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在路上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kcyk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我常想,课堂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吗?不!它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还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它应该是一个愉快而健康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时,我总是将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嫁接起来,让我的课堂教学充满理论的张力和情感的引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在新课导入时,着眼于促进学生体验
  对于一定的教学内容,是把它作为知识传递给学生,还是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成长的经验,不言而喻,每位教师都会选择后者。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他们在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语文能力,建立起学习和应用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比如,我在教初中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一文过程中,采用课本剧的方式,在激活课堂的同时,巧妙地为课堂教学问题奠定根基,使课堂导入活动成为整个教学结构的线索。
  教学过程如下:
  片段1:
  我(罗洪洋饰)、万芳(沈俊怡饰)追打着上,我坐在地上。
  我:啊?我的裤子破了,万芳,你看,这么大一条口子!
  万芳:(略一沉吟)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片段2:
  我: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万芳:(嘿嘿一笑)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那咱们裤子换过来吧?
  万芳:(满不在乎地)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二人同下)
  片段3
  我家。
  万芳敲门。我开门。
  我:呀,是你呀,万芳,快进来。(拉万芳进屋)
  (万芳进屋后看见书桌上的羚羊木雕)
  万芳:这是什么呀,这么漂亮?
  我:这是羚羊木雕,喜欢吗?
  万芳:太可爱了!
  我: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
  通过片段的表演,学生明白同学友情地珍贵。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主动,教师也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在自主学习时,着眼于加深学生理解
  在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讲授的:请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
  1.先请几位同学依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
  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祖孙三代人;(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4)老年人、中年人、少年;(5)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
  教师在同学表述的基础上,板书: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2.师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爱是桥梁,爱是纽带;(3)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4)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5)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6)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一家人;(7)幸福家庭;等等。教师顺势出示板书。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我当好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在队伍的前面;当学生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伍中,担当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三、在课堂小结时,着眼于引发学生思考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可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他的过去和未来,而集中笔墨表现菲得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上,从而刻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于名著,作为赏析者,由于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不是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同学们可以畅谈自已的观点。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冯思琪同学突然举起了手,我示意让她站起来。她说:“我有一个疑惑,我认为于勒并没有在海外发财,如果发了财,她应该把钱寄回来弥补过去给我一家带来的损失,他在信中不是流露了這一想法吗?至于于勒写信说他发了财,那只是他对兄弟的一种安慰,是个美丽的谎言。罗洪洋说:“小说中不是通过舰长话来说明于勒在那边阔绰过一人时期,他之所以又破产了,那是因为于勒无法改变他那“花花公子”的秉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这几个有韵律的短句使学生顿时感到“拨云见日”的喜悦,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把握语文知识,让学生感到“课已尽,意无穷”,使学习成为艺术上的享受。
  多年来,我一直以打造“好吃又营养”的课堂为己任,用爱和智慧唤醒沉睡的心灵,时时注意点化和润泽,事事回归生命的本真,力求给生命以尊严、自由、幸福,让每个生命都以精彩绽放。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我会一步步前行,我会一直在路上。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小微企业概念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小微企业家素质与能力造就了小微企业家,小微企业家决定了小微企业的未来,而小微企业的未来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人才培养,教育先行!在我国迈向创新型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小微企业家的大量涌现与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自身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作为教师最主要任务是要激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自身综合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
期刊
【摘 要】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文化馆的作用十分重要。对于文化馆来说,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是其主要的职能,文化馆一直处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最前沿,是人民群众行使文化权利最主要的服务机构之一。所以,如何使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保证公民文化权利的行使,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主要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文化馆实施公共服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文化权利的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科学实验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等几方面对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它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物理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主要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一
期刊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现代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以及探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生物;教学;优化组合;多媒体;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2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到教学中,特别在生物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动态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了变电站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污闪故障对国民经济不利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污闪是由绝缘子的污湿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变化与其污秽程度及受潮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地反映了污闪的发生过程。 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污秽及其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变电污秽防治方法和变电污秽在线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种传统的变电污秽防治和监测方法,指出了各自存在的不足。由此提出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的必
【中图分类号】 G6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作为新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小,容易沟通。作为一个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我,接受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年级——三年级。  三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学生从
期刊
【摘 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动画能模拟物理实验。应用计算机动画,再现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利用信息技术确实能够优化物理教学,但也有它的弊端。  【关键词】 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实验;弊端  【中图分类号】 G6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在教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