄牌警告是“突如其来”吗?答案是否定的。  20
期刊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有其特殊性,大量的工作由直属单位承担,而直属单位由省国土资源厅直接进行管理。根据十八大精神和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要求,综合研判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面临的新形势,如何立足国土资源厅的管理职能,全面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尤其是加强对相关直属单位、公司的管理,使之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和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切实配优培强队伍,做大做强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用更高标准促进  测绘
期刊
尽管美国的页岩能源革命令人振奋,但欲将其在中国复制,其给环境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  业内人士和环保专家指出,页岩气开采中耗水量是常规天然气的10倍左右,且面临许多环境风险,而我国页岩气田多数分布在缺水地区,钻探一口井的环保支出需数百万元。更令人忧心的是,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环保监管法规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页岩气开发环境风险倍增。为此,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与此页岩气开采相关的环境
期刊
除了美国,眼下对页岩气讨论最为热烈的,便是中国了。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的话来说,“在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史上,这是首次不以企业所有制形式划线限制参与油气资源上游投资作业”,“非石油企业和民间资本以页岩气勘探开发为契机,有了进入石油天然气上游领域的机会。”  热闹之余,四大油气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在招投标中的谨慎值得关注。这次非油企业,比如电力企业、
期刊
《长株潭城市群国土规划(2011-2030年)》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制定核心区开发方案,开展城市群国土开发合作,打造资源环境空间支撑体系。旨在推进城市群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实现规划目标,完成规划任务,需要对长株潭城市群国土开发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其中,结合长株潭三市的资源环境禀赋和产
期刊
农村土地能够流转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又是土地顺利流转的基础。日前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
期刊
2008年7月,国土资源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 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国土资源部把“长株潭”城市群列为国家国土规划编制试点,笔者有幸参加了试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长株潭”城市群国土规划编制工作的积累,也让我对国土规划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思考。  我国国土规划的发展和“长株潭规划”的来历  在中国,“国土规划”在不同时
期刊
Part1:建设用地审批情况  2012年省政府审批量同比基本持平,经国务院审批的基础设施用地同比增长23%。我省今年共批准建设用地总面积17812.22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5411.37公顷,农用地转用面积14261.82公頃,耕地面积7682.71公顷,各用地面积相对批准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占比分别为86.52%、80.06%和43.13%。审批建设用地同比减少2.0%,其他各审批量指标同比分
期刊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是国土规划的基本依据。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其中,“资源”主要包括淡水、土地、矿产、地质等重要自然资源。“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是指:“评价区域自身天然具有的、不可流动的资源科学可供利用规模,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大保障程度”。环境承载力是指:“评价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
期刊
近十余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升,产业结构也经历了较大的调整,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同时,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的区际冲突与城乡冲突,一方面导致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也使得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地域综合效益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受到严峻考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仍处于在人口高速增长、高速流动期。因此,加强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及其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