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同视机画片和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机进行斜视患者立体视觉检查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分别使用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同视机画片和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检查51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10周的立体视。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和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
【机 构】
:
山西医科大学,太原 030001,山西省眼科医院,太原 030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同视机画片和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机进行斜视患者立体视觉检查的差异。
方法:前瞻性研究。分别使用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同视机画片和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检查51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10周的立体视。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和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的结果在全部受试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38,P=0.181),但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的结果略优于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术后与术前相比,第一代、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的结果均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58.5,均P<0.001)。同视机画片和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的结果在全部受试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32,P=0.183),但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的结果略优于同视机画片。术后与术前相比,同视机画片、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的结果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77.0,均P<0.001)。
结论:斜视手术对于提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近、远立体视均有意义。第三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可以替代第一代颜氏随机点立体图用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检查。远距离随机点立体图可以替代同视机画片用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远立体视功能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常见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为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BrS)、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肥厚型心肌病(HCM)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30例患儿(男19例、女11例)的诊治以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患儿中,诊断为LQTS 14例(其中1例合并癫痫)、CPVT
目的:总结角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6年7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检查证实为角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6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病理学检查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HMB-45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6例角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年龄13~76岁,5例为单
目的:评价国产敷贴器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0年2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患者43例(43眼),所有患者都存在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经国产敷贴器进行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瘤体大小(最大基底直径和最大高度),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视网膜下液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视力、眼压、瘤体大小
目的:探讨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Symfony新无级人工晶状体(ZXR IOL)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轴性近视患者62例(95眼),根据患者是否有视近需要分为2组,植入ZXR IOL 29例(43眼)作为ZXR组,植入TECNIS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ZCB IOL)33例(52眼
目的: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和非侵入式眼表分析仪评价异常瞬目患儿干眼的状况。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201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门诊收治的85例(170眼)3~13岁眼表正常的异常瞬目患儿。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行眼前节检查、Keratograph-D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TMH)、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T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TBUTav)、睑板
目的:分析三棱镜矫正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III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三棱镜矫正后三级视功能变化、稳定性及满意度。方法:自身对照研究。AACE III型所引起复视并进行棱镜矫正患者27例,初次戴棱镜时分别予以马氏杆、同视机、Von Graefe棱镜分离行斜视度检查;同时行同视机融合范围测量;给患者试戴棱镜,以复视消除、无不适的处方量作为棱镜最终处方量。随访时间2个月~2(0.7±0.5)年,再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局部完整剥除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确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并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肿瘤局部剥除术的患者13例(13眼),排除全身转移和局部巩膜、视神经侵犯。肿瘤基底径(11.2±4.2)mm,高径(9.2±1.1)mm。肿瘤位于赤道及赤道后11例,手术方式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
随着现代屈光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和人工晶状体材料、设计的发展,屈光手术方式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屈光手术来矫正屈光不正。屈光手术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患者术后满意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对患者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就不同方式屈光手术后患者满意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潜在实验室危险因素。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取患者散瞳后的眼底照片进行评估,根据眼底情况分为DR组和非DR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R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26例患者,年龄(64.5±11.0)岁。眼底照片经糖尿病视网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