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一家三级医院耳鼻喉科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患病率与临床特征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计划的物理剂量学参数,验证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癌的精确性与可行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头颈部复发癌患者共12例。记录治疗前计划和治疗后计划实际植入针数及粒子数,比较治疗前后计划的90%靶区体积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
目的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评估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为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8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分析其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局部控制率(LCR)及相关影响因素,并观察近、远期放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共
目的探索和评价数字化外科技术用于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深部肿瘤的精确性、适形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2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的头颈深部肿瘤患者。治疗前基于CT图像设计插植针和粒子位置。根据治疗计划构建数字化定位模型将计划的插植针位置精准导入至手术导航系统,并根据患者面部外形轮廓和插植针位置方向设计打印个体化穿刺引导模板。术中在导航引导下进行模板核准就位,在导航系统的可视化
目的评价通用共面模板(以下简称通用模板)辅助CT引导下对肺癌术后局部复发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植入前、植入后剂量学符合程度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通用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38例。术前进行预计划,处方剂量110 Gy。术中验证结果与术前计划的剂量参数匹配周边剂量(MPD)、90%靶体积的最小
目的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无法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实际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多个治疗中心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数据。粒子植入流程包括术前计划设计、CT引导下穿刺、粒子植入、术后评估剂量验证。分析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疗效评价采用实体
目的探讨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医学原因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29例。所有患者先于支气管镜引导直视下行大气管内肿瘤粒子植入,再行CT联合模板引导经皮穿刺肺门部肿瘤粒子植入,后期序贯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选用125I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9岁,因"午餐后腹痛1 h"入院。症状体征起初进食花生米、凉茶后出现中上腹痛,后逐渐转化为全腹剧烈疼痛,伴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主要为前餐食物。患者既往体健,体温37.2 ℃,呼吸19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100/6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合作,心肺(-),腹略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
期刊
目的研究低氧刺激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与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与异同,探讨其在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的68例CRSwNP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5.2±12.5)岁(x¯±s,下同),患者的鼻息肉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CRS-NP组),下鼻甲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下鼻甲组(CR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