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作诗以激起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步入高中以后,词汇量和心思的敏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很难触动学生的敏感心思。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本身就是用来表达敏感细腻的情怀的,作为语文老师,笔者认为仅仅只是去阅读去理解那些诗作,未必真能让学生们对之感兴趣,背诵的滚瓜烂熟也不能说是保留了中国文化,最好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去写诗,去用诗表达自己,这样才算是真正继承了我们的骄傲。
  【关键词】作诗;情感表达;差异;理解
   步入高中之后,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和初中时候有了明显差别,如果说在初中老师在学生们的眼中还是一种威严的存在,那么到了高中,很不幸,老师就成了学生们内心反抗的对象,虽然也不是堂而皇之的公开对抗,但是消极意味的反对态度也足以让授课变成一种煎熬。
   对于语文中的诗词教学尤其如此,学生们在课堂上并不会去体验源于文字的触动,实际上也鲜有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看到经典诗文背后的风景。
   但笔者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对于那些能轻松作诗(姑且不论这诗是否合乎诗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总是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尊敬,而如果老师在这一方面甚至还不如学生,那么这个语文课会在学生们的消极应对中变得索然无味,即便老师绞尽脑汁用各种幽默风趣来试图活跃气氛,但依然成效有限。
   既然大多数学生对作诗更感兴趣,那么作为老师,或许可以成为这方便的引路人。没有必要延用古时候私塾先生式的教学,毕竟很多东西学生们不知道也没有必要去特意了解,而诗的基本元素——字,其发音也和以前有所差别,所以对于诗的创作,只要符合格式,基本押韵就可以了。
   偶然在课上看到有学生写的顺口溜(虽然是讽刺老师的)很是不错,颇有诗的韵味,我就念给大家听,学生们很是愉快,我表示“这首诗作的不错”,也提出了一点修改意见,并面向全班征集稿件,说了一句“奇文同欣赏,疑义相与析”。
   在鼓励之后,原本就会一些诗作的学生们就交出了自己的作品,我们也就当众讨论了起来,其中比较记忆深刻些的,有一句“共看明月笑药兔,独观玉盘悲婵娟”,当时我抽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赏析,我们都不理解那一句“笑药兔”是什么意思,便问了作者,原来那个孩子之前和女友夜游赏月时,讨论了为何玉兔要在月亮上不停地捣药,月亮上的人那么寂寞难道还活不够么?虽然这个学生没有明言,但我也能感到,其实他的意思是,“即便我们会生老病死,生命短暂,但我们在一起,总比那些孤独终身却又无病无灾的人好”。但是这个孩子失恋了,所以后面那句成了只能一个人看着月亮想着当时情景了。学生们倒是很喜欢,因为这两句还是很对仗的,意境也不错,毕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确实喜欢这类伤春悲秋的东西。我也补充了下,上一句的欢乐把下一句的难过映衬得更加强烈了。这样的作者例子就在身边,又是轻松的氛围,讲解也变得有趣,确实能让学生们更理解应该如何赏析诗,总比找一堆模板来背诵要好得多。
   之后又有学生递交了作品,其中有一句“情之所起因释梦,一往而深怎解铃”,这一联我很喜欢,因为引用了牡丹亭记,我讲解这句的时候也拿出了汤显祖的原文,让学生们比对着看,学生们也觉得很好(当然总有个别学生对此不屑,文人相轻,倒也正常),具体由学生讨论总结说来就是,“情之所起”“一往而深”引自原文,又基本对仗,浑然天成;“因”“怎”两个虚词又对的精彩;此外“释梦”对“解铃”不论从意义上还是字和字之间,都很是对仗。这些分析倒也细致入微了,而我内心加了一句,这样的引用也让全班同学对牡丹亭记有了兴趣,很好。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学生似乎是极其纠结对仗的问题,这样虽说也好,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文字功底,也能让学生们注意造词遣句的精妙,但我也略有点担心,毕竟诗作要注意“不以词害意”,不过作诗要循序渐进,倒也不必太在意这些问题,能让学生们乐意去学习作诗已经很是进步了。
   但在讲授时,还要注意,诗的创作因人而异。有些学生思维敏捷,几分钟洋洋洒洒一篇诗文就成了;有些学生严谨认真,总要修改到毫无瑕疵才肯示人。前者认为后者唧唧歪歪不够干脆实在恼人,后者认为前者鲁莽冲动不够细致不值一提。这种情况下,倒无所谓谁是谁非,毕竟历史上李白、唐伯虎之流就喜欢一气呵成,作品大气,读之令人气爽;而杜甫贾岛等人则倾向于炼字,读之令人深思。还有有学生认为平淡文字深刻道理才是优秀之作,也有学生认为精致文笔细腻情感才是杰出作品......不同诗人本来就有不同性格,做出来的诗自然也就不一样。因此我也会极力教导学生不要太在意这些不同,创作时间长短内容都没关系的,重要的是去试着用我们的文化骄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我们的祖先那样。虽然我也没能力消除派系差别,但他们能有各自的骄傲,也很好。当然作为教师,我也会推荐不同的学生去阅读不同的诗集,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实践证明,让学生们学习作诗的同时,趁机要求他们学习课本中的诗词,让他们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授课效果大大提高,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让他们单纯地去背诵去翻译,学生不感兴趣不说,我们也没有做到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本意。文化应当是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而不是定格在一堆堆发霉的纸张上。
   在教授学生学习写诗的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好转,而且诗词也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诗,每个国度都会有,但象我们这样合辙押韵,在表达情感和外在格式上同时做足了功夫的还真是没有。所以,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引导学生写诗,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诗词,主动去学习去写作,让我们中国辉煌的诗词文化得以传承,才是我们教师乃至我们的教学大纲的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
   赵安灵,女,山西省洪洞县人,1968年7月15日出生,学历:大学本科;单位:山西省安澤县职业中学,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就诗歌艺术本身而言,我认为,首先它是“浓缩的艺术”。这种浓缩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那就是画面的单个截取或多个连 缀。其次它是“扩张的艺术”。这种扩张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画面外延的扩张,亦即简单的一个或多个画面能让人联想或想象到无数个画面的存在;表现在内容上则是 意蕴的扩张,表现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不论是浓缩或是扩张,诗歌必须凭借虚实这一表现手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是各个诗歌本身表现的是点是
期刊
【摘 要】当前考试管理工作与教学质量两者之间关系紧密,考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长远健康发展。文章以高校考务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高校考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考务管理工作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对策   一、高校考务工作特点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必备环节,是检测教学效果、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手段,考务管理工作是确保考试有条不紊的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曾一再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
期刊
【摘 要】高校教师培训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培训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需求,对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现状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措施   一、高校教师培训含义   培训是指通过学习知识、能力、技能,而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培训的本质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常在掌
期刊
【摘 要】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应该如同閱读教学一样,重视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独特的见解,并允许个性化的识字方式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识字,让每个学生在漫长的母语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任何兴趣和仅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营造轻松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班主任,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的他们的心里都有阴影,往往是性格孤僻古怪,学习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因为他们缺少爱,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不能安心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更有耐心,更加关怀备至地体贴他们,使他们重新得到关爱。  【关键词】性格怪癖;学习兴趣   写作目的及其意义: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第一次遇到这么性格怪癖的学生,当时我也非常生气,真想把他拒之于教室门外,
期刊
【摘 要】历史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场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初中历史教师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积极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了几点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课堂教学质量是初中历史
期刊
【摘 要】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教学效果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
期刊
【摘 要】情境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方法主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种教学氛围和语言环境。可使学生更好的感知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快速的掌握语言知识点,提高语言能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些许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情境;问题   一、趣味情境能有效激发兴趣   学生是否对英语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
期刊
【摘 要】立法缺陷是当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应以转变立法理念和加快完善《社会救助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两方面为重点完善中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相关立法。  【关键词】未成年人;救助;相关立法  自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阶段。正是从此时开始,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