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价值赓续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贯穿百年党史与兴国历程的精神命脉,是思政课教学必须讲清讲透的重大课题。在思政课教学中要从三个维度加深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认识:一是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中探寻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二是从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和人民性解析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三是通过挖掘党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培育新生力量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赓续。将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系统总结百年建党经验、深刻把握百年治党规律、践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成长中不断汲取百年党史的营养、积蓄奋进的力量。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百年党史;民族复兴;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11-0005-0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他将100年前革命先驱们不畏艰难险阻、心系民族大任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称为“建党精神”。建党精神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创新,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需要我们深刻领会深化认识[1]。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书写了人民幸福世界瞩目的恢弘壮丽篇章,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00年来,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凝聚力,促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强化新时代青年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引育当代青年弘扬并践行建党精神,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伟大时刻,党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之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要续写人民满意的答卷,面临着很多新的风险挑战,是对党和人民的重大考验,是对时代青年的嘱托召唤,必须进行新的伟大斗争,需要一代代的青年化建党精神为力量,为民族复兴之大任接续奋斗。为此,我们要从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价值赓续三个维度去思考,在思政课教学中讲清楚、回答好建党精神为什么能形成、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是什么、如何发挥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三大问题,从而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系统总结百年建党经验、深刻把握百年治党规律、践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成长中汲取历史的营养、积蓄奋进的力量。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历史、理论与实践的交汇融合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演进中孕育形成,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2]。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形成于国家一盘散沙、民族艰难危亡时期,成长并成熟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之中。建党精神一经形成便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百年岁月洗礼中历久弥新,具有强劲的韧性与历史穿透力。那么,在那个国难深重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会催生出伟大的建党精神,这是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讲清楚的首要问题也是重点问题。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坚持大历史观、正确的党史观,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视野来理解建党精神的形成,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方面探寻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回答好伟大建党精神何以生成的问题。
  首先,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召唤。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国门被帝国主义列强撬开,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国运由盛渐衰,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入侵与封建帝制衰朽的内忧外患之下,人民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历史召唤民族觉醒,历史赋予人民救亡图存的使命。也因此,探求政治独立、民族复兴之路成为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共同夙愿。农民阶级揭竿而起、地主阶级自救求生、资产阶级改良维新,但接连而起的救亡圖存运动失败,昭示着企图通过旧式革命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破灭。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把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的政权作为民族复兴的新使命,为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开了新的闸门,为民族民主革命探索了道路。但是资产阶级革命同样失败,这意味着民族复兴大任需要新的阶级接替领导,历史召唤无产阶级登场。而在当时一盘散沙的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自然需要无产阶级的政党来组织领导,来凝聚革命力量,建党精神应历史的需要开始孕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文脉根基,是建党精神的源头活水。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从来就不缺少以民为本、明理崇德、勤劳勇敢、天下为公的精髓基因,这与建党精神高度契合、一脉相承,为建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源源不断的滋养。
  其次,伟大建党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指引。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无产阶级掌握运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为建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理论遵循,尤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建党精神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滋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建党实践及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活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瞿秋白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扛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旗帜,在中国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组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都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践行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无产阶级所掌握,为建党精神的形成积蓄了阶级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建党精神生成的贡献并不在于将其理论生搬硬套,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用中激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现了马克思理论与中国社会文化、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在建党精神的生成发育、弘扬践行中起着“灯塔”引航作用。   最后,伟大建党精神源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革命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精神之源。继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先进分子与救亡图存者们陷入了迷茫之中。从1915年开始,一群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驱者在革命实际中显现,为五四运动做了很好的思想和组织铺陈。五四运动作为一场群众性的革命实践,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壮大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队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坚决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斗争,冒着生命危险发起工人运动、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开展革命实践活动。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在上海建立成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和广州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大量革命实践的基础之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群锐意革新、敢于斗争的革命青年于1921年7月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从萌芽、孕育到逐渐形成。诚然,这个革命实践既包括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也体现中国共产党贯穿全部历史的整体实践[4]。由上可见,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是历史与时代的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指引与革命运动与建党实践三重逻辑的交汇融合。正因为拥有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大坚实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才应运而生,建党精神在指引党的事业发展中也才会显示出如此勃勃生机与磅礴伟力。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与人民性的多维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32个字,赋予了建党精神丰富而科学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一直坚持以科学真理为指引、以初心使命为担当、以革命斗爭为路径、以人民群众为根基的建党治党原则与规律,体现了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党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精神的真实写照与高度浓缩凝练。只有从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与人民性四个层面进行解析,才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解答好建党精神是什么样的学说。
  首先,科学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建、成长起来的当今世界第一大政党。其科学性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前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确立科学的目标,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比如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采取了走群众路线、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科学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真理的认识、把握与运用并不是停留在建党之初,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处在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历程之中。在为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共产党人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科学真理的指引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增强建党精神的科学性。
  其次,实践性是伟大建党精神活的灵魂。革命理想高于天,投身实践是关键。建党精神从革命实践中来,并在革命实践中发扬光大。其实践性就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表现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革命和执政的初心,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使命。建党之前,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积极投身群众斗争实践,到工人中调查生活、宣传革命、办学校、办工会[5],为党的创建和建党精神孕育打下实践之基。中共二大即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将党的纲领与民族国家事业统一起来,用建党精神激励指引伟大事业,从上海石库门兴业路、嘉兴南湖红船启程,从井冈山到延安、西柏坡,再到天安门复兴路,在筚路蓝缕中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一切行动的主题主线,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建党精神的意蕴内涵。
  再次,斗争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品格。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是取得胜利不断前进的必要手段。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革命的领导组织力量,其首要任务就是动员率领各革命阶级进行伟大的革命斗争。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宣示的,共产党人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6]。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与封建主义斗争,还要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殊死搏斗。这就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一大批早期共产党员在革命事业中身先士卒、英勇献身,置个人乃至家人生命于度外。如一门三杰的陈独秀父子、视死如归的邓中夏、写下悲壮《就义诗》的夏明翰、满门英烈的戴克敏,等等,都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典范。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中,面对新的社会矛盾与挑战,共产党人始终做到不懈怠,时刻准备着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保持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在英勇斗争中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成就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最后,人民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7]。从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今天成为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14亿人民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重要秘诀就是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之基、治党之要、执政之本、力量之源。具体表现在坚持以人民为根本、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特权阶层的利益。入党誓词明确要求“对党忠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是高度一致的。在坚守人民性弘扬建党精神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总体观之,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其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人民性等丰富的意蕴内涵,是一个逻辑严密、多维统一的理论有机体。在理解和认识建党精神时,不能将上述四个部分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必须坚持整体性思维,融“四大特性”为一体。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赓续:用正确的党史铸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想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8]中华民族如此、国家如此、政党如此、青年更是如此。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长征路上,共产党人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就必须赓续红色革命血脉,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转化。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运用科学方法,讲好党史故事,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以建党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学业、事业奋斗目标,自觉将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好新时代如何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化精神为动力的问题。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用科学的方法解析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讲好讲透建党精神,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善于运用大历史的视野和方法来解析阐释建党精神,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把握讲解建党精神。要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统一融合起来。其次,分清主流抓住重点主线。建党精神支撑着百年来党的实践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民族复兴、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精神基因密码。要防止用片面性、碎片化和断章取义的方式来讲授建党精神,不能因党在历史上出现过错误就否定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丰功伟绩,更不能用个别反面人物来抹黑党的历史、否定建党精神。最后,厘清建党精神与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红色革命精神之间的关系。要善于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和方法来研究和讲解建党精神,既要从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人民性来考察建党精神的内涵,也要从整体上把握建党精神的意蕴。既要让当代大学生理解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鼓励他们去探究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在建党精神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基因。要理清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关系,把握建党精神的时代产物与实践样态。
  二是要挖掘整理好党史资源,用生动的故事阐释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的提出是党的理论话语的重大创新,要将建党精神蕴含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指向回到特定历史中去。建党精神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更不是硬生生的32个字,而是一部生动具体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民族苦难辉煌史的镜像写照。历史是具体的,也是最生动的教科书、营养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建党精神研究、宣讲、传播结合起来,要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弘扬传承中突出伟大建党精神,总结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的经验,用精彩的中国故事生动阐释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命题。新时代大学生即将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的接续力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未来和希望。因此,要将建党精神的传递与价值赓续寄托于时代青年,这就必须将建党精神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整理党史资源,将具有地域特色、典型特征、真实鲜活的地方党史、革命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重视校史的育人功能,以党史和建党精神为主线,将多元化的思政课教学素材串联为一体。比如在湖北省的高校,可将李汉俊、董必武、恽代英、胡鄂公等与湖北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紧密相关的党史人物事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开发好特色鲜明的地方党史育人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将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发展、将建党精神的熠熠光辉还原为感天动地的共产党人故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党史宣传宣讲,通过讲好党史故事来传递伟大建党精神,感召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百年党史资源中汲取建党精神精华。
  三是提升以史化人效能,在新的长征路上赓续伟大建党精神。共产党人是建党精神的创造者、传承者、发扬者、践行者,新时代建党精神要发扬光大,需要充分发挥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提升以史化人的效能,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在党史资源、建党精神的滋养下实现人格润化,用行动来赓续红色血脉。首先,要用建党精神滋养大学生成长。通过系统的党史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立大志,做共产主义事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在建党精神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其次,要用建党精神勉励时代青年勇于实践和斗争。在和平与盛世中,青年一代很容易安于现状沉湎享乐,要通过党史学习和建党精神的弘扬来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党仍然面临着很多风险挑战,要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胜利,必须敢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再次,要用建党精神启迪青年大学生心怀国之大者,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与当前的学业、未来的事业统一起来,要始终把人民置于心中、把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最后,要用建党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广泛吸纳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
  总之,只有从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价值赓续三个维度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全面系统解析,回答好伟大建党精神为什么能生成、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是什么、如何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转化这三个核心问题,才能将建党精神、党史资源有机融合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长征路上,思政课教师要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激励他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清醒的头脑,立志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新胜利而接续奋斗,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人民满意的新华章。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21,(8).
  [2]  田凯华,齐卫平.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生成的三重逻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4).
  [3]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  齐卫平.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0,(6).
  [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J].求是,2021,(14).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8]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0,(20).
  [9]  田子渝.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湖北籍革命知识分子的杰出贡献(1920—1927)[J].决策与信息,2021,(8).
   [责任编辑:李利林]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我国地方立法实践中,数据开放已经形成数量上初步规模化、质量上相对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近6年来数据开放地方立法的密度、深度与强度均呈现提升之势,以涉数据开放的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立法为主要类型、以地方规范性文件为主要载体。数据开放在地方立法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规范类型,分别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领域、作为公共服务升级的新要求、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需求。规范类型的分化实际上源于数据开放价值构造
迫于全球疫情延续造成的经济冲击,B2B公司CEO们正忙于制订大量的应对计划.最火烧眉毛的决策往往是:是否要削减成本以及如何削减成本.rn和过往的经济衰退时期一样,有一些CEO开始实施全面降薪和大范围休假,而另一些则采取了更加零敲碎打的方式——重新谈判供应商合同;砍掉表现不佳的产品、地区和部门;转向成本更低的销售渠道.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两种做法可能都不太对头.rn更加有效的成本削减策略,应该从一开始就以客户为中心,并且贯彻始终.
期刊
城市舒适物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文章利用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城市舒适物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舒适物因素对创新表现的影响及创意人才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城市舒适物能够显著提升创新水平,并且这一贡献主要源自公共和社会两方面舒适物因素;吸引创意人才集聚是城市舒适物发挥创新效应的重要渠道;城市舒适物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城市间存在差异,相比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和东部地区舒适物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城市
文章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扩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地级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生产率分解分析和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越大的城市其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在中西部城市、非直辖市和非省会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进行微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随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取决于其能否展现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此,他们不遗余力地阐明自己和企业的价值观.这种做法不仅帮助他们界定什么是有意义的商业目标,而且能够吸引客户,同时激励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员工着眼于未来而不只是眼前的薪水.rn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自觉持有且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上,例如可持续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却常常忽略了个人潜意识里的价值观(比如包容异见还是倾向和谐),是如何影响他们制订计划、做出决策以及实现目标的.这些潜意识里的价值观通过引导我们的专注
期刊
2020年5月中旬,正当新冠疫情令整个社会进入全面封锁时,波士顿的Neuroelectrics公司收到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它的临床实验申请,允许它测试一种用于居家治疗抑郁症的新型脑刺激疗法.获批速度很快,距公司提交申请还不到一个月.rn在焦虑情绪普遍高涨、好消息寥寥无几的时期,这家远程医疗企业可能取得的成功尤其令人欣慰.在此危机关头,Neuroelectrics之所以能够推进其“重塑大脑健康”的使命,同时
期刊
领导职位的变化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变化是指工作头衔和权力范围发生变化,包括纵向变化(升到一个更高的职位)、横向变化(转到不同的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变化(搬去不同的国家或市场).rn然而,管理者经常会遇到领导职位的隐形变化,即正式职位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岗位性质和角色范围都有增加.在新冠疫情期间,这种变化尤其多,因为企业出于巨大的压力要推行新的商业模式,领导者为此需要承担新的任务和职责.岗位的变化突增,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岗位的头衔、职责和权力并没有变化,但是角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越来越非正式和
期刊
为了让创新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的研发活动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确立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目标.文章基于已有关于企业研发的理论与经验成果,以企业研发投资的决定机制、异质性企业研发行为的优化选择、企业研发决策的动态演变、其他与企业研发相互影响的生产与经营决策以及企业研发行为的发展路径等为切入点,梳理形成进一步分析影响异质性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决策的一般性研究脉络,其中凝练的具体问题可对未来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高质量发展目
[摘 要] 在产业大融合的现实和未来趋势的背景之下,“现代、适用、新兴、复合”等标准逐渐成为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如何培养出复合型跨界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思考方向。要致力于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实现从单一专业的人才培养向跨专业合作、跨院系合作的“跨界人才”培养转型,建立跨业界、跨专业的合作,完善跨界人才培
[摘 要] 科学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浓厚的民族气质和历史底蕴。近代中国悲惨遭遇所形成的忧患意识、奋斗精神、担当魄力是科学家精神形成的心理基础。科学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道德品质的继承,体现在“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层面。科学工作者作为科学家精神具体的实践载体,是新时代的知识精英,应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国“儒、侠、士”的精神品质和风格风范,推动科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