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地体味琐事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琐事填充了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它们微小、琐屑,有时甚至让人烦躁。要想享受人生,我们就必须热爱占据大部分生活的琐事,同时承受它们带来的烦恼。琐事带来的是快乐还是苦恼,取决于我们体味它们的度;微妙地掌握好这个度,也就能微妙地享受人生。
  穿越云层的霞光、水面上荡起的涟漪……初看觉得无特异之处,又看觉得宁静、美好,再看觉得自己已超然物外。最后看多了,看腻了,看累了,咒骂自己没事儿为这些琐事操心,真是无聊透顶。琐事还是之前的琐事,人的感受却变了,就是因为体味得多了。
  琐事犹如好茶,隔一会儿抿一口,体会苦中有甜、甜中带涩的感觉,就能享受一个美好的午后;要是口渴了咕咚一口气喝完,就会抱怨这茶苦,还不如闩开水解渴;若像初见茶叶的西方人一样将茶叶炒熟了吃,那就感觉不到享受,完全是在“吃苦”了。热爱日常琐事,不能为了热爱而热爱,否则就像不了解茶叶的西方人,完全体会不到琐事中的幸福与哲理,纯粹是自讨苦吃;也不能妄图将天下琐事中的甘露一网打尽,那样只是对琐事价值的浪费。一个真正了解日常琐事、热爱日常琐事的人,对此应信手拈来,又浅尝辄止。琐事处处有,精于此道的人能时时享受;但在关注琐事过多带来的苦超过它带来的甜前,他又能明智地用更完整的正事微妙地调和,使自己的享受最大化。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大概是中国最有名的漫画,他的漫画画的都是日常琐事,可都有动人的情趣,是老少皆宜的经典之作。琐事人人会画,却没人能成为“丰子恺第二”。丰子恺先生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用笔筒约。他漫画中的人,大都没有脸上五官的表情。看到他们的轮廓,我们大致就可以猜出整个故事,若是描绘出细致的面貌与街道,反而多此一举、白寻烦恼。这种对琐事恰到好处的体味,正是找到了琐与太琐间微妙的度。
  微妙地享受琐事、享受人生,绝不像字面上那样简单。想找到享受与受苦之间的度,需要丰富的耐心、经验、阅历与思考。如果我们忙于生活中的“大事”“正事”,对琐事厌烦还来不及,哪里会享受它呢?只有对生活越来越了解,体会到自己的渺小,不再永远为“有意义”的事忙碌,才能静心体味日常琐事的美。要掌握享受与受苦之间的度,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漫长的尝试,才能最終领略度之所在——禅宗中的“悟道”,恐怕就是这样吧。
  如何体味日常琐事是一门深刻的学问。正如芥川龙之介说:“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这句话看似矛盾,却是人生幸福的必经之路。找到了这样一个微妙的度,我们就能在琐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名师点评
  陈杰伟同学的论述很漂亮。开头亮明观点,说明“度”对于体味琐事、享受人生的重要;接着理论论证和事例论证相结合,生动而准确地说明“度”的重要:之后阐释要掌握好“度”必须有丰富的经验、阅历;最后照应开头,再次强调观点。文章立意较深刻,字里行间能看出作者对问题的独特思考,这一能力在议论性文章中是非常重要的。
  (柳 叶)
其他文献
中华上下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在世界上仍熠熠生辉,中华民族历尽风雨却仍屹立于世界,其中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而在五德的传承中,中国式家庭教育功不可没。  仁之美,在于一个善心。“仁”的意义太广阔,也许是郊游时留心一块“青草茵茵,脚下留情”的指示牌,也许是陪孩子学习《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仁爱。丰子恺先生平生乐善好施,不论杂物还是
故乡,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每个游子的心中都装着一碗故乡的水,想着一双母亲的手。于是,王维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余光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于是,野夫写下了这本《乡关何处》。在他心中,故乡是一个完整幸福的家,是一片与知己对饮高歌的山林。  他渴望的,却都失去了;他在清江畔悲伤地找寻着何处是乡关。  书中写了他的两位亲人、三位友人。写亲人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 一敬老院原院长11年侵吞3587  万元扶贫资金  “这么多年来,我每月侵吞扶贫资金已习以为常。我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自食恶果。”日前,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社会事务局民政事务股原股长、港口镇敬老院原院长陈志祥懊悔地说。  2017年11月,中山市委第一巡察组在对港口镇开展巡察过程中,发现该镇存在民政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的情况,问题线索随后被
“你到哪里找地方安置她,带着你所有这些巨大而生疏的思想,来来去去并经常留下来过夜?”  《杜伊諾哀歌》里如是发问。  人是有思想的,不单单是伟人,无论何人都具有思想。在每个与床上的空气拥挤着的夜晚,在流淌着风景的每扇车窗后,我们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思想。然而并不是每一根思想的线头都有存在的意义,它们往往缠绕在最微不足道的线轴上,这也是多数人的思想流于平庸的原因。  那么,“闪烁着光芒的思想”和“巨大
只要提到“过年”二字,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春晚”。的确,春晚这一传统大菜早已成为国人心中“过年”的典型标志。然而,这两年掀起的春晚抢红包热喧宾夺主之意甚是明显,尤其是今年累计高达三千多亿的“咻一咻”次数更是令人咋舌。我认为,在春晚中加入抢红包的环节,冲淡了年味儿,并不妥当。  春晚本不同于一般的晚会,它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团圆”的浓浓期许。古来有多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就有多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  题目解析  很多学生在此次作文中,提炼出如下一些论点写作:二十四节气被遗忘,要重视传统文化遗产;要热爱大自然:对农民要感恩:要合群……很显然,以上主题与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有明显偏差。仔细分析,以上偏差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写作者在审题
古来书生多被认为迂腐,大多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偶有几位练达通透之辈,如金圣叹个性鲜明,卓尔不群,抗粮哭庙,但也不免像一粒盐,转瞬溶在水里,被稀释到面目模糊。  人人惋惜。  赴死,他大可豪情万丈,如《水浒传》批注中显现的那般———作为殉道者,江山社稷、名节大义乃是重若泰山的存在,何不如谭嗣同,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般豪爽?然他的人生已有太多浓油赤酱的元素,辛辣得呛出老泪来。金圣叹是通透的。
《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君子若水,与世少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君子仅于必争处争。  古有善战者,如吴起之族;有连诸侯者,如苏秦之类;有辟草莱、任土地者,如商鞅之流。他们各显神通,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可最终只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金玉满堂,尚且莫之能守,而况血肉之躯乎?  而观老庄之道,乃真正的不败之道。“挫其锐,解其纷,
近日,以失败告终的“斑马线革命”,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  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周王朝,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却弄巧成拙,失去了诸侯的信任,下场凄凉。  如今,3D斑马线登上马路,引发了新的问题。3D斑马线的原理,是以立体感斑马线模拟路障,以起到让司机减缓车速的作用,进而保证交通安全。谁料,恰恰是这立体感分散了行人和司机的注意力。试想,如果司机在行车途中突然看到前方如此逼真的熊大熊二,误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望历史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普通人,回望历史也有助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意义的追寻。因此,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不妨尝试回望历史。历史上那么多的精彩故事或许会告诉我们如何智慧地看待身边的一切,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如何应对生活的挫折与磨难。这样,历史便不再是静静地安于角落的典籍,而是一个个指引我们,让我们以更加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