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老年人冠心痛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每日3次,鲁南欣康片20 mg/次,每天3次,肠溶阿司匹林片0.1 g,每天1次,时间3个月.对照组40例,应用鲁南欣康片20 mg/次,每天3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0.1 g,每天1次,复方丹参片3片/次,每天3次,时间3个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发作频率减少,心功能好转,心律失常好转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率减少,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我院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脑外伤后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576例,其中创伤性颅内血肿致对侧瞳孔散大、同侧肢体瘫痪11例,占同期脑疝病人的1.5%,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临床上为迅速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及控制溃疡出血,常常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奥美拉唑,而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接受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1-3]。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近期内使用奥美拉唑对抗Hp治疗的影响。
期刊
癌性发热的治疗主要常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地塞米松及抗生素等治疗,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特别是晚期患者应用常引起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菌群失调等,易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癌性发热在临床治疗上一直是个难题,作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40例,经近期观察疗效比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肝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9例肝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非手术疗法治疗的5例全部痊愈,手术治疗的24例中痊愈22例,死亡2例.结论 肝外伤的诊断依据创伤部位、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全面探查后一般可以明确诊断;治疗方面以抢救生命为首要,轻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重症选用合适手术方式,可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目的 探讨在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即刻加用氯吡格雷300 mg,以后每日75 mg口服,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临床症
目的 总结胆囊息肉样变与胆囊癌发生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将193例胆囊息肉样变进行分组对比并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息肉样变良性率占88%,胆囊息肉样变恶变率占12%.结论 胆囊息肉样变有否恶变与发生部位、息肉直径大小、个数、是否伴有结石及年龄具有相关性。
目的 探讨苯巴比妥预防和治疗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97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单纯FC(SFC)与复杂FC(CFC)分开用药.治疗组一旦发热对症治疗并SFC给苯巴比妥6mg/kg,立即口服,再每次3 mg/kg、每6~8小时一次维持,自退温后停药.结果 CFC长期(1年)规律服苯巴比妥2.5 mg/kg,睡前一次服,复发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苯巴比妥预防和治疗热性惊
心脏是高血压病最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高血压的治疗及逆转左室重构提供了一个新的很有前景的方向.我们对68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厄贝沙坦进行为期4个月的治疗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幼年慢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CR)中少关节型、多关节型及全身型三种类型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TGP联合LEF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患者关节症状改善程度、血沉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第4周时患者关节症状改善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
目的 观察凯西莱对老年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上60岁以上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住院病人56例,随机为分A、B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基础上进行治疗.A组应用一般保肝药物肌苷、门冬氨酸钾镁;B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加凯西莱静脉滴注.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分别行肝功能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转氨酶均明显降低(P<0.01),但B组转氨酶恢复时间较A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