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测序确诊Rubinstein-Taybi综合征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男,5岁,因"脑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多发性骨骼发育不全、精神发育迟缓"就诊。有反复肺炎、便秘史,双侧隐睾史。

症状体征

患儿特殊面容(高眉弓、眼距宽、宽鼻梁、小下颌、鬼脸笑),手足畸形(双侧拇指宽大畸形、指趾末端膨出、双足六趾),身材矮小,小头畸形。

诊断方法

头颅MRI:胼胝体薄、Chiari畸形。胸部增强CT: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证实患者CREBBP基因上存在1个杂合无义突变位点c.5905C>T (p.Gln1969Ter),患者父母未检测到该变异;根据公共数据库资料、软件预测结果及患者临床表现,推测其为致病突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CREBBP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该患者确诊为Rubinstein-Taybi综合征。

治疗方法

针对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鼻饲喂养等对症治疗;双侧隐睾行隐睾手术。建议康复训练(家长拒绝)。

临床转归

肺炎症状有效缓解,近1年随访无肺炎发作史。睾丸恢复至正常位置,无其他并发症。随访精神运动发育未见明显改变。

适合阅读人群

儿保科;新生儿;手外科;神经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医学原因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29例。所有患者先于支气管镜引导直视下行大气管内肿瘤粒子植入,再行CT联合模板引导经皮穿刺肺门部肿瘤粒子植入,后期序贯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选用125I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9岁,因"午餐后腹痛1 h"入院。症状体征起初进食花生米、凉茶后出现中上腹痛,后逐渐转化为全腹剧烈疼痛,伴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主要为前餐食物。患者既往体健,体温37.2 ℃,呼吸19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100/6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合作,心肺(-),腹略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
期刊
目的研究低氧刺激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与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与异同,探讨其在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的68例CRSwNP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5.2±12.5)岁(x¯±s,下同),患者的鼻息肉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CRS-NP组),下鼻甲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下鼻甲组(CRS-IT
期刊
期刊
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并举,积极预防、主动治疗。与临床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有4点:(1)腹腔游离癌细胞或微癌灶定植于腹膜,对腹膜间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损害;(2)定植的癌细胞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