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预警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来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隧道施工环境,设计了一款隧道安全预警机器人,并重点研究其导航系统实现;机器人搭载检测仪器与分析主机,集数据采集、分析、预警于一体,实现隧道巡检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分别利用Cartographer算法和自适应蒙特卡洛算法(AMCL)融合雷达、里程计、IMU的数据,实现环境地图的创建与机器人实时定位;采用A*算法和DWA算法实现机器人的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并结合ROS操作系统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导航定位时,机器人位置误差和航向误差分别小于20 cm和5.5°,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完成自动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小智能探测机器人运动轨迹误差,实现精准控制,提高智能探测机器人运动控制效率,设计基于大数据聚类的智能探测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采用TMS320LF2407A主控芯片,集成650 V功率管,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工作,提供系统驱动能量,设置光电耦合器,处理控制信号发射,调整控制电路内部电流关系;选用6ES7214-1AG40-0XB0控制器以及信号和通信模块扩展,控制机器人运动轨迹,结合内部驱动装置,整合运动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通过调节程序开始数据,结合内部脉冲数据,构建软件平
ATML标准族为自动测试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面向信号技术标准;分析了STD、ATML、SIMICA和AI-ESTATE自动测试领域四大国际标准,系统阐述了自主开发的面向信号软件平台CATS的设计与开发;首先介绍了CATS软件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重点分析了TPS开发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和TPS运行平台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模块;最后详细介绍了面向信号仪器驱动程序的设计;工程应用表明CATS软件平台符合ATML标准族,能够有效满足航空电子设备的内场测试和诊断需求,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易于系统扩展,具有较好的应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颈椎保健操进行详细分析,并对颈椎病康复护理结合应用颈椎保健操的效果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80例来自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目的:分析探究音乐疗法配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中选择80例患者进行评价,随机分为观察组(音乐疗法联合舍曲林)和对照组(
以数传电台为核心器件设计了一型适用于靶弹的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由弹载数传设备和数传地面站组成,可以下传靶弹飞行状态信息同时上传用于控制靶弹自毁的安控指令;对弹载数传设备结构及采编器软件和硬件,数传地面站电气结构,收发控制器软件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数传地面站采用时分多址的通信模式进行设计,可以实现4台地面站在不同的传输时隙内上传安控指令;该设计方法用于4台数传地面站沿着靶弹飞行航迹接力布站时,可保证4台数传地面站同时发送安控指令而不会相互干扰,该方法增加了数传地面站测控范围和工作可靠性;经过对工程样机的实物
随着光纤激光器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与成本控制不断加强,其光电系统的控制与保护成为光纤激光应用的关键;为实现激光器的智能化控制和预报警保护,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详细介绍了激光器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其测试结果;通过Visual Basic编写USB转RS232的串口通讯软件,以STM32F407ZG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激光器功率驱动、故障保护、数据采集等硬件电路,完成PC端上位机软件对光纤激光器功率的控制(0~100%),实现对光纤激光器泵源温度、工作电流、工作状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测;根据对30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中随机择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
针对旋转弹用磁测系统在飞行过程中,存在由机械安装误差以及固定磁干扰带来的测量系下三轴磁矢量与弹体系不平行问题,提出一种磁测系统与弹体之间等效安装误差角的在线标定补偿法;通过分析磁测系统实时输出的三轴地磁矢量信息,建立测量信息与误差的误差模型,利用类正弦信号特征值求取误差角,进而补偿磁测信息中的误差项,最终提高磁测系统解算输出的滚转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弹体仅做滚转运动时,经过该方法补偿后磁测系统解算的滚转角比补偿前解算的滚转角精度可提高6倍以上,滚转角解算误差保持在2°以内,可以满足制导弹药对滚转角的精
目的:分析无痛管理临床路径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骨折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于各类硬件防护设备的网络体系架构的异构数据量每天以指数级的量级递增,基于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具有海量数据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