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视野 儿童基点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就是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这种转化的核心环节是对教材的研读与处理。有学者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研读与处理教材,教师自己首先应成为一部书,一部生动、丰富和深刻的教科书。这种专业自觉不仅是外界赋予的权利,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内在追求。那么,教师如何成为一部生动、丰富和深刻的教科书呢?笔者以为,教师应兼具两种视野:学科视野和儿童视野。下面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案例:《两位数乘两位数》(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27面)
  片段回放:
  (CAI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这栋楼房一共12层,每层可住14户。问的问题是这栋楼能住多少户?
  师:要求这栋楼房一共能住多少户怎样列式?
  生:14×12或者12×14。
  师:14×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前我们没有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自行探索,也可借助老师提供的点子图(如图1),研究一下14×12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自行探索,3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生:老师,我采用的是拆数的方法。我将楼房从中间分开(如图2),这样左边有12层,每层7户,列算式是12×7,因为右边也有12×7户,所以一共是12×7×2=168户。
  生:老师,我用的也是拆数的方法,不过我拆的方法和他的不同。我是将点子图这样分成两份(如图3),每一份有6层,每层14户,有2份,用递等式计算是12×14=6×14×2=84×2=168户。
  生:老师,我是拆的4份(如图4),每一份有3层,每层14户,一共有12×14=14×3×4=42×4=168户。
  生:其实可以把12拆成10和2,这样要求的户数可以分作两部分。(如图5)上面一部分是14×10=140户,下面有14×2=28户,一共是140 28=168户。我觉得这样计算简单一些,因为任何一个数乘10只要直接在这个数后面添上一个0就够了。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了一个观点,他说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他说将12拆成10和2比其它的拆法简单?
  师:那你们同不同意?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将12拆成2和6或者3和4也挺简单。
  生:再简单也没有14×10 14×2简单啊。14×10可以直接在14后面添0,这样就只要计算一个算式:14×2,而拆成其它任何两个数都要计算两道算式。
  生:我也觉得将14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简单,我补充一个理由,就是这样拆更普遍,比如说13,你就不好拆成两个数的乘积。
  师:这个同学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
  生:他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两位数都能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但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都能拆成两个10以内的数相乘。
  (有部分学生接受了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但有些学生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师:有些同学可能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没关系,我们再慢慢来体会。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还发现一种算法。(出示图6)见过这种算法吗?
  生:我知道,我爸爸告诉过我,这是列竖式计算。
  生:我也知道是列竖式计算,不过我是昨天预习课本看到的。
  师:同学们很聪明,不过老师有一些不明白。(指图中右边圈的部分),他为什么把这一个圈指向48?
  生:这个圈表示每层4户,一共12层,也就是竖式中第一个因数12和第二个因数个位数字4的乘积。
  师:左边这个圈呢?他的箭头为什么这样打?
  生:左边这个圈表示左边一共有多少户,而竖式计算中的12表示的就是左边这个圈表示左边一共有多少户。
  师:左边这部分每层10户,一共12层,一共应该有12×10=120户,可是竖式中怎么写的是12呢?
  生:因为1在这里表示1个十,12乘1个十表示12个十,计数单位是十,所以12×1的积末位数字应该落在十位上。
  师:是这样吗?那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在图中圈出12乘4和12乘1表示的部分?
  学生圈图,展示略。
  “熟悉的地方无风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节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计算课,本来以为不会再有什值得挖掘的风景。但是案例中的老师却将它处理得别具匠心,与众不同。之所以能够如此,笔者以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案例中的老师不仅站在成人的高度捋了一捋,厘清了知识“是什么”,同时也站在儿童的角度想了一想,选准了适合儿童接受的角度。具体地说——
  一、学科视野:站在成人的高度捋一捋,厘清知识是什么
  不居高不能临下,不深入不能浅出。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时首先应站在成人的高度,厘清知识是什么,尤其是知识的背景和知识背后蕴藏的思想方法。具体到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在接触“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前,已经具备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学生就能自发地建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看看课本的主题图。如图7,“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提供了三种方法:①14×10=140,14×2=28,140 28=168;②12×10=120,12×4=48, 120 48=168;③竖式。观察这三种算法,都用到了“拆分”。 但是,为什么拆分?怎么就想到了拆分?学生真的感受到了拆分的意义与价值吗?特别地,如果没有事先看书,或者事先没有家长的辅导,学生能自然地想到将12拆分成10和2,而不是其它的任意两个数,如8与4吗?而且,为什么只拆其中一个因数而不是将两个因数同时都拆了呢?
  显然,经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就可蓦然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内涵:即“两位数乘两位数”并不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简单叠加,拆分才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石。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是没有拆分的经历与体验的,“新知”与“经历” “体验”出现了断层!追根溯源,正本清源!正是在这样的挖掘中,学生隐秘的学情被披露,教学努力和重构的方向被厘清。
  二、儿童基点:站在儿童的角度想一想,选准适合儿童接受的角度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任何教材解读只有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实践才有意义!厘清知识的内涵后,教师接着要做的应是换位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想一想,将自己的教学理解转换成学生能接受的教学实践。具体到本课,正如上文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授课重点虽然是竖式计算,但拆分才是竖式计算的基石。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然而非人为地想到拆分,特别地,如何让学生体验到 “将其中一个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个小于10的自然数”的必要性呢?案例中的老师作了很好地尝试。别具匠心地,在创设情境抽象出算式后,案例中的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张“点子图”(如图1),同时要求学生“利用你手中的点子图,在上面画一画,然后找到解决14×12、12×14的方法,并将你的思考过程写在纸上。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交流中,学生自然明白了虽然各种拆法都能解决问题,但将且只将其中一个因数拆成整十数和另一个自然数是最简捷、最方便、最自然的方法,进而也是大家普遍采用的算法。
  神奇而不神秘。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数学应该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不过这个魅力不是指神秘。相反,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学生相信数学是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突兀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始终秉持儿童基点、学科视野的理念,从成人鉴赏的眼光,厘清知识是什么;用儿童本位的视角,选准儿童能接受的角度。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既不失严谨,又不失趣味,在儿童精神的张扬中永保数学味。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16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268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有效期为5年,“爱课程”网为课程维护更新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资源,扎实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将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6年1月,虽然春节已经近在眼前,但寒意却是分外的鲜明。好在暖暖的阳光从门口直射进来,令到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中学科技处主任刘志伟的办公室里暖和了许多。他一边帮我们泡茶,一边和我们谈着他35年的从教历程。个子不高,身材略显单薄,但双眼炯炯有神,思维敏捷,颇为健谈。当说起1981年中师毕业到一所小学教书的经历时,可以明显让人感受到已到中年的他,对于当年青春懵懂岁月的那一丝怀念与向往。  一所地处乡
“诗辅教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经典诵读传统的价值所在。今天,我们提出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在于培养个性健全的人,让学生在将来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经典诵读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情感,特别是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知道我们是从何而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但是一个学生教育层面的问题,而是关乎到民族的后继发展问题。将传统经典诵读引入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的诗词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滘小学创建于1947年,迄今有69年的办学历史。2010年,学校异地新迁至乐从镇沙滘北村新圹路,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有43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102名教师。近两年,学校构建任务引导式“生本四环”高效自主课堂模式,师生互学共进,建立了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在这里,教师转变课堂角色,教学空间更加广阔;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展示,更加阳光、自信,课堂成了学生思维碰撞、
圭峰小学梁柏腾老师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踏上广东省第六届小学语文素养大赛的舞台,他执教的《山中访友》获得了现场最多的掌声。作为这次比赛的备战成员,我们全程参与了抽签后的备课磨课。我们以为,学生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源于这节课真正回归语文,做到扎实有效:设定的教学目标切实(切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实施的教学方法务实(简要、实用、有效),制定的言语实践落实(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写字、
一、“三维六环节”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维”,首先是指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课程的灵魂,涵盖了语文素养的总要求。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定位而言,“三维”又是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三个层面。“语言文字的运用”主要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阅读文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
主持人:潘孟良  有效教学行动研究一:创建“双向交融”“师生共享”的课堂  文/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 王仁甫  坐落在深圳市中心区的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是一所生源薄弱的国有民办普通高级中学,属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基地。近些年来,学校全体教师致力于探索促进基础薄弱高中学生获得最佳发展的有效教学,在“教育幸福人生,学习快乐一生”办学理念引领下,努力创建“双向交融”“师生共享”的课堂
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是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关乎人心与士气,也关乎教育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教育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引导舆论、形成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茂名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梁镇源重点介绍了该室督查督办工作的三个关键、四个重点及五个举措。2015年,茂名市教育局办公室在健全督查机构、完善督查机制和提升督查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省市重
本刊记者:不久前,我们在采访湛江开发区“觉民教育”区域教育实践活动时,对贵校的“觉童教育”特色印象深刻。请问,你们是如何发掘这一特色的?  林文智:你用“发掘”一词,我觉得很确当。可以说,“觉童”教育理念与特色行动早已成为我们学校的文化基因,比如,我们的“乐阅”课程品牌,就暗含了觉童之心。自2004年以来,我校就坚持开展“让阅读丰盈童年”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形成了“乐
“创强争先建高地”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都将是我省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作为乡村学校,如何在“创强”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与定位,将学校的发展与“创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强”来实现自我跨越式的发展?解读四会市龙湾学校的“创强”成长记,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其追求的执着和创新的智慧令人感佩。  四会市龙湾学校乘着创建教育强市的东风,乘势而起,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校风学风纯正优良。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