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有限阵痛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的采访。第一波袭来时,我说,‘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但我们继续吧。’第二波袭来时,我背后昂贵的莫奈名画非常厉害地摇晃起来。很快,危机处理部门要求我们撤离。撤到一楼后不久,第三波袭来。我们在楼下等了一阵子,又回到办公室继续采访。”
  3月19日,野村控股株式会社董事长氏家纯一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这样回忆11日大地震时的情形。
  就像那幅最终没有从墙壁上掉落的莫奈名画,日本经济在剧烈震荡后也没有坠入深渊。
  随着核泄漏事态逐步得到控制,市场忧虑开始平复。日本股市3月16日迅速强劲反弹,远离15日的震后新低8605.15点,美元兑日元汇率短暂下挫后也迅速拉升,维系在80-82区间内,目前股市和汇市的表现均接近震前水平。
  就地震损失而言,日本政府尚未发表官方数据,但多数分析机构倾向于认为损失有限。
  此次地震重灾区,日本东北部宫城、岩手、福岛、茨城四县的GDP总量不到全国总量的7%,远小于1995年阪神地震所在的京畿地区。日本政府23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损失约为16万亿至25万億日元(约1975亿美元至3086亿美元),近2010年GDP的3.6%-5.7%。
  
  产业地位不可替代
  东北地区虽然不是日本经济中心,但集中了许多日本电子、汽车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基地。
  地震发生后不久,索尼、东芝和半导体生产商萨瑞电子就关闭了在日本东北的工厂,电子元件商TDK则暂停了13家工厂的运营,这些企业承担着半导体、面板、传感器等高端核心产品的制造。世界半导体原材料矽晶圆的主要供应商信越、胜高部分生产线也因地震而受创。这引发了相关产业供应链断裂的忧虑。
  市场分析机构HIS iSuppli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国际市场上记忆棒价格飙涨了20%。其他一些分析师则认为,由于东芝停产,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的价格将随之上升。
  在推高价格的同时,外界普遍认为,停产将促使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寻求替代品,从而对地区产业布局发生影响。
  但氏家纯一对《财经》记者表示,东北地区电子企业生产的零组件附加值很高,利润丰厚,他们不会因地震而简单放弃,即便震后恢复缓慢,这些企业也会选择搬到条件类似的九州而非海外。HIS iSuppli的新近数据也从一个方面支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2010年总部在日本、生产微型芯片公司的总收益为63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收益的20.8%。
  除了电子产业,丰田、日产、本田这三大汽车企业在灾区均设有零部件生产厂,电力、物流和零部件供应短缺使生产在短期内难以为继。丰田位于岩手和宫城的两家工厂受到直接影响,二者年生产力为42万部,约占日本国内产量的13%。汽车行业研究公司IHS Automotive的一份报告更认为,目前丰田全球生产中约有45%受到了地震和海啸的影响。
  然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首席代表新野雅史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到夏季日本汽车业生产力就能恢复到受灾前的状态,地震“不会改变亚洲汽车业的布局”。
  “日本东北部地震在短期内无疑会影响大陆、台湾等地日本汽车、电子产品零部件进口商,但日本企业再生能力很强,非地震区的生产潜能也较大,因此供应会很快反弹。”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日经济社会共同研究中心主任李晓教授告诉《财经》记者,“日本在东亚地区产业布局中的地位,是其他国家难以替代的。”
  台湾拓扑产业研究所报告显示,在电子业上游核心产品市场上,日本企业占有TAC面板、玻璃基板、压延铜箔等市场80%-90%的份额、占有电池芯市场50%和电解铜箔市场38%的市场。和电子业类似,国际汽车市场也高度依赖日制零件,日本公司停产已迫使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公司宣布停产或减产多个产品。
  
  债务风险难估
  长期来看,此次地震不会对日本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但短期内为了恢复生产和重建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充当“提款机”的角色。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全国上下一直担心泡沫经济重现,央行在注入流动性问题上顾虑颇多。2009年11月,民主党政府上台后不久,就宣布日本经济再次进入通缩。因此,此次地震实际上给了日本央行一个大量注资、刺激经济的机会。
  3月14日,日本央行召开紧急会议,宣布维持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在零至0.1%的水平,并连续四天向市场注入资金,总额达51.8万亿日元(约6400亿美元)。此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还决定增加5万亿日元(约620亿美元)风险资产购买规模,其中包括政府债券、国库券、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及授权范围内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这一购买计划将在2012年6月底前执行完毕。至此,从去年底日本央行执行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资产购买的总额度已提高到了40万亿日元(约4940亿美元)。
  日本地震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肯定是通缩性的,央行流动性注资是为了对抗即将到来的内需疲弱,同时稳定金融市场,维持资金成本稳定,防止灾后重建雪上加霜,摩根士丹利香港及中国策略师娄刚向《财经》记者解释说。
  他表示,随着重建进展,日本央行仍有再次注资的可能,其在一份声明中提到,将继续评估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并在必要时候采取适当行动。
  此外,日本政府现在正讨论追加预算,氏家纯一估计,预算将为5万亿至6万亿日元(约617亿至740亿美元),这大约是阪神地震后追加预算规模的两倍。但如此大规模的支出将使日本政府面临更大的债务压力。和1995年阪神地震时相比,日本政府债务翻了一倍有余。1995年日本政府债务还没有超过当年GDP总量,但截至去年12月底,债务余额已高达919万亿日元(约11.3万亿美元),在今年4月1日开始的财年中,政府债务预计还将增长5.8%,达到创纪录的997.7万亿日元(约12.3万亿美元),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230%。而作为欧债危机策源地的希腊,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也不过110%。
  针对隐含的财政破产问题,氏家纯一持乐观态度。他说,日本消费税税率是5%,远小于欧洲和美国,尚有增税空间,在地震重建的紧要关头,普通民众不会计较民主党参选时三年不动消费税的承诺;与此同时,目前日本公共债务的95%都是在国内发行,国内储蓄率也相对较高,追加预算不会造成欧洲式债务危机。
  但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提醒《财经》记者注意观察短期内日本债市的购买力,如果灾后民众储蓄率降低幅度较大,导致短期购买力不足,那么日本“产生债务风险的可能就会加大”,而且随着当地人口老龄化,许多储蓄不具有投资潜力。中金公司报告也表示,中期看,债务风险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重建将大量依赖外部融资及利率市场。
  
  汇市趋向平稳
  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美元储备国,其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的货币政策一出台,部分分析人士就担心其抛售美元计价的海外资产。在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下称QE2)尚未结束之前,美日两国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引发新一轮贬值竞争。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告诉《财经》记者,“总地来说,日本经济是收缩型的,即使日元投放量扩大,也不会造成大量日元冲击国际市场,形成一种逆转性的变化。”
  而在娄刚看来,日本注入流动性对美日经济平衡影响不会太大,日元贬值的效益很可能不足以弥补本土产能缺口造成的出口供给不足。
  从近几日市场动向来看,日本也没有大幅抛售所持美债。曹远征表示,“外债替代品有限,除非灾难严重到日本国际收支逆转,日本才可能大幅抛售美债,否则如果国际收支依然是顺差,日本顶多是购买掉期产品或换个外债品种。”
  此外,面对地震早期的汇市波动,七大工业国(G7)财长和央行行长已经在18日举行临时会议,承诺联手抛售日元,以稳定外汇市场。消息传出当日,美元兑日元汇率即从盘初的78.89反弹至最高81.92,全天在80上方整固,自21日起基本稳固在80点位以上。
  在美元兑日元汇率企稳的同时,美联储其实也在考量其QE2政策。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室主任傅瑞伟(Charles Freeman)告诉《财经》记者,美国1月份各项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华盛顿正就是否提前结束QE2展开激烈讨论。
  
  重建拉动力不应高估
  汇市之外,日本地震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看似更为复杂。
  就原油而言,日本原油消费量居世界第三,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此次核泄漏危机迫使日本在短期内更多依赖石化能源供电,再考虑到中东的长期动乱,日本地震确实存在推高国际油价的动力。地震当天,纽约市场油价一路下跌,一度击穿100美元关口, 每桶99.01美元。
  但另一方面,灾难也使得日本的石油消费需求大幅下降,而日本本身的石油库存又很高。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底,日本有满足170天需求的石油库存,这包括77天的工业库存和93天的政府库存。而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也表示,该国战略原油储备未受到地震和海啸的破坏。
  因此,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宏观政策研究处处长管清友告诉《财经》记者,原油价格短期内下挫可能性较大,但随着灾后重建进展,价格可能会慢慢恢复。和原油类似,钢铁和农产品的价格也在需求锐减和重建期待中左右摇摆。
  同时,外界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刻就开始讨论重建对大宗商品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作用。娄刚表示,日本经济尺寸和中国相当,其灾后重建和中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经济意义非常类似,很可能推高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对冲基金运营商英仕曼集团(Man Group Plc)CEO彼得·克拉克(Peter Clarke)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们在日本市场也有投资,相信日本能渡过这个难关,从长期来讲投资日本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德意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建的拉动力不应该被高估。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其进口总额只相当于全国GDP的10%,相当于全世界进口总额的4%,因此,在下半年災后重建开始时,虽然多少会对世界经济起到拉动作用,但其影响估计较小。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22日,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在“煤都”山西省大同市的左云县店湾镇范家寺村纷纷扬扬落下。  同日,省会太原。山西省纪委对外公布,大同市原副市长王雁峰和大同市公安局原局长申公元在煤矿置换过程中收受巨额贿赂。  六年之前,位于范家寺村的红窑沟煤矿发生爆炸,随后矿主李克伟借力其政界资源瞒报事故。红窑沟煤矿六年后旧事引爆,波及大同政坛。2010年4月,王雁峰、申公元及大同市公安局数名中层警员
期刊
过去七八年来,高层一直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界专家也为此奔走呼吁。媒体更是一直在呈现民生之艰难,呼吁发展模式从GDP导向转向民众福利导向。  但是,七八年过来了,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说没有什么转变,财政支出结构也没有多大变化,经济结构反而更加偏离民众福利。为什么?  制度至关重要。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现有的体制所塑造的。这种体制的核心架构就是政府控制最为重要的资源,并通过对市场进入的管制,对经济过
期刊
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平地掘进一个巨大的坑,挖掘机正在作业。距离长沙约108公里,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沾溪乡,桃花江核电站的建设工地上,规划中的核岛正在开挖。  “桃花江核电站在按正常程序施工建设,我现在就在工地上。” 2011年3月23日,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核电顾问工程师吴惠全在电话里告诉《财经》记者。从1989年起,吴惠全全程参与了湖南省的核电规划申报工作。  一天之前,湖南省发改委有关人士曾清
期刊
《财经》:你觉得这次地震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从产业层面而言,日本公司是否会重新考虑他们的全球布局?  氏家纯一: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大概是2000亿美元,约占日本GDP总量的4%,和1995年阪神地震时受到的损失差不多。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参考1995年的经验。阪神地震发生在当年1月,当月工业生产指数下降4%,但2月就回到震前水平,进出口指数降幅超过7%,但两个月后也回归原来水平。从阪神地震的经验来
期刊
房地产泡沫对银行业的影响有多大?从次贷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来看,其影响巨大。  对老百姓来说,住房通常也是大多数家庭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对企业而言,厂房和固定资产可用于向銀行申请抵押贷款。  对银行而言,银行信用的主要担保物就是房产。对地方政府而言,契税和房产税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因此,很多人将房价上升视为经济繁荣的重要信号。  令人惊奇的是,危机发生之前,经济学家都没有意识到房地产价格已经
期刊
1月20日上午,在一种尴尬的窘迫气氛中,国内首个太阳能商业化光热发电项目的开标仪式仅维持了短短20分钟就草草结束。  两个月时间里,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的50兆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下称50兆瓦热电项目),共有11家企业购买标书,最终仅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电电力)、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唐新能源)和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太阳能)三家企业参与投标,华能新能
期刊
所谓的欧元危机,整体上仅仅被看成是一次货币危机,但它同时也是一次主权财富危机。从更大的程度上来说,甚至是一次银行危机。情况的复杂性已经导致了误判,而这类误判则会带来政治性后果。  欧洲所面临的并不仅是经济及金融危机,还有因此导致的政治危机。欧洲成员众多,这造成了相互之间迥异的政策。这些政策往往体现出的是它们的观点,而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这已经种下了彼此之间产生严重政治冲突的种子。  德国将此次危机
期刊
格罗斯家族传奇中满是古老相传的保罗·班扬(Paul Bunyan,美国人虚构的伐木巨人)式的荒诞故事,但最能彰显这个家族特质的,或许是“给服务员负数小费”这一个。  诚然,当时我很年轻,年少气盛,但当日餐厅的服务实在慢得太不像话,而我亦正好赶时间!账单是2美元,我把钱拿出后,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下这留言:“谢谢你们糟糕透的服务,小费是负数,你欠我两毛五。”  若把故事拉回眼前的现实,要在投资方面找到提
期刊
一季度就要结束了,我们似乎处在一个日益动荡的世界:日本地震及严重海啸和核污染灾难;欧洲时时浮现的主权债务问题;中东、北非的政局动荡;原油价格飞涨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等等。但是,穿透这些麻烦和问题看全球经济趋势,我们依然可以相对乐观。  因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仍在,一些关键因素未来依然发挥正向作用,全球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在可预见未来都会保持经济增长势头。日本地震尽管对其经济增
期刊
以拓展资本市场深度和广度为目标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自2009年创业板启动运行之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2011年,深交所市场规模在全球60家主要交易所的排名中上升至第13位。  2000年停止新股发行后,深交所一度沉寂四年之久,再没有往昔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竞争的风采。2004年5月,八只中小板企业股票在深交所挂牌,拉开了深交所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序幕。深交所在过去几年,基本是整个资本市场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