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noonk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各类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作为高校教育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析新的情况,结合学生实践开展工作。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必须承认,尽管我们做了不少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大学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现在大学生交费上大学,同时又面临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理应刻苦读书学习,但实际上有不少同学却是在优哉游哉过日子;校园情殇,“没劲”、“郁闷”似乎成了他们的口头语。区区一点小事就可以引发他们的无名之火……当前大学生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作出相应的变化。
  首先,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国际大环境发生了变化。世界已经呈现出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呈现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另一方面,国内环境发生了变化。我国目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趋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管理运行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其次,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从思想现实看,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在减少,政治意识、理想激情逐渐被理智、客观、冷静、现实的头脑所取代;从思想价值看,由于生活的单纯和价值环境的复杂,部分青年学生存在认识与行为背离;从思想行为看,青年学生主体性、选择性、观念多样性特点突出,更加注重体现自我,更善于独立思考;从思想走向看,他们在政治观念上,积极、健康、向上;在成才意识上,求新、求知、求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价值取向多元化。
  
  二、注意在学生中进行价值观教育
  
  所谓价值,就是指反映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范畴。实践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问题,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主客体关系。一般来说,客体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是指能满足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的需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个人价值是指客体能满足处于环境中的主体的需要。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这对关系中,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共同存在于满足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系中。
  首先,社会价值起着主导作用,是主要方面。但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事,当然对每个人也有利。只要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国家和社会有价值,也就意味着承认它对社会中每个人是有利的。党和国家对人民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积极引导公众舆论方向,净化社会精神领域,推动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精神生产,使精神生产或精神产品直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最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价值的主导作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规定的。失去了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价值包含个体价值,也是个体价值的延伸。任何个体价值无法超越社会价值而存在,而社会价值又不是个体价值的简单累加,它包含内在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根本一致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个体价值充分实现的基础上,个体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就自然会受到削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的地位和价值受制于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
  但是,在现阶段,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始更多地将自身需要能否满足以及满足程度作为自身价值取向的尺度,有的学生过分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比较淡薄,他们对人生的定位要求不高,主要是追求个人的享受和当前的利益,很少有全局观和长远的目标。体现在大学生活中,则是他们沉迷于物质享受和学习的功利性;体现在求职中,就是追求待遇高的岗位而不是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点的岗位。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
  
  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与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从来没有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关心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做学生的贴心人,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趋势。调查显示,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三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与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有些甚至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能否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及解决程度如何,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切入大学生实际生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行感人,以情感人,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胡锦涛在2005年1月19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明确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高等学校要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进一步健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把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实到实处,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正> 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农村金融部门来说,在国民经济第一次调整时期,党和国家就要求管好用好支农资
提出了作弊现象的漏斗效应,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客观因素,从教风、学风和考风三方面探寻考试作弊的对策。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本世纪末要达到的战略目标,有力地鼓舞了广大干部和劳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全国各地各部门都在研究讨论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在职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工作,因其教育对象、内容和功能的特殊重要性而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进程。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增进培训效能
<正> 安庆地区中心支行于年初召开了农村金融研究第二次座谈讨论会,会议为期四天,会议代表共二十余人,其中有安庆地区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省金融学会和省农村金融研究所人员
介绍了离子注入工艺可在SiC器件中形成欧姆接触,其电阻值经退火后可达到10-6Ω.cm2;同时也可利用离子注入在平面工艺中形成良好的电学隔离,避免工艺复杂化,提高了成品率。最
<正> 近几年来,上海郊区社队工业蓬勃发展,大批社、队办及联营企业平地崛起,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的经济面貌,促进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纵观近几年社队工业的发展,主要
<正> (一) 社会主义农业信贷和社会主义其它经济工作一样,都应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基本原则,以获得最终效益作为中心目标,把效益大小作为衡量自身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志。这是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也是当前全球关注并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结核病具有防治要求高,疗程长,发现和管理难度较其它传染病大等特点,而结核病患者从地区分布看8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