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时代,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合理运用,可以达到很好地辅助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几个方面论述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学习自觉性;写作兴趣;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8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时代,作为现代社会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语文教学中学会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以达到辅助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以看出,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极大地简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安塞腰鼓》的时候,笔者先播放3~4分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并要求学生在看完视频后,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很快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古希腊教育家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那生动粗犷的表演场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安塞腰鼓那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感受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和按塞腰鼓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形象的感受,产生情感的共鸣。接着,在聆听课文朗读录音以后,又给课文精彩的段落配以画面和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直观,形象的感知。用声音、色彩、图像等形式感染学生情绪,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不仅强化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还增大了课堂容量,使知识量和信息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教《山市》这篇文言文时,学生对“什么是山市,山市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并不了解,有的学生都没有听说过“山市”,但“海市蜃楼”却听说过了。其实“海市蜃楼”的形成和“山市”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为此笔者选择了一些“海市蜃楼”的图片,和学生说明“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接着因势利导地解释了“山市”的形成与海市蜃楼的形成是同一个原理。笔者还制作了一些动画,将山市的变幻过程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这样,就能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们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教师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体验到上网学习语文的乐趣,也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的时候,笔者提前分组分配给學生任务,分别布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爱国人物的故事:如董存瑞的故事,张自忠的故事或者是奥运健儿的故事等,一些爱国诗词以及一些爱国名言、爱国歌曲等资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小组交流,每组选优秀代表展示成果,并在班级进行评比活动。这样,教师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体验上网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学生可以自觉地在课外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自主地获取课内没有的知识。要知道,一个好的网站,一个集声、像、图文信息的多媒课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段优美的音频朗读,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创造美的意识,营造出美的情境,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当然,学生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潜移默化中开发了形象思维,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一种快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兴趣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只有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并予以保持,才可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也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于作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例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笔者用信息技术设备播放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钢琴奏鸣曲《月光》等音乐作品,这样很容易地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课文所表现的意境,对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和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再写读后感,学生一定会写出真实、自然、有一定感染力的作文来。
  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现代化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冊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时,笔者先布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四季的诗歌或散文,准备课前进行相互交流,课堂上再将自己为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自然四季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真观察,把看到的景象用优美语言给同学们描述出来。我们知道,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描绘自己喜欢的季节,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然后再写成作文。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观察、思考、说话、写作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语文课程中还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还有,在教古诗词时,对于古诗词中那些难懂的诗句,比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雄壮,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凄婉,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诗句的形象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就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做教学的有心人,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教育局 530300)
其他文献
  缅甸道耶坎二级水电站导流隧洞堵头混凝土浇筑形成后,廊道壁面多处出现呈线状与点状渗水点,并大量形成钙质析出物堆积,因此采用化学灌浆方法对漏水进行防渗堵漏处理,处理效果
  化学灌浆技术因其有立竿见影的堵水效果在软土地基盾构法隧道渗漏水治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就运营中的盾构法隧道不同结构部位渗漏水发生的原因、
  重庆酉阳金家坝2号引水洞初次通水后,洞内出现十多处渗水裂缝,其中有6条裂缝的漏水量极大,每条缝平均流水量在200 L/min左右,整条裂缝渗水像水帘洞一样.经观察发现水流来自山
  本文用表格简述了AC-Ⅱ丙烯酸盐灌浆液的性能,重点介绍了AC-Ⅱ丙烯酸盐灌浆液在高水头、大涌水压力、大漏量的微细裂隙防渗帷幕灌浆和混凝土变形缝、施工缝、裂缝防渗堵漏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各种矿物资源的消耗,粗放型经济带给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地雾霾严重。而以水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逐渐体现出其优势,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其时间、空间分布极
  西部高坝坝基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一定埋深下的错动裂隙带在坝体压重和构造应力作用下裂隙闭合,吸水不吸浆现象突出,使得高水头作用下涌水孔段的防渗处理难度增大,其既
  深溪沟电站工程蓄水后,左岸接头坝横缝存在渗漏水情况,影响大坝安全运行。通过对左岸接头坝横缝漏水检查及原因分析,选定处理方案,优化施工工艺,以横缝内两道止水之间化
microRNAs(miRNAs)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非蛋白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转录本的特异性结合,引起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蛋白的翻译抑制,从而在生物体中行使重要的调控
  本文针对当前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问题严重、防水系统工作效果较差的现状,在总结隧道及地下工程结构特征和防治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结构渗漏水病害防与
该文在分析研究国际工程分标问题的基础上,充分阐明了分标工程的重要性及研究分标工程决策与分标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文章以国际工程招标投标及国际工程中的分标工程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