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把“美”带给学生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语文教师应是美的使者,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宫殿,让他们欣赏美,感受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课堂教学中美感开发、诱导、激发,主要是由教师的审美素质、修养、把握教材中美的能力以及创造教学美的艺术所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因素,让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美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得到美的熏陶。
  一、从文本中发现美、感受美
  文学作品是美的精品,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仅有大量的语言美,还有丰富的形式美,情感美。教师先要感知教材,对教材中美的因素细心品位,精心概括,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在教学中,然后将自己的知、情、意、行等融入自己所创造的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境界,才能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从而体会到寻幽揽胜的乐趣。
  1、挖掘作品中丰富的自然美
  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描写自然觉悟,他们或者描写山川的婀娜,或描写四季景物的变幻瑰奇,蕴含着无穷的自然美。如鲁彦的散文《听潮》,精心描绘了大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退潮时宁静、温柔,如玫瑰的芳醇与情人的蜜语,而涨潮时则如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厮杀,体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雄壮美。上课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大海的这种柔美与壮美,从而理解作者的博大胸怀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这类作品,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更主要的是培养健康、美好的生活情趣,提高美的鉴赏力。
  2、感受作品中朴素的人格美
  人是美的核心,又是美的创造者,颂扬人,讴歌人,也就成为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中学语文课文中出现的具有美好人格的人物设计古今中外,如《背影》中父亲那臃肿疲惫的背影是美好,美在父亲那不求回报、无微不至的爱子之心,《驿路梨花》中梨花姐妹是美的,美在她们处处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如此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语言文字的品味,来展示人物的人格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道德情感。
  3、探究作品中深刻的哲理美
  文学作品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挖掘它的这里美,当然应该通过形象感知来传授。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篇目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又闪现着美的光泽。如杨朔的《荔枝蜜》,叙写了自己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样一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些句子既有诗的韵味,又有哲理的闪光。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渺小”和“高尚”的对立统一,这不正可以启示我们每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吗?怎样看待“人生价值”,怎样实现“人生价值”?这里既给了我们哲理的启示,又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二、在教学过程中享受美、创造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的学多篇佳作,都是作者真挚感情的凝聚。语文教学从某中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学生、作者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交谈,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的心,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鼓励、期盼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教学行动之中,引导学生的心神入境。
  1、创设特有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感,应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情境,实物演示、图画展现、语言描述、应月烘托均是创设课堂特有环境的好方法。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先范读,尽量使自己进入角色,把那不可抑制的悲痛融化早低沉、徐缓而又诚挚的语调中,营造一种深沉的氛围,这时虽没有讲解课文,但学生已被周总理的那种为革命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悲痛的共鸣。还有我教《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运用直观手法,先多媒体显示《赵州桥》,然后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壮举?远看赵州桥美在哪里?”学生通过图文结合,体验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由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2、教师要用自身的美去感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教师不仅应有教员的风度,而且应有演员的表演艺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获取知识。
  首先应具备形象气质的美,教师朴素、大方、得体、整洁的着装,使学生感到一种自然美。其次表情要美,表情美并不等于一味的微笑,而是要用丰富的表情去述说一个个或悲壮,或清新,或欢快的美的故事,如教学《春》这篇文章,表情应该是欣喜、欢快的,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应表现出一种悲痛之情。有时还可以配以优美的适宜的手势。如教《故乡》,课文中写到少年闰土捕鸟时的一系列动作“扫开”、“支起”、“系”、“拉”等,用得生动贴切,老师不妨动手做一下,让学生也模拟一下,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气氛渐入佳境。
  其次,语文老师上课应注意语言的美。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有利手段。语言不仅应具有准确简练的科学美,更应该具备生动形象、抑扬顿挫的语感美和韵律美,有时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淌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种清泉般的恬静美,有时如大江东去,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语速时缓时急,语调时高时低,恰到好处的交替使用,让人入情入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
  最后,我觉得语文课的板书也要讲究一定的美感。板书是一种凝固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板书应是一种雕塑美,给学生以智的启迪和美的陶冶。板书可以将关键的字、词问、文章的思路,结构的精巧简练的表现出来。有较高的形象性和审美价值。此外教师秀丽的字迹,可以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折射出教师的才艺。所以每节课的板书一定要合理设计,巧妙安排,给学生一种直观悦目的美。
  (作者单位:云南省富源县老厂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总结了近年来在该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的初步改革探索。  [关键词]创新 研究性实验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1965年,Cooley和Tukey提出了快速傅氏变换算法,使数字信号处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98年我国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被确定为本专
期刊
[摘要]双语教学是适形势所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创新,市场营销学实行双语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先决条件,制度激励、学生思想教育、师资培训与教学环境建设等是保证和提高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效果所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双语 双语教学 双语人才 市场营销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A person who knows
期刊
[关键词]高三学困生 心理辅导 沟通鼓励 教法与学法 独立思考 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 沟通家长 有效评价    前言  高三阶段转化学困生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调动他们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最关键的一步是培养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对学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发展者;使学
期刊
[摘要]针对本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反思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结合当下有效性教学的理念,本文从平等对话建立民主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四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期刊
[摘要]本文就课堂氛围的影响因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师生关系方面谈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氛围 和谐 教学效率    课堂氛围,也可以称为课堂心理气氛,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唤醒学生生命活力的基础,是我们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沃土。课堂氛围的和谐,它是由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团结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比例逐年增加,解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行为和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从爱心、知心、耐心、宽容心和公心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让大学生特殊群体共享班级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 爱心 和谐    在高校中由家庭经济困难生、学习成绩落后生、心理障碍生等组成的弱势群体,我们称之为大学生特殊群体[1]。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有学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入“大众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大,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职生的创业教育,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生 培养 创业意识    一、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冲破地缘和政治观念的束缚,经济结构也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发展模式和运行态势,许多新的职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虽然高职学生的就业意识已有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班级学生工作的专职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能否在新形势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    班主任对一个高中班集体而言,其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一个优秀的高中班主任,会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班主任必须由那些有责任心、有耐心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    改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提出的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融资研究,对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办学现状的分析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在“科教兴国”的强国政策上提出了适应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发展的融资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 民办高校 投融资    为了推动我省教育科学的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西部地区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