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选材“源于生活”的策略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学生写作存在着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现象,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要使学生远离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病态作文,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生活化作文,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作文选材;生活;想象
  “生活是作文之本。”《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写作材料时要真实、新颖,要源于生活实践,要学会对材料的搬动和移植。
  一、想象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想象是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是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延伸。想象是来源于生活的。想象固然要大胆,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尽情地发挥,但这并非说想象可以脱离生活,随意虚构,信笔胡写。想象必须植根于现实,反映现实,因此,同学们应该多接触实际生活。古今中外,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总是注意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能够或强或弱地感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愿望。例如我们在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会深深的为其内容所打动,认为其中的场景是真实的,其原因就是这部作品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穷人的悲苦命运和美好愿望。
  二、关注生活,治愈“无米之炊”症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常常感到无内容可写,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来治愈“无米之炊”症呢?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盛,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想使文章这条“溪流”奔流不息,就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泉源”中去发现、去寻找、去捕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聆听夏天的声音,观察朝阳的辉煌,欣赏山河的妩媚,路边的一张废纸,校门口的一只被踩死的小鸡,破土的春笋,枯萎的月季,沧桑的老人,顽皮的幼童……都成为学生笔下的“猎物”。“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语)学生在寻找中发现了真、善、美,感受到了快乐,也自然会高高兴兴地用笔来一吐为快。
  三、立足校园生活,探索实践途径
  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要挖掘社会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生活,是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例如,经常开展“击鼓传花”、“贴鼻子”、“猜猜她(他)是谁”等游戏,开展“故事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一次,我把一个用塑料制成的惟妙惟肖的桃的模型带进教室,问学生这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先是纳闷,后纷纷答是桃,并从外形、颜色方面加以描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我让学生把这次经历写成一篇文章描述给别人听,同学们都兴趣盎然,个个都跃跃欲试。学生们写的作文都非常生动、精彩。可见,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学生才有写的欲望,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我还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拔河比赛、跳绳、乒乓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利用学校“作文竞赛”和各项征文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写作的舞台。例如我校每年都组织秋季运动会,运动会结束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感悟最深的一个项目写出来,可以是运动员身份,也可以是啦啦队队员身份。有了切身体验学生自然有感而发。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了写作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此外,我还擅于捕捉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相机引导,激发情趣,诱导写作。例如某次语文课上从教室外飞进室内一只蝴蝶来,蝴蝶在教室里翩翩起舞,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于是,我停止讲课,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自由写作,那次学生都愉快而出色地完成了一次习作。
  四、选材要贴近生活实际、力求出新
  材料是作文的基础,它不仅是形成观点的基础,而且是表現主题,说明观点的支柱。因此,写作时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力求选材出新。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有“分析”意识
  日常生活中、学习实践中大家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要学会全面、细致的分析材料的作用,分析材料的叙述角度和顺序,使材料能够突出文章主旨。
  (二)要有“多角度”意识
  即使是陈旧的材料,换个角度去写也能有创新。如写《成功的喜悦》,最常见的是从学习、生活的成功来选材,如果写一次主动的“重新打量世界”的社会实践,那定然使人耳目一新,要做到角度新且要避免雷同。有些材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中心。
  (三)要有“个性”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就是想心思,其实就是在别人司空见惯、觉得“毫无疑问”的生活表象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做适当的思索、研究,得出有创新意义的结论。所以以独特的眼光,发人之所未发,这也是写出新意的法宝。
  总之,“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语)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写好习作,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万悦.生活——引领学生习作[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1期
  [2]杨亚芳.作文教学之路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3]陈鸿英.中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作者简介:
  邓淑琦,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磁耦合谐振式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在面对需要穿透金属障碍物的传输环境时,由于产生涡流效应,导致传输能量的损失以及产生大量热量造成系统的破坏。超声耦合无线传能是利用超声波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的一种方式,有望在水下金属环境中应用。为研究不同金属传输介质在这种方式下的传输性能,设计一个在金属介质下的超声耦合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系统,包括信号产生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以及发射端和接收端阻抗匹配模块等部分。超声波的发射和接
环境系统是各项指标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因此,综合环境质量评估应考虑到各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以获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结果。集对分析(SPA)考虑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的确定性和
对语文文本的有效性解读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新世纪时期的语文文本解读形态梳理中,找到现今的语文文本解读形态。再具体分析,从
阐明了臭氧及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作用,以及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现状。将臭氧,活性炭及臭氧-活性炭应用到水处理中,臭氧对水中的UV254、COD、TOC去除率分别为14.3%、12.5%、17%,活性炭对uV
摘 要:作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现代学科,生物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我国医学、动植物学等国民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现代化发展。近年来,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生物教学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内涵与特点,论述了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效果,并结合教育实践,对生物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翻转课堂应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拥有相对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新课标的要求中对初中英语教学方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经研究证明,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与《新课标》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并且,边疆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这就导致写作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更要注重写作课堂的创建,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为学生创建多样的课堂,从而锻炼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使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写出高分英语作文。 
摘 要: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教师就应该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带动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初中物理教学也应是如此,这对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及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物
摘 要:随着全球创客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在小学学科教育中也不断引入了创客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寓教于乐。创客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变为知识的运营者和创造者,既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创客教育;变革;创新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学现状逐渐显现。本文就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仍存在教师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等问题。就此,本文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全面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状问题;高中数学;改进策略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阶段一项重要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应高度重视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