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训练,让“语言”描写更精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Sha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生活还原;读写结合;实战磨炼;美化语言;选择“说话”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52-04
  【作者简介】金洁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8),一级教师,苏州市吴江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学生的作文总离不开写故事。既然是故事,一定会出现故事中的有关人物;既然有人物,那么人物就一定会开口“说话”。“言为心声”,没有人物的语言,就没法借助语言展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鲜明、全面的个性及品质。可见,在作文中写入人物的语言是何等重要。
  一、笔下人物为何“不会说话”
  把人物说的话用具体的文字描写下来,看似很容易,其实却有很大的学问:什么时候有必要把人物说的话字字句句具体描述下来,什么时候只要一两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说话的主要意思;什么时候要用提示语,什么时候可以省略提示语;什么时候要变化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怎样用动作、神态、表情表示提示语……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并不简单,来看看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言描写。
  1.说话内容省略。
  “晚饭时,妈妈发现没有盐了,叫我去买。我在看电视,不肯去。后来妈妈说了一句话,我只好去。”
  分析:妈妈叫我去买盐,是怎么说的?句子中没有描写。学生写作中习惯用叙述的方式,从第三者的角度转述人物语言,而不擅长用直接引用的方式写出人物说的话。因为要把大脑提取的意思再转变成人物刚才是怎么说的,又需要反向还原,学生没有这个再还原语言的意识或缺少回忆的过程,所以到第一步大脑提取了信息后便直接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转述下来。
  2.说的话有歧义。
  “我把书包翻了个底朝天,还是连铅笔盒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我只好问周边的同学,他们都不借给我笔,我垂头丧气地走回我的座位。”
  分析:“我”到底问了什么呢?是问同学有没有看到铅笔盒还是向同学们借铅笔呢?人物说的话不写出来,就会有歧义,让读者产生疑问。
  3.说的话不抓重点。
  “‘是不是你们两个搞的鬼?’听到奶奶的埋怨,我们两个在后面偷偷地笑呢!”
  分析:奶奶埋怨了什么,我们才会偷偷地笑?文中没有描写。学生没有准确判别出哪句话更重要,哪句话与前后情节相关联,哪句话更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所以虽然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了,可写的却不是应该写的重要的话。
  4.说的话毫无“价值”。
  “妈妈看了看外面的天气说:‘我们去公园吧?’我说:‘好的。’”
  分析:文中应该突显的是妈妈的提议,而不是“我”的回答,“我”的回答可以不用双引号来写。学生不知道有限的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需要选择,其实,人物语言描写不是照录生活语言,不是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这么简单,这需要专业的教学指导。
  仔细阅读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说话句,不难发现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怎样描写好人物语言,让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
  二、人物语言阶梯式写作
  (一)生活还原,实录“言说”
  这次的训练就是着眼于让学生有写“话”意识,从生活场景切入,还原当时的一幕,像实况展播一样,听到人物说了什么,就记录下人物说话的内容,培养学生写作中的写“话”意识。
  【教学设计】
  1.诊断治病。出示下面这段文字,请学生找找看这段文字有什么“病”。
  每天晚上,我在房间写作业,爸爸就会陪在我身边,手里拿着小刀认真地帮我削铅笔。我不是有自动笔吗?为什么爸爸非要我用铅笔呢?后来我问了爸爸,爸爸告诉我自动笔标杆不标准,笔芯过细,会影响小学生的视力。
  2.确诊病因给它起个名字——“哑巴”病。
  3.请学生给这段话“治治病”。
  4.延伸训练。
  生活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不免会聊上几句;在讨论去哪里旅游时,家庭成员也免不了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在学校里,为一点小事忍不住与同伴争吵也是常有之事。请你回想一个场景,把当时人物的表现、语言真实地描述下来。(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写对话)
  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挑选出典型的病例,引导学生发现“病症”,并给它取个名称加深印象。找出病因还要学会对症下药,给这段话“治病”,练习修改。当堂延伸训练是选取真实生活中的一幕当场写好一段对话,选择学生经历过的场景,通过回忆、搜索、提取、整合、重组等手段,还原生活场景,再现画面,学生就能想到谁说了什么。有了现实生活作为依托,学生描写人物的语言就会更真实,更具体。
  (二)文本阅读,归类“说法”
  学生在写对话时,普遍会把提示语放在前面来写,用一成不变的模式贯穿于全文就显得死板,而且对话基本上都是“拧成一团”,不会合理分段。根据这一习作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变化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写话是对话训练的第二步。
  【教学设计】
  1.欣赏佳句,学习句式,出示:
  我一看,便对奶奶说:“奶奶,今天中午您就用这个蛋做蛋炒饭给我吃,好吗?”
  “不行,不行,这蛋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蛋,这是一个‘喜蛋’!”
  “难道‘喜蛋’就不能吃吗?”我一脸的问号。
  “当然不能吃‘喜蛋’咯。”奶奶神色严肃地说,“小孩儿吃了会变笨的!”
  2.请学生找出这一组对话描写的特别之处。(变换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分段描写人物对话。)
  3.联系课文,找句归类。请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这四种类型的语句。
  4.创设情境,“变形”练习。
  老师问:“李阳,你的书找到了吗?”
  请学生根据老师刚才说的,用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的方式写一句话。   5.请学生选择一个场景,用不同形式的句子写一组对话。(学生自由写话)
  出示学生习作中的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提示语的位置变化上,学习改变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来写对话并学会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常说要读写结合,阅读课中要渗透写作,写作课中要融合阅读,教材中很多课文对于人物语言的描写都可以称为好的范例。学生了解了一定的写作技法后,引导学生到课本中找出同类句子,在归类中加深印象。在学生眼里,课本就是“权威”,让“权威”来说话,那就更有说服力。最后,请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掌握方法。“学”—“找”—“写”这三个步骤,环环相扣,逐层递进,将知识教得清楚,将训练落到实处。
  (三)仿拟场景,实战“写话”
  这次训练是在第二阶段训练基础上引导学生改掉作文中犯“你说”“我说”“他说”“又说”这一类“说”病。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表示“说”这个意思的词语,分类识记,有了足够多的词汇,学生才能在写作时有所选择,挑选出最恰当的“说”。所有的方法都要在实战中磨炼,这个台阶就是通过“病例”修改来实现学生转知成智的过程。
  【教学设计】
  1.诊断:请学生读读下面文字,感觉有什么别扭?
  晚饭后,爸爸悠闲地点了一根烟。
  妈妈说:“喂!怎么又抽上啦?”
  爸爸说:“就一根,就一根!”
  妈妈说:“在家里一根都不行!”她一把夺过烟头,扔到垃圾桶里。
  爸爸说:“你想干什么?想干什么?”
  我说:“爸,你想让我和妈吸二手烟吗?”
  爸爸说:“好好好,我出去抽!”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对话中的提示语反复用一个字——“说”,会让人觉得比较单调。
  2.赏析佳句:和刚才的一组对话对比,发现不同之处。
  生1:“你作业有没有做完呀?写得认不认真啊?”一下班,妈妈就开始唠叨了。“做完了,写得很认真。”我不耐烦地回答。
  生2:弟弟涨红了脸嚷道:“坏姐姐,是坏姐姐把我的那块蛋糕吃了。”看见妈妈板着脸,我连忙辩解:“是他自己说不要吃,我才吃了的。”
  3.积累词汇。分别出示表示“说”的一字词、二字词、多字词(如:喊、斥责……),学生读、背诵。
  4.当堂训练。
  (1)创设情境。
  老师笑着夸奖:“苏同学,你的字真是越写越漂亮了。”老师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请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写成一句话。
  (2)模拟表演,修改“治病”。
  首先,请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我”,表演“诊断治病”中的一组对话;然后,根据刚才看到的表演,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替换掉“说”字,把提示语写得更生动;最后,学生改写对话后,指名交流。
  从问题句子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找茬”,发现重复用“说”带来的形式单一、句子单调的表达效果。通过佳句欣赏,借用学生习作中的对话作为示范,学生就有据可依,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下一步了解“说”的不同词,既促进了学生词语的积累,又促进了学生遣词的能力,一举两得。最后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教的“文字技巧”加以巩固,并在运用中有所创新。这第三阶段的训练循循善诱,设计了“例话”“说话”“写话”这样三个台阶,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感悟到实践、由说到写的学习过程。
  (四)改动提示,变换“话语”
  写人物的语言,肯定要写到提示语。提示语不仅是告诉读者这句话谁说的,还有美化语言的作用。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等描写作为提示语,从不同角度来丰富提示语,表达就更精彩了!
  【教学设计】
  1.赏析佳句。
  (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佳句:
  “咔嚓”一刀,爷爷剖开老母鸡的肚子,“咦?有个蛋!”
  妈妈瞪着大眼,怒气冲冲跑了过来:“什么?才考这点分数,你的脑子有什么用啊?”
  “你的铅笔盒,又不是我拿的!”同桌撒谎一点都不脸红。
  “小朋友,你想买什么?”阿姨的嗓音甜甜的,“看中哪个告诉我。”
  (2)说说每句话中的提示语分别写了什么?
  (3)对比读句子,把句中的提示语全部变成“某某说”。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效果。
  (4)小结:写提示语并非一定要出现“说”字,还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语气等作为提示语,这样对话更精彩。读了之后好像人物出现在读者的眼前,这就叫具体,这就叫生动。
  2.片段训练。
  (1)教师与学生进行一段简单的对话情境表演。
  (2)学生根据教师和表演学生的动作、表情、语言写一段对话。
  呈现两组句子,一组是小作者的原句,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等作为提示语,一组是教师修改的句子,把小作者原句中的提示语全部改为“说”,运用对比朗读让学生领悟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语气等特点来写提示语,能真实地展现对话情景中说话人当时的心情、态度以及说话时的各个细节,也使文字生动可感。紧接着创设情境,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写下来,把看到的动作和听到的话语全部还原成文字。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思量怎样用准确的动作、表情、神态作为对话的提示语,琢磨选择哪个表示“说”的词才能更适合这个语境,考虑提示语的位置要如何变化才能不单一,这些又恰到好处地回顾、运用了前面两个训练的内容。
  (五)表达意图,选择“说话”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话时或是听别人说话时,由于是口语表达,往往不会像书面表达那么严谨,因此可能会存在语言啰唆、语句重复的问题。而我们把人物说的话写入文中变成书面表达时,就要避免重复、啰唆、语句不通顺、语言不规范等问题,不能把听到的话或是自己说的话不加区分地统统写进文中。很多时候看场合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对说话内容做减法,对说的内容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写出来的语句才更简洁,内容更一目了然。   【教学设计】
  1.诊断治病。
  (1)出示语段:
  同桌对我抱怨道:“今天我好倒霉啊!平常我每天都会开闹钟。闹钟响了,我就起床,洗脸、刷牙,吃完早饭坐公交车到学校。昨天,我忘记开闹钟了。今天起来晚了,我早饭也来不及吃了,跑得气喘吁吁总算赶上了公交车。走进校门,发现红领巾没有戴,书包里翻来找去,还是没找到,估计是忘记在家里了。现在肚子还饿得咕咕叫。
  (2)请学生自由读读,这段话中的人物开口说话了,你觉得有没有什么问题?
  (3)小结:说的内容太啰唆,没有抓住重点内容来讲,无关紧要的内容说了一大堆,干扰了重要信息,听的人反倒糊里糊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好说话句呢?抓住关键的词语或是选择重要的信息,把应该讲的、重点的内容讲清楚,说明白。
  (4)说说这个语段要表达的重要信息是什么?
  (5)抓住说话内容的重要信息尝试修改这段话。
  2.对话改写。
  妈妈一回到家,看到她心爱的香水打碎了就大发雷霆,责怪我。我告诉妈妈不是我闯的祸。妈妈不相信,还批评我越大越不诚实。我跟妈妈解释了整件事情,一大早起来,我和弟弟吃完早饭,弟弟非要缠着我陪他玩。我没有办法只能陪他玩起了拼图。玩着玩着,我想起作业还没完成。后来,我就进书房间写作业。写着,写着,听到妈妈房间有动静,走进来一看,弟弟手里拿着玩具飞机,地上是打碎瓶子后流出的香水。弟弟见我进来了,就开始哇哇大哭了。我告诉弟弟,他闯祸了,就等着挨骂吧!妈妈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向我道歉不该错怪我。
  请学生根据这个场景准确选择人物对话中要表达的关键意思,重新以对话形式让文中的“妈妈”和“我”开口说话,看看谁写的对话既简洁又准确明了,注意对话语句之间的衔接。
  从口头修改到动笔修改人物对话,学生尝试着围绕中心意思对人物语言进行选择、提炼、压缩、裁剪,把人物口语化的内容更精准地表达到文中。在循序渐进的阶梯式语言表达训练中,这一阶段更像综合能力训练,除了运用之前学到的“言说”表达方法外,还提高了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写好一组对话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说话句的表达技巧,提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能力。
  原来,看似简单的“人物语言描写”其实并不简单,我们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言说”的奥秘,笔下的人物才会“活”起来。
其他文献
从岩体的地质特征和力学行为出发,分别讨论岩体的力学模型,运用劳丹的科学合理性模式分析连续介质和不连续介质两类力学模型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两类模型不是对产的而是互补的,今后
回盲部为多种肠道病变的好发部位,因其解剖结构较其他肠曲复杂,故而该部位的病变在x线检查和诊断上均有一定的难度。现将某院收治的57例诊断明确(经病理证实或内科治疗随访确诊)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P选择素(PS)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检测96例CH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RP、PS水平。结果CHD组CRP、
期刊
为提高客车在极限工况下的侧向稳定性,建立了某客车的8-DOF整车动力学模型,采用Dugoff轮胎模型。以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触发条件,设计了基于纵向力控制的综合控制器。当横向载
【摘要】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需要实验,实验需要材料,且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载体。在科学教学中,选择实验器材,可从数字化、趣味化、结构化、精致化、生活化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科学;实验材料;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52-02  【作者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艺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繁荣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任务,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
1 对象与方法 自1996年1月~2004年8月.我科采用微刨穿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176例.其中男107例,女69例.年龄39~82岁,平均60.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h119例,〈12h46例.〈24h11例。GCS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H)。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治疗因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而改用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