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中的衔接与连贯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ong2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是进行语篇分析时最主要的两个切入点。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衔接和连贯两个方面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使用词汇与语法衔接手段,实现了文本的衔接功能;使用连贯手段,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内容与内在结构,从而更好地体会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衔接;连贯;语篇;《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引言
  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指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而连贯则是一段话语潜在的功能性的联系。衔接对实现语篇中语言的连贯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美国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美国中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生活的讽刺,希望美国人能够认清美国梦破碎的现实。小说中波澜起伏的冲突,性格各异的人物等都是通过语言来投射出来的。其中衔接在构建小说语篇的主题方面至关重要,促成了语篇语境的形成。在翻译时,为了实现语篇意义,要保證译文中衔接与连贯的和谐统一。翻译家巫宁坤的译本作为此小说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译本曾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源文本及巫宁坤中译本为语料,探讨译本中的衔接与连贯是如何实现的。
  二、衔接与连贯
  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胡壮麟,2008)。韩礼德和哈桑(1976)指出,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语法衔接有四种: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词汇衔接也有四种: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和搭配。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区别语篇与非语篇的标志。语篇的连贯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语篇自身内容是相互连贯的,因而可以说是衔接的;语篇在语境上是连贯的,从而语域上是一致的。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中的衔接与连贯的具体分析
  (一)语篇衔接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中的运用
  1.语法衔接
  (1)照应。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原文:I looked at Miss Baker, wondering what it was she ‘got done.’ I enjoyed looking at her. (Chapter One)
  译文:我看看贝克小姐,感到纳闷,她“做得成”的是什么事。我喜欢看她。(第一章)
  在这个段落中,she和her都是指Miss Baker。前后的照应让句子构成了一个语篇结构。在译文中,用人称代词“她”来照应前面出现的贝克小姐,达到了前后衔接。
  (2)省略
  原文:‘Haven’t you ever seen her?’‘Never.’(Chapter One)
  译文:“你从没见过她吗?”“从来没有。”(第一章)
  此句中,“Never”补充完整为“I have never seen her”。在译文中,“从来没有”省略了成分,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会因为句子不完整而感到困惑,而是会自主地将句子补充完整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她”。这样的句子,既不会因为重复而使读者觉得冗杂,又不会因为省略而导致意思出现歧义。
  (3)替代。即用替代词去取代某一个成分。
  原文:‘Works pretty slow, don’t he?’ ‘No,...‘I don’t mean that,’ ....(Chapter Two)
  译文:“他干的很慢,是不是?”“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威尔逊连忙解释。(第二章)
  在这个对话中,“that”替代上文的“that way”。译文中,用“这个意思”替代上文所说。通过使用替代衔接手段,使译文简洁、连贯易懂。
  (4)连接。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
  原文:I have been drunk just twice in my life, and the second time was that afternoon; so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has a dim, hazy cast over it, although until after eight o’clock the apartment was full of cheerful sun.(Chapter 2)
  译文:我一辈子只喝醉过两次,第二次就是那天下午;因此当时所发生的一切现在都好像在雾里一样,模糊不清,虽然公寓里直到八点以后还充满了明亮的阳光。(第二章)
  在这句话中,译者使用连接衔接手段,将句子与句子有条理地连接起来。第一句话中的“and”表示意义上的增补,根据句意不需要将“and”直译出来,因此省略不译。第二句的“so”与上句成因果关系,因此翻译成“因此”;而“although”则在句中表示让步关系,因此翻译成“虽然”。使用连接衔接词,使得语篇句意完整。
  2.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的是运用词汇达到语篇衔接的目的。可以通过原词的重复、近义、反义、上下义、搭配等来实现。
  (1)重复。重复指的是某个语言成分多次出现的现象。
  译文:“够呛的天气!...热!...热!...你觉得够热吗?热吗?”(第七章)
  在这句话中,使用重复衔接,多次重复“热”这个词,突出当时天气的炎热,达到了突出主题、加深印象等修辞效果。
  (2)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
  原文: It was a rich cream color, bright with nickel, swollen here and there in its monstrous length with triumphant hat-boxes and supper-boxes and tool-boxes,and terraced with a labyrinth of windshields that mirrored a dozen suns.(Chapter Four)   译文:车子是瑰丽的奶油色的,镀镍的地方闪光耀眼,车身长得出奇,四处鼓出帽子盒、大饭盒和工具盒,琳琅满目,还有层层叠叠的挡风玻璃反映出十来个太阳的光辉。(第四章)
  在这句话中,原文中代词“it”指车,描述了车各个部位的特征。翻译时,描写了车长、帽子盒、大饭盒、工具盒、挡风玻璃等车的部件。通过局部—整体衔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车的外貌特征。
  (3)搭配。搭配即词汇同现,比如固定搭配。
  原文:For a moment I suspected that he was pulling my leg, but a glance at him convinced me otherwise.( Chapter Four)
  譯文:有一会儿我怀疑他在捉弄我,但是看了他一眼就使我相信不是那么回事。(第四章)
  在英语中,“pull one’s leg”的意思是“to kid someone”。译为“愚弄某人,捉弄某人”的意思。不能望文生义翻译为“拉后腿”,要深入理解词汇搭配的意思。
  (二)语篇连贯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中的运用
  1.语义和语域连贯。语义连贯即语篇内部各个部分在意义上是连贯的。语域连贯指语篇符合情景语境。语域连贯又包括语场、语式和语旨的连贯。
  译文:
  “您很面熟”他很客气地说。“战争期间您不是在第一师吗?”
  “正是啊。我在步兵二十八连。”
  “我在十六连,直到一九一八年六月。我刚才就知道我以前在哪儿见过您的。”(第三章)
  这个对话是围绕同一个话题展开的,即盖茨比和尼克谈论两人曾经在战争期间见过面的话语范围,因而语场是连贯的。整个对话都是以口语为话语方式的,因而语式是连贯的。并且两人在对话中的交际角色前后一致,因而语旨是连贯的。可以看出,译文保留原文的情景语境,实现了语篇的连贯。
  三、结语
  衔接是语篇表层的结构形式之间的语义关系,连贯是语篇深层的语义或功能连接关系。一段语段要成为语篇,必须在衔接和语域两方面都达到连贯。中英文语篇都具有衔接手段,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在充分理解原文语篇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衔接与连贯手段,使译文既能充分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菲茨杰拉德,巫宁坤译.了不起的盖茨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4]4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
2014年10月11日,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把中办发[2014] 15号文件精神与山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动物模型诱发细菌性鼻窦炎的方法和机制。材料与方法清洁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卵清蛋白+肺炎链球菌);B组(卵清蛋白
互联网络的出现,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围绕互联网络,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关注着不同的侧面。有的关注它给人类认知方式带来的变革,有的关注它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冲击。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讨论区上的传播特点与相关问...
近年来,潍坊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着眼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潍坊”建设,积极发掘蕴藏于档案之中的文化内涵和文明成果,不断丰富档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化、信息化时代,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已经积极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战场,在
当今世界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档案管理也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转为现在的以现代化办公设备为依托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并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时代衍生出的大量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年来,档案馆不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档案资料,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