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溴环氧/氰酸酯树脂共固化反应及其层压板性能的研究

来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对不同配比的低溴环氧/氰酸酯树脂的共固化反应机理以及固化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和讨论了其层压板的耐热性和介电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溴环氧/氰酸酯树脂的固化体系中,氰酸酯和环氧树脂通过两种途径反应最终生成噁唑烷酮结构;固化反应温度与体系的组成有关,体系中低溴环氧树脂减少固化反应温度降低;加入催化剂能明显促进体系共固化反应,同时也降低了层压板的耐热性和介电性能.在性能方面,低溴环氧树脂中加入氰酸酯使共固化物耐热性增加、Tg升高,但氰酸酯
其他文献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今年以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了网络上的一大最新热点。
为科学评价《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应用情况,为修订指南提供参考,从适用性和应用性评价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 311份,其
基于等容吸收降压原理,在314.15~517.15K、0.05~0.4MPa、搅拌转速800r·min-1条件下,在机械搅拌高压釜中,测定了二甲醚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二甲醚
缺乏物性数据是制约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Einstein理论,使用分子动力学(MD)技术计算了三种常用夹带剂丙酮、乙酸乙酯和环己烷在超临界CO2中
以聚醚二元醇(PE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端羟基硅油(GY-23)为主要原料,经共聚反应,当N-甲基二乙醇胺(ZC-10)用量质量比为5.87%时,制得中位粒径0.72μm的羟基硅油改性嵌段阳离子聚氨酯(GRK
在化工生产中,常出现化工设备的裂纹、气孔、腐蚀损坏、泄漏、疏松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修补,本文介绍几种胶粘的配方及修补技术,供化工生产单位参考使用。一、聚四氟乙烯薄膜
试验分析了临涣、大屯和唐山矿3座选煤厂所用分级旋流器的分选数据,揭示了在粗精煤泥脱水回收工艺系统中使用的分级旋流器具有分选作用,即底流中各粒级灰分和密度均高于入料
针对单乙醇胺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过程,采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对气泡周围的流场进行了测定,流场围绕气泡的对称轴呈对称分布。对速度场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泡顶对称轴上径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SO42-/ZrO2-HZSM-5的超强酸催化剂,并用TG、XR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热行为进行了表征,使用Hammett指示剂、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测试了催化剂酸性.结果
为了消除平板探测器缺陷在锥束CT重建切片中引起的伪影,提出一种投影图像校正方法.通过对投影图像进行暗场和增益不一致校正,推导了像元增益系数公式;对增益系数以及像元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