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b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任务型教学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发展学生英语思维的特点。本文对新课程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该种方法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及值得探讨之处。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 反思
  
  2003年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倡导英语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学工作者们又面临了一些困惑,改变了教学注意点,都在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多种途径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效地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应有的审美价值观”。不过,该教法的不足之处也应值得反思。
  1.英语任务型教学弊端的探析
  1.1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学习不足。笔者做过简单的问卷测试,发现75%以上的英语教师把任务型教学和“在教学中布置语言实践任务”两個概念等同起来。笔者也听过不少标榜为“新课程标准下‘任务型’教学授课模式”的实验课、“示范”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是“五步教学法”的翻版,充其量不过是增加了语言实践的比重。其实,任务型教学模式起源于具有英语二语教学(ESL)背景的印度。1979年,Prabhu在印度南部将当时看来比较激进的任务型教学理论假设付诸于教学实践,并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任务型教学理论从此走入了语言课堂。
  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利用教材组织话题、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能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任务或活动。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传统的“五步教学法”不同,因为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上,并对学生使用的语言进行纠正和调整,而不是以往的“先学习语言完成输入,再通过实践进行输出”。很难想象,在没有大面积教学培训和理论学习的前提下,“任务型”教学如何进行推广。
  1.2任务型教学的实践开展欠缺。任务性教学有其背景。首先,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印度、西欧等部分国家地区的实验成功,是与当地的英语学习环境相关的,但是不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的英语学习是外语学习,而不是外语习得或者二语学习。其次,“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具有大量语言积累的基础上,忽视语言输入先谈输出,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尤其是在我国学生不具备大量英语输入的情况下。另外,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教学法的极端,我国英语学习背景复杂,很难用一种所谓教学模式去要求和限制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否则无异于东施效颦。
  2.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不是一门新兴的教学理论,而是具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经过若干成功实验的科学学说,它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该理论具有3方面特点:(1)任务性,即要求教学围绕特定的学习内容而展开。(2)交际性,即该法要求学生运用英语交际来完成既定任务。(3)拓展性,即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英语基本技能。
  3.任务型教学理论的运用
  3.1认真学习关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论文论著,澄清对任务型教学的模糊认识。各级各类教研部门要组织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统一认识,有条件地进行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实事求是地评价任务型教学的效果,能够推行就推行,能够推行多少就推行多少,实在不能推行就不要推行,千万不要走过场、搞形式,搞一些哗众取宠的“推广观摩会”。
  3.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权衡任务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适当运用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平时,教师要挖掘教材,设置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要学以致用,尽可能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舞台;要积极拓展灵活实用的作业形式,使得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实践任务的天地;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任务评价的多维评价,比如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等,促进任务型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充分考虑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的统一,让学生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学到语言。
  3.3有效性原则应作为衡量任何一种教学理论成功的标准。新课程标准只是“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并没有强调任务型教学途径是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教师要综合英语学习各家之长,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运用多种教学途径来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只要有利于学好英语的方法,包括听说法、交际法、翻译法、TPR全身反应教学法、认知法、自觉对比法等,都可以大胆借鉴,不要被一些所谓的理论束缚了头脑。
  总之,教师更加要认识到“理论必须扎根于实践土壤”这一基本原理,从而能科学分析和借鉴外语学习理论,博采众长,并创造适合我国课堂教学实际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一、小学数学的特性    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基础教育中启智的小学数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维,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促进身心发展。小学数学不仅具有数学的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和运用广泛性,而且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那就是生活性、现实性和体验性。  1.生活性  生活性即倡导将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小学生是从自己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认识数学
在一次研究讨论历史题材的话剧剧本《屈原》时,周恩来同志根据自己阅读过的新剧本及有关资料,详尽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历史剧创作的几个原则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讲完后
摘要: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代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对如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列方程解应用题 提高 能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既是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的一个检验,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知识贯穿整个初中代数部分,从初一到初三都涉及列方程或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内容。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
文章以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匹配后的地区数据为样本,从供给端系统研究了高速增长的房地产投资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其中的异质性特征与机制路径.结
目的 分析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重复综合征2例临床表现及基因特征.方法 观察MECP2重复综合征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患儿外周血.结果 2例
甘渭汉甘渭汉(1908-1986),平江虹桥大坪人,理发工人出身,1926年在当地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随余贲民部队参加秋收起义。1927年入党。红军时期在红五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
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一种经济和便捷的诊断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相关器械和软件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检查(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
摘要: 新课导入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但也是上好中学英语课最重要的第一步。本文根据作者长期中学英语教学的经验与体会,介绍了新课导入的原则,并结合具体的教材,着重对创设情景导入法、真实交际导入法、利用各种媒体导入法、介绍背景知识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辩论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进行了探讨,供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新课导入 导入原则 导入方法    1.前言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
传媒本质上是创意产业,创新是传媒业发展变革的永恒主题。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子通讯业的不断发展,一个高度统一的认识是,传媒发展的关键在创新——通过有序的市场竞争
我省从一九八一年开始自上而下建立党史资料征集机构,已经六个年头了。《湖南党史通讯》从创刊到现在,也已办满六十期(到今年第6期止)。六年来,我省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