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样,若想让一个班集体充满活力就应包容不同个体与层次的学生,让其感受到这个集体的关爱,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用充满爱的眼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一颗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树立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你追我赶,使每一个人都不甘落后,这样一个团结而又奋发向上的集体便形成了。
一、发现他人优点,正视自己不足
人似乎很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尤其是中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在刚组建班集体时我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在一个月内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并指出自己的缺点。一个月后我将结果整理在表格上发放到学生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表情是惊喜的,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从未想到自己还有优点”。这样,我引导学生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逐渐改变那些不良的习惯以及坏毛病,让成绩好的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及其他人的优点,从而不再轻视比自己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学生之间的歧视往往给一些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所以这一活动的开展使许多差生重拾信心,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想努力为班级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一个互敬互爱的团结的班集体逐渐产生了。
二、关爱中差生,使学生各得其所
在一个班级,中差生因为经常出现一些情况而似乎成了班级建设的一个“老大难”。中等生因为比较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差而往往被忽略,对此我利用自己语文课堂及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对中差生采取鼓励政策,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不再无所适从。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我往往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适当的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和其他优秀生一样答对问题,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同时我在这些学生的各科中找到一科相对学得较好的,鼓励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我班有一名学生英语与数学成绩很少有超过15分的情况,于是我便鼓励她多背一些历史、政治及语文的相关知识,让她明白“原来我也可以学会一些东西”,随着某一些学科成绩的提高,她也打消了辍学的念头。
一些差生往往因为得不到关爱、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常常“无事生非”,实际是在掩饰自己的自卑。通过对于他们学习上的鼓励及品质上某些闪光点的表扬,这些学生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也避免了辍学现象的发生。
对于中等生我经常与他们一起分析成绩停滞不前的原因,针对薄弱学科配合相关老师对其进行指导,这样便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避免滑向差生的队伍。
在一个班级中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成绩优秀,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为人师者心中有爱总会有所发现,只要每一个学生心中有爱,集体便有了和谐与温暖的阳光。
三、树立竞争意识、营造学习氛围
不可否认,在一个班集中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个班主任的头等大事。于是,我先从班级“硬”环境入手,让学生自己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班规,这样的班规往往比老师制定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而且更有约束力。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意愿,随着班规的制定与实施,一个整洁而肃静的教室便出现了。
接着,我开始着手建设班级的软环境,我抓住青少年爱面子、好胜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在班级设置了墙报,贴上学生自己的照片,每当他们做错一件事时便要亲手贴上一张电脑打印的小哭脸,而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便会有一个红色的笑脸伴在照片旁边,并按每组的成绩进行评比与奖励。这样每个人都不想贴上哭脸,更不想因自己而导致小组成绩不佳,成績好的同学也愿意帮组后进的学生,这样就达到了共同进步。
此外,我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一个在学习上赶超的目标,而且要符合实际,不能盲目地向优秀生看齐,以免因达不到目标而产生失望的心理、影响以后的学习。那些被别人当成目标的同学自然不甘心落后,这样一个比着学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
一、发现他人优点,正视自己不足
人似乎很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尤其是中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在刚组建班集体时我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在一个月内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并指出自己的缺点。一个月后我将结果整理在表格上发放到学生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表情是惊喜的,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从未想到自己还有优点”。这样,我引导学生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逐渐改变那些不良的习惯以及坏毛病,让成绩好的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及其他人的优点,从而不再轻视比自己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学生之间的歧视往往给一些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所以这一活动的开展使许多差生重拾信心,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想努力为班级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一个互敬互爱的团结的班集体逐渐产生了。
二、关爱中差生,使学生各得其所
在一个班级,中差生因为经常出现一些情况而似乎成了班级建设的一个“老大难”。中等生因为比较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差而往往被忽略,对此我利用自己语文课堂及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对中差生采取鼓励政策,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不再无所适从。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我往往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适当的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和其他优秀生一样答对问题,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同时我在这些学生的各科中找到一科相对学得较好的,鼓励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我班有一名学生英语与数学成绩很少有超过15分的情况,于是我便鼓励她多背一些历史、政治及语文的相关知识,让她明白“原来我也可以学会一些东西”,随着某一些学科成绩的提高,她也打消了辍学的念头。
一些差生往往因为得不到关爱、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常常“无事生非”,实际是在掩饰自己的自卑。通过对于他们学习上的鼓励及品质上某些闪光点的表扬,这些学生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也避免了辍学现象的发生。
对于中等生我经常与他们一起分析成绩停滞不前的原因,针对薄弱学科配合相关老师对其进行指导,这样便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避免滑向差生的队伍。
在一个班级中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成绩优秀,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为人师者心中有爱总会有所发现,只要每一个学生心中有爱,集体便有了和谐与温暖的阳光。
三、树立竞争意识、营造学习氛围
不可否认,在一个班集中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个班主任的头等大事。于是,我先从班级“硬”环境入手,让学生自己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班规,这样的班规往往比老师制定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而且更有约束力。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意愿,随着班规的制定与实施,一个整洁而肃静的教室便出现了。
接着,我开始着手建设班级的软环境,我抓住青少年爱面子、好胜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在班级设置了墙报,贴上学生自己的照片,每当他们做错一件事时便要亲手贴上一张电脑打印的小哭脸,而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便会有一个红色的笑脸伴在照片旁边,并按每组的成绩进行评比与奖励。这样每个人都不想贴上哭脸,更不想因自己而导致小组成绩不佳,成績好的同学也愿意帮组后进的学生,这样就达到了共同进步。
此外,我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一个在学习上赶超的目标,而且要符合实际,不能盲目地向优秀生看齐,以免因达不到目标而产生失望的心理、影响以后的学习。那些被别人当成目标的同学自然不甘心落后,这样一个比着学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