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再测量的精密转子轮廓测量技术

来源 :机械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密转子表面为典型的复杂螺旋曲面,采用三坐标测量机较难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对此,基于螺旋曲面的数字化特征模型及其等距面的相关几何性质,将转子轮廓的测量转化为导程参数和端面型线的测量,并提出一套新型的转子导程、型线等主要几何参数坐标测量方案。阐述转子数学模型及其测量数据处理的若干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模拟三坐标测量机的步进采样测量过程,实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价和测量采样策略的优化选取。针对导程测量中存在的螺旋线特征点捕捉问题,提出了型线匹配测量法;为解决测尖半径补偿问题,提出基于虚拟再测量的补偿评价方法和不补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将算法首次引入了高中教材,但要求并不高,总共只设置了一章的内容,约12个课时.然而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知所措,认为是一个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
1混淆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与过点P的切线例1已知曲线y=1/3x^3上一点P(2,8/3),求过点P的切线方程.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序言中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就是“解决问题
气动加载系统具有时滞、时变及强非线性等特点,为了提高气动加载系统的控制精度,克服传统PI控制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气动压力加载系统的模糊自适应逆控制方案。利用模糊辨识
既然我们要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教学设计就应该是在分析概念的核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提出现阶段要达成的目标.分析达成目标已经具备的条件和需要怎样的新条件,从而作
分析了关中乡土建筑转型的原因,并从乡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景观体系、人文、装饰等方面对关中乡土建筑的转型进行了实态分析,最后对其转型进行了反思,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地
不等式{1+1/n}^n〈3(n∈N^*)的证明通常是利用二项式定理将{1+1/n}^n展开,然后结合不等式的放缩技巧完成.笔者发现,可以利用导数对此不等式给出一种简捷的证明,其证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