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堂走出大首相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w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田佳彦当选日本民主党新党首那天,日本几家大报纸都出了“号外”免费发放。在东京街头,两个拿到报纸的女白领瞄了半天,没认出这个人是谁。而另一位匆匆而过的中年男子,瞅了眼报纸说:“五年换六相,谁当都一样。”当晚,人们在NHK9点档的新闻节目里看到了这两个镜头。
  回过神来的普通日本人在查阅野田的经历后发现,原来这匹政坛黑马毕业于“政治家摇篮”松下政经塾。对于这所私立学校,日本公众可不陌生。自成立以来,松下政经塾为日本政坛输送了不少政治人物。比如当过民主党代表、国土大臣、外务大臣,现在仍然在民主党内拥有很大影响力的前原诚司,曾经在鸠山由纪夫内阁中担任总务大臣的原口一博。现在的民主党领导层和内阁中出身于松下政经塾的人也很多,比如政调会长兼科技担当大臣玄叶光一郎、国会对策委员长樽床伸二、内阁官房副长官福山哲郎等等。
  
  撑起民主党半边天
  
  民主党是日本近年兴起的一股新兴势力,该政党由两派组成,一块是“自民党出走派”,一块是“草根派”。前者以小泽、鸠山为代表,后者以菅直人、前原和野田为代表。其中“草根派”大多出自松下政经塾。
  松下政经塾的毕业生大多分布在民主党,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该校只负责训练和培养人而不包“分配”,学生们从学校出来后真要当上政治家,还要得到各政党的支持。而现在的自民党是个很老朽封闭的政党,官二代、官三代、官四代的数量庞大,一般很难空出名额给外人,而民主党是个年轻的政党,比较开放,世袭的空间还不多,能够支持一些新人。这样民主党就能够给人一种清廉、开放和年轻的感觉。松下政经塾的教育模式,正好为日本政坛提供了年轻清廉的“政治幼苗”。实际上,这也是近年民主党能大胜自民党的重要原因。
  但是,松下政经塾的创办者毕竟是生意人,考虑问题多从企业经营出发,对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政治理念采取接受的态度,而对于不利于企业经营的政治理念则采取排斥的态度。将复杂的国家机器看成生产企业,认为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不承认有不可解释因素的存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一种原教旨主义或者笨拙倾向,不能灵活应对现实是松下政经塾毕业生的一个共同的特征。
  松下政经塾毕业生前原诚司因为历任过民主党代表、国土大臣和外交大臣等要职,不灵活表现得比较明显,而野田佳彦则因为不是经常被政治聚光灯所笼罩因而不太引人注目,实际上这两个人很相像,在那次导致前原诚司辞去民主党代表的“电子邮件丑闻”中,人们可以找到野田佳彦的身影。
  因此有人担心,这些教科书政治家最终会把日本带往何处?
  
  野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987年,当松下政经塾第一届毕业生野田佳彦以个人身份参选千叶县议会议员时,没人看好他,舆论普遍认为这是“野田一个人的战斗”,但是最后不到30岁的野田居然成功当选。
  由于缺乏有力组织支持,也无经济实力,野田当年竞选的方式,就是自己带着传单,在船桥市电车站对着上班的人们演讲拉票。当时每天早上,野田都在自己选区的车站前拿着麦克风对上班的人进行演说,就这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25年。他曾经创下13个小时连续演说的纪录。民主党内最高顾问渡部恒三这样评价野田:“我对自己的演说能力也有自信,但在那个家伙面前只能脱帽致敬。既能进行高格调的讲话,又可以进行激发斗志的鼓动演说,他在年轻成员中很有人望。”熟悉松下政经塾教育方式的人都知道,这种街头演说功底正是野田在那里培训时奠定的。
  然而在领土及历史问题上,对内低调温和的野田却是典型的强硬派。2005年,野田佳彦提出,“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合约》已经从法理上为战犯们恢复了法律名誉,所以这些被称为‘甲级战犯’的人不是战争罪犯。因此,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逻辑是有破绽的。”野田的这种矛盾性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他本来是个铁杆的“增税派”,但由于自己嗜烟如命,每天两包,所以被外界笑谈为“唯一不对烟草加税”立场的人。
  野田的父亲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自卫官,读书时野田不止一次地被老师辱骂:“你老子是以杀人为职业的”。到后来野田甚至吓得不敢去上学,现在野田之所以成为强硬派,对当年老师的反逆也很可能是一个心理原因。
  不过,松下政经塾的毕业生们也有柔软和能随机应变的一方面,这种特点也是来自于松下幸之助的个人色彩。企业家总是以逐利为最高目的,政治必须为生意让路,松下政经塾的毕业生们也是这样。
  今年8月15日,当被问及若担任首相是否会参拜靖国神社时,野田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就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此外,为了淡化其强硬形象,野田一上台,就把民主党干事长的要职给了小泽派的舆石东。当然这个行动有向小泽一郎示好,摆出一副“举党一致”的姿态,但就野田本人来说做这个姿态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舆石东是左派教师工会日教组出身,而野田对日教组是有个人仇恨的。但现在为了确保和中国联系的渠道,野田佳彦还是起用了和中国有通畅交流渠道的小泽派的舆石东。
  这至少说明,在政经分离这一点上,野田佳彦不愧为松下政经塾的毕业生。
  
  前原:坎坷的征程
  
  在野田担任日本首相之前,前原诚司比他松下政经塾的师兄知名度要更高。出身卑微的前原,童年经历过苦难岁月,活脱脱一个通过自我努力走向成功的典范。中学二年级时,其父因为欠债卧轨自杀,母亲一手将他养大。前原靠奖学金一直坚持学业,通过自我奋斗考入京都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但是在日本讲究出身的门阀政治传统下,前原深知难以在日本外交系统中得到提拔,于是前原就换了方向。1987年,他进入有“政治家摇篮”之称的松下政经塾深造,为其第8届毕业生。
  松下政经塾也是很重视学生间的前后、上下关系,如果是松下政经塾的毕业生一般都要为后辈创造机会,而那些后辈也是尽量往松下政经塾的前辈那里靠,这样在日本政治体系中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体系。但是不管现在官做的如何大,前辈总是前辈,如:前原诚司是松下政经塾第8期的毕业生,而野田佳彦是第1期毕业生,所以当野田听到前原半路杀出来要竞选党代表时,就笑着说:“后辈要尊重前辈,松下政经塾可有规矩哦。”
  同样是8期毕业生的前原,在参加松下政经塾的同窗聚会时,虽然当时他已经是外务大臣,可前辈们还是对他吆来喝去,喝酒时前辈就冲着他叫:“前原拿6瓶啤酒来。”在同窗面前前原乐呵呵地应承着。
  1993年,前原作为日本新党成员当选众院议员,次年脱离新党。前原2005年曾在党内选举中击败菅直人,成为民主党历史上最年轻党首。后与菅直人联手击败小泽一郎这位日本的造王者,2010年9月17日出任菅直人政府外交大臣。
  今年3月6日,前原诚司因接收中学时代邻居故交——72岁在日韩国人烧肉店老板——5年接收25万日元(人民币2万元左右)的政治献金而引责辞职,并向日本国民道歉。正如他自己也说了:“钱的数量(每年5万)不是问题的焦点,关键在于自己违反了《政治资金规正法》,必须辞职。”辞职事件显示出他的性格和清廉的一面。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前原的失败,何尝不是松下政经塾的成功。但是在以下事件中,松下政经塾的毕业生再次暴露出同样的问题。在去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中,前原诚司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地相信教科书上的解决方案,相信美国人肯定会站在日本人一边,相信“正义”在日本一边,而“正义”的日本必胜。结果,在日方不得不释放被拘留的中国渔船船长之后,时为外务大臣的前原诚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干脆从传媒上消失了。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往往觉得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长大了就为穷苦人说话,其实不然。松下政经塾的草根弟子前原诚司就是很好的例子。从这个人的行为来看,往往具有顾短期利益,博出位以快速收获政治收益的倾向。他的政纲往往缺乏深厚的沉淀。这和政经塾学员的出身是有关的。传统上,日本的政治家依仗是门阀世家这种政治靠山,草根右翼从松下政经塾毕业之后,在传统政治势力中除了抱团取暖以外无依无靠,必然投奔外国势力,那么最现成摆在那边的外国,就是美国。而右派草根政治家要想获得社会上的民众支持,除了像小泉那样以“不粘锅”的清廉形象示人之外,另一种方式就是靠领土争议这样的强硬表态来获得声誉。
  因此,如果理解了松下政经塾,野田和前原的所谓强硬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他文献
坚不可摧  副标题: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作者: (美)劳拉·希伦布兰德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11-8-1  页数:400  定 价:38.00元    尽管是一名战士,他依然也只是血肉之躯;尽管是一名战士,他依然也有痛苦与恐惧;尽管是一名战士,他依然在战后因此而受到战争阴影的纠缠;尽管是一名战士,他依然能够跌倒了又重新坚强地站立。他不是一个神。  《坚不可摧》的封
“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相信绝对时间”,“相对论终结了绝对时间的观念”,主要靠眼球的移动来操纵电脑的天才物理学家霍金,在其《时间简史》一书里如此娓娓道来。这本1988年写就的科普著作,其发行量至今已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庞大数字。这是件令人感觉欣慰的事,说明在我们自以为繁琐功利的俗世里,还有大量的人群关注甚至醉心于宇宙理论,以及其他一些抽象的向上的无关周遭种种琐碎事项的精神追求。  人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家
21世纪最大的热门议题,莫过于“婴儿潮一代退休后何去何从?”所谓婴儿潮(baby-boomers)大多指二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如今面对退休,各国的婴儿潮一代既有不安也有积极乐观:有人焦虑自己的健康,有人担心医疗费和养老金不够,有人开始攥紧手中的钱包,有人却潇洒地踏上全球之旅,甚至重寻年少之梦……  美国婴儿潮一代:计划赶不上变化  据美国媒体报道,从今年1月份开始,每天将有1万名美国“婴儿潮一
民族和民族的差异,最集中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方面——这也就是钱钟书所谓“文明见异思迁,文化积重难返”的意思:文明事物(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容易模仿和学习他国,可以日新月异;而文化事物则具有民族性,难以撼动。  就思想观念而言,尼泊尔受印度影响很大,比如说他们的英语虽然有很多人会说,包括一些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小学生,但是他们的英语口音很重,甚至一些在公立大学教英语的老师都不例外。其原因是:50年以前,尼泊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警察”,埃及人这样形容沙姆沙伊赫。这个立于沙漠尽头并举行了无数次中东和谈的小镇,虽然没有任何文物古迹,甚至还经历过恐怖袭击,但凭借灿烂阳光与清澈海水仍是旅游者心中的天堂。如今这座城市因为刚辞去总统职务的穆巴拉克的驻留再次引人注目。  无烟工业造就的绿洲  西奈半岛是红海最北端一个由沙漠构成的半岛,这块埃及在亚洲的土地隔着苏伊士运河与非洲大陆相连。半岛最南端,在漫漫黄沙包围下,有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实际上,或许并非我们不愿意在细节上下工夫,而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这个细节。  我是在香港机场坐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的航班到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佩斯。在飞机上,看到了一些国内航空公司看不到的细节。  澳航的乘机安全指导视频别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国内坐飞机时,我曾仔细地观察其他乘客的表情,大家对安全说明和指导都漫不经心,大多数人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机上的安全指导视频高高在上,但
天下博客    德国流浪汉为什么要选择乞讨    文/ 闲话外国人    10月的柏林,秋高气爽。在两德统一2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德国之声广播电台记者走访了德国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士,弄清楚了在社会保障体系这么好的德国为什么还会有乞丐。  “我是玩朋克的”,这是42岁的卡皮诺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已经在街头流浪20年了,习惯称自己是“朋克一族”。  卡皮诺的打扮有浓烈的朋克风。“最让我自豪的是这件夹克
埃及不是土耳其。虽然一样会有风沙漫天,但却不会被人用“蓝色”来形容、歌颂。  与埃及有关的电影,最多的是那层神秘,1963年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艳后》理所当然地完成了人们对这个国家最崇高的遐想。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投资最大同时也赔得最惨的一部古装巨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很难相信传唱不绝的经典影片《埃及艳后》竟然是当年的票房毒药。不过本片成全了理查德·伯顿与伊丽莎白·泰勒的世纪
美研制出首位仿真机器宇航员  尽管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最后的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之后,已经告老还乡进入博物馆“安度晚年”,但随其一同进入太空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宇航员2号”(Robonaut 2)却让人们看到了未来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方向。  “机器人宇航员2号”是美国宇航局与通用公司设计制造的,是首个进入太空的仿真机器人。科学家计划让这款机器人长期驻守在空间站,希望它能够有朝一日冒险离开空间站
远距离遥控战争?一点都不远!互联网、无人驾驶技术和机器人的发展,会让我们的血肉之躯渐渐退居幕后,真正实现“遥控战争”。这一切都不是痴人说梦,因为美国空军已经在加紧训练无人机控制员了。  新手无人机驾驶员,在空军中被叫做“喝撅尾巴管儿的”。      “无人机杀手”其实很孤独    亚当·布鲁克舒斯上尉为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训练飞行员。如果不塞车的话,从位于拉斯维加斯郊区的四房之家,开车到内华达州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