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离别》:影院复工后的第一片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新冠肺炎历经了近半年停摆,中国内地电影院于2020年7月20日迎来复工。复工首日排片最多、票房破百万的是一部文艺片:《第一次的离别》。
  这部片子此前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曾获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最佳影片、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并成为2019年教育部“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之一。
  作为一部家庭亲情片,《第一次的离别》正符合影院受疫情影响停摆后,广大观众的回归心态。正如这部片子的导演王丽娜所说:“所有的离别都是久别重逢。我们希望把第一场观影变成一个温暖的仪式,而且《第一次的离别》又那么应景,这也是我们与影院离别最久的一次,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电影回来了!它虽然经历磨难,但是依然美好。”
  一部事关孩子成长的电影
  《第一次的离别》讲述了发生在新疆男孩艾萨身上的故事,以他的生活为线索,描写了他和青梅竹马的好友凯丽比努尔之间动人的童年故事,以及他对母亲那份感人至深的孝子之情。
  艾萨是新疆沙雅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朴实善良,他的妈妈身体有病,不能说话,有时还会从家中走失。艾萨深爱着自己的妈妈,一边上学一边帮父亲照看她。凯丽比努尔是艾萨的好朋友,两人共同抚养着一只小羊,从葡萄架下到美丽的胡杨林和沙漠,到处是他们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身影。在四季的流转和不期而至的离别中,孩子们经历着成长。
  关于儿童的离别
  “我什么都不害怕,就害怕妈妈走丢”——这是同伴在问“害怕什么”时,年幼的艾萨给出的回答。
  离别不尽然全是压抑悲伤的,起码在儿童的世界里,离别是由眼泪和无助构成的纯真想念——这便是《第一次的离别》所表达出来的“离别”。面对离别,孩子的感知是很直接与敏锐的。他们只是想掉眼泪,觉得没有安全感,也只是单纯地想念,并想要付出自己现有的一切去挽回现状。
  听听导演怎么说
  《第一次的离别》的导演王丽娜说,第一次拍电影,自己是无畏的,但同时也是无知的。“我觉得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可能《第一次的离别》不是规范的视听语言制作,但是它一定是内心真诚的感受。所以后来这些外界的鼓励对我来讲,就是让我深深地感知到,一个好的电影一定是仁慈的电影,就像摇篮的咯吱之声和普通的催眠曲。”
  “电影适合所有的观众”
  王丽娜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拍一个纪录片作为研究生毕业时的毕业作品,读研时她就回到家乡,想为影片做准备,拍一个关于家乡的孩子的纪录片,于是就开始寻找孩子。
  影片中三个主演的孩子都是没有经过任何表演训练的“素人”。“活在塔克拉玛干腹地的这些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就像电影,我觉得只需要重构一下,搬上银幕,它就是一个极为动人的电影。”
  整个影片的拍摄经历了四季,王丽娜说:“你可以看到影片从洋溢着绿色的夏天开始,再到一片金黄的秋天,再到下起了漫天大雪的冬天,然后再慢慢到雪融化的春天。”
  尽管孩子是电影的主人公,但王丽娜表示,这部电影适合所有的观众。“这部电影虽然主人公是孩子,但是我觉得其实讲的是离别和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会经历的一段时光,然后才构建的人物关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所谓的完整的世界,是有成人社会的所有的关系,也有孩子生活的一个群体,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儿童视域下的生活。”
  “所有的离别都是久别重逢”
  作为以“离别”为主题的儿童电影,王丽娜认为,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所有的離别都是久别重逢。“就像我们从来不必停止探索,因为探索的全部最终是回归到我们出发的地方,然后再一次重新理解它。对我来讲,可能我也是跟剧中的孩子一样,比如说初中的时候必须去寄宿,离开爸爸妈妈,再到大学的时候离开故乡,然后再返回,再去离别,我觉得真的是一种久别重逢。”
  她说,《第一次的离别》是自己献给故乡塔克拉玛干腹地的沙雅和童年的一首长诗。“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讲的是离别和成长,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我希望大家能够在银幕上通过《第一次的离别》重返童年,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其他文献
如果你跟尼克说,有空帮我修一下谷仓吗?rn没有.他一准会这样回答你.接下来,他会向你解释——我很忙,有一百万件事等着我.我要去菜园子拔番薯;还要洗番薯、切番薯、炒番薯;要
期刊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和肝癌都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具有易转移并且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使得寻找毒性低同时疗效好的新型化疗药物也成为目前肿瘤治疗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国海洋大学朱伟明课题组在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抗肿瘤活性的新吲哚咔巴唑生物碱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生物碱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工作,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双吲哚马
研究目的: 因IFN-τ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才会表达,并且直接组织培养和提取也很繁琐和复杂。所以,本实验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克隆的oIFN-τ(绵羊IFN-τ)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
2019年年初,网上出现了“珠峰永久关闭”“垃圾成堆”这样的热搜。但是我心中一直有一丝不放心,因为海拔5200米往上,也就是比大本营海拔还要高的地方,才是热搜中的焦点。可是,那里也几乎从来没有记者上去实地调研过。因为上去一趟太难!2018年,我第一次跟踪珠峰登山季,在珠峰大本营住了一周。那个时候,我天天都得抱着氧气瓶和暖水袋才能勉强入睡。  那么,我还要不要上呢?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当然选择上去了
期刊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技术,引起了医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主要是利用近红外光激发光热材料产热,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光热治疗必备的两个条
2017年央视春晚后,王源作为青年代表,受到联合国邀请,参加了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2017青年论坛,并在论坛上就“优质教育”发表了全英文演讲。  今天,我们听听当年王源的心声——  进入寒冬,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我有时真想在被窝里做一只冬眠动物,以至于差点儿加入“起床困难户”大军。前不久,在渐渐习惯了规律的学校生活后,我在波士顿迎来了又一次开工。  那天的天气依旧冷得“六亲不认”。下课走出屋子,耳
期刊
在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湾,潜水爱好者经常看到一幅奇怪的景象:一名女子穿着潜水服沉到海床上面,她的周围聚集起一群海中霸王——加勒比礁鲨。她不仅没害怕,反而开心地伸出手撸鲨鱼,鲨鱼也像宠物一般任她抚摸,丝毫没有攻击意图。  这位女子名叫克里斯蒂娜·泽纳托,被称为“鲨语者”。  泽纳托出生在意大利,从小特别迷恋游泳和冲浪。有一天,泽纳托独自潜水时,一不留神,发现眼前出现三只加勒比礁鲨。慌乱的她很快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每当发现有化石时,他们呼朋引伴前往探秘。然后又聚在一起,齐心揭开冰冷石块背后的秘密。他们就是“化石猎人”。  蜀南刘建足迹  刘建就是这样一位“化石猎人”。 根据刘建他们提供的信息,经中、美、德等国古生物学者共同研究,他们在中国四川古蔺县椒园乡下侏罗统地层中发现了一批恐龍足迹。这些足迹不仅是新发现的物种,也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记录蜥脚类足迹的新属。为感谢刘建为考察做出的贡献,科学家们将
期刊
介绍了东滩矿选煤厂跳汰机PLC控制系统在自动洗煤时的故障现象及原因,PLC控制系统中干扰源的分类及干扰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Describes the phenomenon and cau
大家好.我是郭爽,来自新华社国际部.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另一位新华社记者“佳佳”.rn两年前,为了帮助“佳佳”采访到硅谷科技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凯文·凯利,我在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