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走入误区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髓,掌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误区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于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来说,已经成为每人必须面对的必修课。翻开各种教育类报刊杂志,各式各样关于课改的文章比比皆是,众说纷纭,这足以证明教学改革已在中国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初步实现了本土性和创造性的转化。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存在对教学改革理解不够充分、课改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许多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往往更多地凭借经验、直觉行事,以致于出现了一些较为混乱的现象,认知层面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髓,掌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面向全体的课堂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导向性指标之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很多课都是少数优秀学生在表演,在唱主角,变成了老师和优生的交流。具体表象有:答问时,以个别优秀学生的回答,当作全体的回答,练习时,以优秀学生的速度决定教学的进程等。我们应反思我们的教学,看是不是真正的面向了每一个学生,是不是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目前情况而言,深入课堂看一看,就不难发现,真正能让全班同学都有展示机会的课堂的确不多见。这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所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体现民主的课堂
  课堂教学应该体现民主,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另一个指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师的讲解,根本谈不上“对话”,也就无“平等”可言了,更不用说体现民主了。究其原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作祟,老师难以拉下面子,不愿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就难以和谐。不民主不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的是学生的思维的压抑,唯老师是从。
  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我们应当以平和的心态,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平台。其外,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学生的提问和师生的对话,对老师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帮助。这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另一问题。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学民主的思想,但又不是它的全部内涵。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确立,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可评价的。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
  情感目标:情感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一种磨合过程,具有评价的不可定性。确定情感目标时,应把握好他的层次,更多的应定位在认知层比较合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主体大都是教师,部分地存在脱离学生实际,华而不实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实践少,老师的讲过多的占用了学生的学和练的时间,有时甚至取代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时也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学习的时间,如请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小组学习、展开讨论等,而实际上也只是一个过场,一种摆设,更多的是大部分学生没读完、问题没讨论清楚就草草收场,自然效果也就不明显。
  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的学习时间,归还学生的思维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接受”教育,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纯粹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更多的是继承,很少有发展。由此,造成了学生思维单一、眼光狭窄,唯书唯上,不敢怀疑、习惯被动,缺少求知欲、滋长厌学情绪等弊端。其外,接受性学习,教师满足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追求的是问题在表面上得到解决。
  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改接受式学习的现状,为主动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取舍教材,要突破以往的教学传统。研究性学习法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既要重学习的结果,更要重学生主动获取结果的过程。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研究讨论,学会运用已有知识来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适度开放的课堂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封闭意味着落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在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可适度的开放,这种开放是适度的,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来充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放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流行的研究性学习法,问题导向学习法都是开放式教学的有效形式。无论何种学习方法,作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和合作者的教师都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精心设置问题;其二,精心准备资料;其三,精心引导学生;其四,精心反思教学;其五,正确对待学生提问。
  通过这样适度开放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仅学到了教材中的知识,还学到了教材以外的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懂得了如何去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费泽兵,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56个中华民族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但是,在目前略显强势的汉族主流媒体文化下,少数民族传播文化呈现弱势、被动的状态,甚至有些正濒临消失,这对中华文化是个损失。本文从意义上肯定了白老先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一书的出版,并从结构、内容、视角方面对该书做了分析,期待更多人关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多样性;多元化    
期刊
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作文与生活连接起来,有利于拓宽作文教学空间。对于写作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作文的实践中,我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童真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  一、观察自然生活,让作文充满农村山野的优势  美妙的大自然,五彩缤纷,千变万化。它像一幅无穷无尽的画卷,又像一个神奇莫测的魔术师,优美多姿,有利于丰富学生对自然生活的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技巧,通过有效的提问,增进师生交流,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  一、注重方式  1.顺问,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  2.反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或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学业水平测试中存在许多不利于信息技术健康发展的问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当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反思;展望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高中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1]《中
期刊
有位教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有位学生就文中贾宝玉的评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贾宝玉分明是个纨绔子弟,多情好色,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在科举制度下离经叛道,也不过如现今的不爱学习的差生对于高考的抵触,当时全班同学都笑了,这位老师也觉得说的偏颇,于是从多方面否定了他的看法。这位同学感到非常尴尬,满脸遗憾的坐下了,而其他同学顿时也变的沉默,为了避免尴尬而不敢轻易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都在思索着怎样向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概念,着重阐述对《EDA技术实用教程》课程的实验教学的特点,并提出了进行创新性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措施。对该课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评价,强调了高等教育实施创新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教学;EDA技术;教学方法    1.引言  目前EDA技术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并且在教学、科研,以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期刊
【摘要】艺术是什么,是艺术哲学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潮流的涌现对传统的艺术及艺术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于是,对艺术的定义问题,成为20世纪艺术哲学或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围绕着这一问题形成的各种关于艺术定义的理论,便成为20世纪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艺术;艺术定义;可能性    在艺术的发展史上,无论对艺术的定义多么复杂而有争议,艺术总是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着。但到
期刊
【摘要】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课后,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后训练的有效性。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就高中化学有效课后训练设计和编制及教学反馈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课后训练    面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面对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面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题海应试”方式,迫切
期刊
【摘要】任何人都是一种文化的存在,都在文化之中存在。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并非始自今日。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对文化的把握离不开对价值及其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又塑造人,这种辩证关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社会进步的深刻动力。中华民族文化的出路在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改造。  【关键词】文化;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方面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文化的缺失、各种问题迎面扑来。而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蕴藏着高深的智慧和学问。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的这一优势资源,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加强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军校学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军校学员的道德修养,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