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探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热议的学生核心素养大致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而如何将其充分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透彻理解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正在探索的话题。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对于小学的教育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到知识,更是希望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所以就在小学课程中加入了综合实践课,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同时,现行教育背景下也要求将核心素养加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因此如何将核心素养与小学综合实践课有机的结合,开创一种全新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值得每一个综合实践课老师深思的问题。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现状
  (一)学生对活动过程不够重视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的原因,我们经常只能在课堂上看到实践活动的总结交流阶段。在课堂总结交流环节中,教师经常看到的都是各活动小组早已研究和制作好的成果,虽然其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个活动小组的都不尽相同,有的小组是研究报告、也有拍摄微视频和制作模型等等,花样百出,一件比一件更加优秀,虽然这些研究结果往往让教师和同学耳目一新,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结果的来历即活动过程。其实,为了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教师们不应该只看学生的成果,更应该注重研究和制作的过程,并加上教师的指点,在整个过程中充分锻炼學生的综合素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核心素养渗透不足
  随着教育部将综合实践课加入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课。但是许多学校都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教师并不能够在施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将核心素养充分渗透,特别是对于核心素养中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有的学校春季的实践活动课主题就是“环境”,秋季则为“收获”,活动主题没有创新意识的体现,而且在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主题开展活动时,受到固定主体的影响,导致活动在最初创意出发点上,就显得千篇一律,不利于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关系认知的形成。同时,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由于教师对活动小组分组不够重视,将学生随机分配成活动小组,导致学生在小组中锻炼不了合作能力。这两个现象的出现就是由于在施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
  (三)缺乏专职教师
  由于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刚刚开设的课程,所以并没有对应专业毕业的教师,大部分学校的综合实践课教师都有其他科目教师兼职,导致由于教师的不专业,让综合实践活动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兼职教师由于有其他课务,对综合实践活动只能是疲于应付,不能全面地投入其中,这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施形成极大的阻力;而且即使有专职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他们的授课方式及能力也有很大的缺陷。
  二、如何将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一)创新意识的合理引入
  创新意识作为核心素养中一个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核心点,被加入越来越多的课程中,对于综合实践课也不例外。对于综合实践课程中创新意识的引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活动主题的创新:创新的活动主题能够调动学生在综合实践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秋季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家周围植物在秋季的变化,并且记录下来,同时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植物标本,鼓励学生调动想象力,积极思考标本怎样与众不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会有许多步骤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习惯的机会。教师可以就一些步骤,让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积极调动学生的构造力。
  (二)合理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综合实践课中,往往都需要将学生分组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这也能够培养核心素养中的另一个重要点――合作意识。但是在分组中应该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如果分组不合理,学生往往会在小组合作中无所事事,所有的环节都由动手能力好的同学完成,这样也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初衷。同时,也会让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让以后综合实践课也失去价值。因此,可以将综合实践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分为几个部分,分由小组内的几个人分别完成,最后在交流各个部分完成的要点,避免其他成员的边缘化。
  三、完善教师职能,合理导入核心素养
  由于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许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教师,但是这并不排除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教师通过自己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课教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科书和教辅资料,这也就给了教师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授综合实践课时,教师应该加强有关方面的学习,并且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便于在施行活动的时候将核心素养导入,同时自己提前将所有的活动步骤实施一遍,完善整个活动的细节,确保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而且教师在帮助学生制定活动主题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和渗透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制作合理的活动主题。
  四、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它是一门旨在让学生学会生活而设计的经验性课程。所以在实践性课程中需要将核心素养透彻其中,让学生能够在综合实践课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便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作者单位:顺昌县实验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进步,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能总是按照简单的教育模式。从主观的角度分析,学生过于顺从教师的观点,并不能在未来取得良好的成绩,还容易造成思维的严重局限性。为了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坚持针对学生的质疑能力开展良好的培养。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难度正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新时代,学生质
一、引言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本文就梅沙小学数学学科怎样变革学习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梅沙小学“数学成长课堂教学范式”开展叙述。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这些年来, 梅沙小学的数学教师一直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是我们关心的首要问
几年来,我校医务室在校领导和总务科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做好医疗保健工作,为保障师生的健康服务。医务室现有3名医生,1名护士,担负起全校117
离职之后,小仁两个月来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由于离职时同卓越签署过保密协议,小仁在本文中为笔名)。曾在卓越上海分公司供职的他,其实并不缺就业机会。他去过好几家公司面试,甚至
经济发展表面上看起来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实际上背后是结构的不断变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收入,中间目标是提高产业结构,切入点是提高要素禀赋结构  林毅夫,他始终以严肃又谦和的学者形象著称,也是一位很有故事的中国学者。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中国台湾宜兰县,父亲林火树给他取名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979年林毅夫到大陆以后
最近,国际著名调查机构 ForresterResearch 对全球大型商业公司的900名高级决策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尽管对新的基础设施以及服务器的采购增加不多,但仍然有54
期刊
所属区域:福州市北江滨CBD板块项目地址:项目位于闽江北岸,碧水芳洲北侧,集江滨风景线、豪宅聚集区、万宝商圈、台西CBD、西二环交通枢纽等城市五大核心地利于一身。
<正>未来商业发展的挑战在于如何组织人们合作,使合作创造的价值超越每个人独立工作创造的价值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可能消灭人类;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将是体验式互联网
近期持续高温让太原市水果批发市场及街头贩卖西瓜的商贩们乐开了怀.西瓜卖得火不说.居高不下的价格也让他们赚了个盆满钵溢。与之相反.那些远道而来的荔枝却在炎热天气下大受冷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资助全国性长期照顾老人体系的国家,即使在今天,也只有寥寥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战后日本经济降到冰点。战争结束时,日本的国民财富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城市生活水准降到战前的35%,乡村生活水准也降到了战前的65%。不过,这些抽象数字并不能形象地描述当时人们的窘境。  战后日本民众最大的窘境,是饥饿。为了填饱肚子,人们什么都吃。战后成长起来的日本孩子的童年记忆是抓青蛙和蚱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