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危当扶,扶需有道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827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扶”,富有诗情画意。它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请以“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 命题”式的独词型命题作文,内涵丰厚,范围宽泛,具有很大的写作空间。其中材料部分起引出题目、提示思考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命题的外延。“扶”,本义是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引申义则为扶助、帮扶等。写作此文,首先得吃透“扶”虚实两方面的意义,然后避实就虚或者虚实兼顾炼意,才能写出具有一定分量的文章来。换言之,寫作本题时如果只局限于“扶”的本义来构思,文章就会流于平庸浅薄。具体运思时应多方探求,巧取角度。可以正面着手,如:每一个人在其生命的过程中都需要他人来扶,我们也应在他人需要时及时去扶助他人:也可以反向切入,如:我们不能一味依赖他人的扶,而要学会独立。
  如果要使文章深刻、大气,则要向纵深开掘,如:对弱者不要仅停留在“扶”上,而要让他真正地站立起来;对留守儿童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来扶;在物欲化、功利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扶……不一而足。
  本题便于我们张扬个性、展示才情,适合各种文体写作。如果长于记叙文体的写作,可以散文或者小说文体来演绎题目,运用反客为主、蓄势突转等技法来布局行文,也不难出彩。
其他文献
只要提到“过年”二字,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春晚”。的确,春晚这一传统大菜早已成为国人心中“过年”的典型标志。然而,这两年掀起的春晚抢红包热喧宾夺主之意甚是明显,尤其是今年累计高达三千多亿的“咻一咻”次数更是令人咋舌。我认为,在春晚中加入抢红包的环节,冲淡了年味儿,并不妥当。  春晚本不同于一般的晚会,它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团圆”的浓浓期许。古来有多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就有多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  题目解析  很多学生在此次作文中,提炼出如下一些论点写作:二十四节气被遗忘,要重视传统文化遗产;要热爱大自然:对农民要感恩:要合群……很显然,以上主题与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有明显偏差。仔细分析,以上偏差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写作者在审题
古来书生多被认为迂腐,大多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偶有几位练达通透之辈,如金圣叹个性鲜明,卓尔不群,抗粮哭庙,但也不免像一粒盐,转瞬溶在水里,被稀释到面目模糊。  人人惋惜。  赴死,他大可豪情万丈,如《水浒传》批注中显现的那般———作为殉道者,江山社稷、名节大义乃是重若泰山的存在,何不如谭嗣同,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般豪爽?然他的人生已有太多浓油赤酱的元素,辛辣得呛出老泪来。金圣叹是通透的。
《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君子若水,与世少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君子仅于必争处争。  古有善战者,如吴起之族;有连诸侯者,如苏秦之类;有辟草莱、任土地者,如商鞅之流。他们各显神通,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可最终只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金玉满堂,尚且莫之能守,而况血肉之躯乎?  而观老庄之道,乃真正的不败之道。“挫其锐,解其纷,
近日,以失败告终的“斑马线革命”,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  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周王朝,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却弄巧成拙,失去了诸侯的信任,下场凄凉。  如今,3D斑马线登上马路,引发了新的问题。3D斑马线的原理,是以立体感斑马线模拟路障,以起到让司机减缓车速的作用,进而保证交通安全。谁料,恰恰是这立体感分散了行人和司机的注意力。试想,如果司机在行车途中突然看到前方如此逼真的熊大熊二,误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望历史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普通人,回望历史也有助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意义的追寻。因此,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不妨尝试回望历史。历史上那么多的精彩故事或许会告诉我们如何智慧地看待身边的一切,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如何应对生活的挫折与磨难。这样,历史便不再是静静地安于角落的典籍,而是一个个指引我们,让我们以更加豁
日常琐事填充了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它们微小、琐屑,有时甚至让人烦躁。要想享受人生,我们就必须热爱占据大部分生活的琐事,同时承受它们带来的烦恼。琐事带来的是快乐还是苦恼,取决于我们体味它们的度;微妙地掌握好这个度,也就能微妙地享受人生。  穿越云层的霞光、水面上荡起的涟漪……初看觉得无特异之处,又看觉得宁静、美好,再看觉得自己已超然物外。最后看多了,看腻了,看累了,咒骂自己没事儿为这些琐事操心,真是
“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那些一成不变的人。”  王小波在给李银河的信中曾感慨:“我知道过往的一切都已经过去。在雨果之后,博爱的风暴已经过去;在罗兰之后,爱美的风暴已经过去……现在的中国人买冰箱、开小汽车……我与这一切格格不入。”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便捷和多元化,同时带来了许多“副产品”,曾经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日益弱化,新时代特有的认知焦虑与不信任感越来越强烈。时代带来必然的认知迭代,传统生活该何去何从?
心情好像一种很柔软的东西,经常因为自然界的风花雪月或是人世间的阴晴冷暖剧烈波动着,蛛丝般震颤飘荡,无所依傍,哪里用得上“铸造”这样充满了金属声响的词呢?  心情于我们是那样重要。健康与美丽,如若没有一个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心情与我们形影不离,不,它甚至比跟随的影子还要紧密得多。光不存在的时候,影子就藏在深深的暗中了。只有心情牢牢黏附在胸膛最隐秘的地方,坚定不移地陪伴着我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雨夜29分钟接力成就“最暖外卖订单”  “麻烦小哥一定送到,尽快!天冷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吃饭,中午就看到他在那儿了!”2017年10月22日晚,云南昆明的一家米线店接到的外卖订单如此备注。尽管此时外面依旧下着雨,降温也十分厉害,但感受到暖意的米线店还是将订单送出。这个最暖订单背后,是一场29分钟的温暖接力赛:一名大学生看到一个流浪汉在雨夜睡在天桥上,为其订餐,店家收到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