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先队的沃土培育善正好少年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学校德育首位,育人为先,少先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少先队和德育的教育任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少年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校自主创新一套激励机制—红棉嘉奖屋活动计划的施行,我更认为德育与少先队是一种知行并重的关系,它将德育与少先队组织融合在一起,知行共进培育善正好少年。
  关键词:少先队;培育;善正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167-01
  西关培正小学地处广州市西关的恩宁路,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广东省一级百年老校。它既积淀了培正至善至正的理念,又富有浓厚的西关文化特色。
  1.通过学习,感知善正文化
  德育范畴广,实施途径多并纳入国家课程计划,对学生的思想起引导作用。我校在善正文化这一主旋律的引领下,与时俱进,按照“继承民族传统美德,兼容中西方文化,突出善正文化”的思路编写了《善正心语》校本教材。通过“校园篇”、“善正学子篇”、“善正孩子篇”和“善正公民篇”这样的脉络,以螺旋渐进式的理念构建德育分层教育课程,既有传承民族精神的美德重点内容,又有塑造良好个性心理的引导,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知”。但正所谓“知易行难”,如何将“知”和“行”统一起来?于是我校从儿童的心理需求及兴趣特点出发,丰富德育评价方法制定了“红棉嘉奖屋”德育激励方案。利用少先队组织实施激励机制的运行。每一位上课的老师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每节课最多可以奖励表现好的3名学生每人一枚红棉印章。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实际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行为规范要求,每周或每月有不同主题,一周下来做得最好的10个学生奖励1个红棉印章。学生收集到10个红棉印章就能换领1张红棉卡。2张红棉卡就能到大队部换领奖品。从而促进少先队员在日常的学习中认真学习,努力在学校做一名善正好学生,在家里做一名善正好孩子,在社会做一名善正好公民。
  2.通过活动,感受善正文化
  我校德育工作围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思想品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尤其注重少先队建设。学校少先队的常规活动有升旗仪式、队前教育、队知识教育、入队仪式、主题队会等。以每天下午的午间活动为例,每逢周一单周是读书读报,双周举行故事会,让每个队员都有机会参加,目的锻炼队员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举止仪态能够做到落落大方。周二双周是师生共读,提高队员阅读能力,单周是各年级通过红蓝电视台轮流直播才艺展示,给队员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周三是经典诗文抄写,这是我校坚持了十年的国学传统教育。周四结合我校诵读中华经典美文的课题研究进行美文欣赏,提高队员们对诗文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周五是新闻发布会,培养队员从小关心新闻时事,国事家事事事关心。每天持之以恒地将我校的特色教育渗透到队员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维度的育人环境、生态德育的育人理念,都在引领着孩子们趋真向善,厚德雅行。
  少先队还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感恩行动”,将善正文化扩大到家庭、社区。比如,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母亲节,大队部号召各中队开展以“妈妈,您辛苦了”为主题的活动,让队员在家里为妈妈做一件事或做一件让妈妈感到惊喜的事,并邀请家长到校参加亲子活动,让队员充分体验自理、孝敬、付出等快乐的同时,也让家长受到善正文化的感染,敬重父母、关爱别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3.通过生活,践行善正文化
  少先队在生活中还根据“红棉嘉奖屋”的德育激励方案,制作“红棉好事罐”置于校园教学楼的每个楼层,方便老师们能及时随时随地记录好人好事,鼓励学生从平时的每一个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常规,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也正是在学习、活动中受善正文化的潜移默化,队员们已经将知行合一,并在日常的生活中用行动诠释善正文化的内涵。如,在校内高年级的队员每天都帮助低年级拿饭箩、搞卫生。五年(5)班钟楚唯同学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随小鲸鱼义工队去连州的一所小学探访小朋友赠送礼物跟他们度过一堂美术课,并结对家访感受当地小学生在艰苦条件下仍刻苦学习的精神。多年來我校多个家庭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社开展的“全家义起来”家庭义工活动,多次到老人院义务劳动。我校“大拇指志愿服务小队”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联系到广州图书馆少年儿童借阅部做义工,由于队员的出色表现,该小队还被评为广州市特色小队。利用广州市“百校扶百校”的契机,我校大队部组织队员与从化善施学校进行书友结对,并给需要帮助的队员捐赠书籍,甚至连家长也受到感染主动参与志愿行动。为西南灾区、玉树同胞、舟曲受灾同胞捐款,为新疆儿童捐赠书籍等有意义的活动,更是看出队员们踊跃参与的热情,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影响辐射到家庭、社区,形成良好的口碑。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知(“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西关培正小学正是在“善正文化铸名校,家校携手创品牌”的思想引领下,不断传承创新、与时俱进,以少先队组织为教育实施途径,充分发挥德育与少先队的整体作用,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培育出一批批具有善正品格的少年。
  参考文献
  [1]刘艺,牛石萍.浅谈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沃土[J].内蒙古教育,2016(08):96-96
  [2]傅忠道.在少先队沃土上搭建一个家—记绍兴市越城区少先队工作者徐锡类[J].辅导员,2009(10):26-27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提高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新发的6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在进行课本的正常教学,传授学生新的知识、学习方式以及做题技能等等,更要重视对学生心理进行健康的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使得语文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发展其优势,不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
区域内丰富的社会资本是集群产生所经常暗含的条件之一,在国内社会资本大多数时候被设定为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社会资本特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县域小范
摘 要: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就是小学语文,因而要求在教学中慢慢对德育教育予以渗透,共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64-01  德育和美育、体育以及智育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关系,在小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导向
摘要:在课程改革中对情境理念以及解决问题概念做了重点强调,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方法的关键步骤,而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强调问题与情境的设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情境在英语学习以及考试命题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问题情境;英语考试;命题理念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
从“立体化”到“再定位”,再到“沃尔玛+亚马逊”,苏宁一直在按着自己的节奏跳舞。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的整合,将英语课堂和现代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应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
唐诗的主流地位被宋词替代,不是因为诗歌不好或诗人没有个性。而是因为。会说的不如会唱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当前的教育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实际知识学习情况。在一般状况下,英语教师会将德育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于英语课程当中,这样就能够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德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渗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从而构建更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 以SDS/FS -3100/OP -10为复合乳化剂, 以十六烷为助 稳定剂,采用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氟含量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采用破乳沉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