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道德价值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y2000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来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它不仅具有宝贵的物质价值 ,而且具有丰富的道德意蕴。具体表现在 :“单位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化催生了公民的自主精神 ;城市社区的自治性特点养成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城市社区建设目标彰显了公民的互助观念 In the past decade or s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strides. It not only has precious material value but also has rich moral meaning.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unit system” to “community system” has given birth to the citizen’s spirit of autonomy; the autonomy of urban communities fosters awarenes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goal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hows the concept of mutual aid among citizens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实际 ,提出管理宗教事务需要法制化 ,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的内容、原则以及调整的对象、方法和目的 Based on the actual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不同以及各种具体的历史原因,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与进步中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在当代显得更加明显与突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在今天获得迅速发展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世界统一论”和美国历史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而提出的。 2 1世纪人类文化虽然不断走向“趋近” ,但仍然将呈现多元互
本文指出"公民道德"教育在我国以往的伦理学研究、道德教育中未能受到重视,强调了当前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研究的必要性,并对"公民道德"的含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等进行
:2 0世纪初期 ,李大钊在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 ,以开放的态度借鉴近代西方史学思想 ,介绍、吸收和发展了其中进步论的历史观、非神学的历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规
本文以现代符号学理论为分析工具 ,对《尹文子》的名学思想作了全新的解读与探讨。认为《尹文子》所论名形关系与名事关系 ,揭示了我国古代两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而它的“彼我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 ,人文文化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冲击 ,美学则首当其冲 ,其学科的重建已势不容缓。但深入地看 ,美学面对日新月异的审美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失语症 ,主要在于
要搞清楚"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首先要将它定位于"谁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逻辑层面才有实际意义.而要真正树立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本文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中的文化比较论和新进化论进行比较,从马克思的主体自我决定论、实践创造论、辩证发展观和世界历史论四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
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 ,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等一系列情况 ,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定名为“人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