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存废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gu0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师范大学
  死刑存废之争持续已久,自1764年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对死刑存废问题发出质问,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引发人们对这一“生命刑”的理性思考。本文将以法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犯罪分子及国家的收益——成本分析,结合死刑的威慑力、判罪率等因素分析上述问题。
  死刑 收益 成本 威慑力
  依据《辞海》,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及生命刑,是中国最古老的刑罚之一。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专制作斗争,曾主张废除死刑的适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死刑的存废问题一直是刑罚学上争论的焦点之一。
  世界各国死刑制度的状况
  死刑的历史在每个国家都是古老而漫长的,在每个国家都经历了由滥用到慎用,由残酷到轻缓的演变过程,并且在多数的国家已经完全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据国际特赦组织的统计,截至2009年4月30日,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其中废止所有死刑的国家多达92个,废止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为10个,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为36个(以过去10年未执行一例死刑为标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已多达138个,而在法律上保留死刑并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国家现在仅为59个。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际上有着对死刑制度进行严格限制的大趋势。下面我们将从犯罪人,犯罪社会成本,死刑威慑力,死刑判罪率等方面考虑世界各国废止死刑运动的合理性。
  犯罪人的收益
  犯罪收益是指罪犯从犯罪中获得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满足——犯罪中获得的物质性收益包括其从盗窃、抢劫、欺诈、贪污、贿赂中获得的金钱性收益,而精神性的则包括冒险的刺激,复仇的兴奋,强奸的快感或犯罪完成的成就感等。
  犯罪人的成本
  下面我们对罪犯的犯罪成本进行讨论:
  (1)犯罪的物质性成本。大多数犯罪都需要支出大量现金以用于购买枪支,车辆等作案工具或铺设违法物品的销售网点。国家禁止私人生产、销售或持有枪支,目的就是提高犯罪的预期成本以抑制犯罪。然而,相反的,因为潜在的受害人也不能合法持有枪支,导致犯罪的风险降低,即犯罪成本降低。
  (2)犯罪的精神成本。在从事犯罪时罪犯所产生的恐惧感、负罪感、焦虑感甚至厌恶感都将计为犯罪成本。这里我们将指出炫耀性消费和成就型犯罪,这类罪犯在从事犯罪时所获得的满足感大,因此,为了对此类犯罪进行预防,我们可以得出上图:
  (3)预期惩罚成本。对于潜在的罪犯来说,预期惩罚成本相当于惩罚概率与惩罚严厉程度的乘积,包括所有正式和非正式惩罚给罪犯造成的损失。预期惩罚成本还包括惩罚的附加值,例如,罪犯参与诉讼的成本,惩罚的耻辱效应,雇主、朋友、家庭对罪犯的谴责以及随之发生的社交网络的崩溃。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提高预期惩罚成本就可以有效地威慑犯罪。
  罪犯们作为“理性人”,要最大限度的实现他们自身的利益,而这种自身利益则受到各种限制(收益和成本)的影响。因而,做一个罪犯的决心与做一名工人、木匠甚至经济学家的决心,在原则上并无两样。当一个人在犯罪前预测到,其犯罪行为将会使自己遭受到死刑的处罚时,其必将权衡——其犯罪带来的收益是否大于其遭受的刑罚——死刑——所带来的收益。
  犯罪的社会成本
  如今在中国,从社会成本收益的角度看,执行死刑的成本非常低,从判决,死刑复核到最后的执行,执行只需要靠一个子弹或注射剂。在我国执行死刑对国家财政的监狱不会造成过重的负担影响,而对于徒刑来说,让犯人在监狱中服刑其实是非常耗费国家资源的,给监狱造成了非常重的负担。
  綜上所述,死刑的存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刑法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中国,死刑废除论在学界呼声高昂,然而,公众对此的态度却显得非常冷漠。在2003年新浪网的一项调查中,约有75.8%主张坚决保留死刑,只有13.6%支持废除死刑,而10.6%为中间派别,认为须视中国发展情况而定死刑存废。 但作为激励机制而存在的死刑,同其他的法律制度一样,只能通过事后制裁来诱导人们不去犯如此严重的罪行。也就是说只能诱导,而无法强制人们选择社会所希望的行动。
  作者简介:潘冰彬(1997-),女,汉族,浙江温州市人。本科在读,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1] 赵秉志,袁彬.俄罗斯废止死刑及其启示[N].法制日报,2009.12
  [2] 曲新久.推动废除死刑:刑法学者的责任[J].法学,2003(04):43-44
其他文献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作为我国旅客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每天承载着几百万人次的客流量,而每位旅客的心理现象是变化万千,极其复杂的。在旅客消费过程中,对铁路产品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过程,体现了旅客消费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只要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旅客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进行分类,铁路客服部门即可以在自身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以这一点作为切入点,“对症下药”,从而改进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本文从旅客自身出发
期刊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应收账款是管理企业营运资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及营运资金的有效周转。但就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情况而言,存在着诸多不良因素,导致企业生产与经营实际不符,财务状况日趋恶化,在市场竞争不断激化的整体环境下影响整体效益,故而需在明确其具体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会计对策予以优化,以确保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改善整体经济
期刊
湘潭大学法学院  不能犯是刑法学理论的一种犯罪形态。它一直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论战角度分析不能犯。  不能犯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不能犯的内涵  不能犯最早是德国学者费尔巴哈(Feuerbach)提出,在德语中,“不能犯”是“Untauglicher Versuch”,即“不能未遂”。日本刑法理论几乎秉承德国,把它直译为“不可能犯罪”,意指不
期刊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人类社会迅速步入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正迅速改变着工业化社会传统的物化的营销模式。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选择适当的运作模式对企业网络营销的成败至关重要。面对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网络营销起步阶段的必然现象,营销方式的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具有共生性,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当各个领域都能同
期刊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这些企业推动市场发展、带动就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不可缺少的关键力量。然而中小型企业间竞争激烈,其中综合管理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竞争中的重中之重。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管理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目标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制盐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海盐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很有必要对海盐制盐历史进行一个总结和梳理,本文旨在梳理舟山市定海区马岙社区制盐的历史,为我国制盐企业技术提升指明方向。  中国制盐工业 海盐 发展  古语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位于舟山市定
期刊
聊城大学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盛于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速度渐渐低缓下来。为了更准确地把握21世纪后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笔者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2000年以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在少量的资料中总结提炼国内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整理编辑了各位研
期刊
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以调用闲置资源,最大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特征的分享经济渐渐走进大众视野,其“创新”“共享”“环保”“高效”的优势迅速获得企业关注,该经济模式在金融业和出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尤其迅速,特别是在移动出行领域,以滴滴、优步、易到、神州为代表的网约车企业已经呈现四分天下的格局,有力冲击了传统的“招手停”的打车方式。分享经济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分享”所带来
期刊
四川大学法学院  哈特为新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法律规则说为其代表学说。哈特认为法律规则分为第一性规则、第二性规则及承认规则。而德沃金对哈特的规则理论进行批判,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政策三要素构成。  哈特 规则 原则  背景  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一直处于一系列国内外激化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的困扰之中。面对此困境,德沃金开始对哈特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进行思考和批判,来重建司法体
期刊
聊城大学  学习策略研究兴起以后,引起了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方向不断向更深处发展,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本文先就新世纪以来国外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进行梳理,然后对国内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现状、领域以及不足与展望进行总结。虽然我国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尚存不足,但这些研究带来的实际教学效果是不容忽视的。  21世纪 语言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  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