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段PCR—ELISA液相杂交法的建立及检测HBV YMDD变异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短片段PCR-ELISA技术,检测HBV P基因C区变异位点,以了解拉米呋啶治疗过程中与HBV耐药有关突变株的产生。方法:通过定点诱变获得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对照,采用短片段PCR-ELISA方法对拉米呋啶治疗的60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聚合酶P基因的变异检测同时观察其HBV DNA的定量,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测60份血样中有8份检出突变株,经测序证实YMDD变异存在,其中4例由ATGR变为GTG,1例变为ATT,3例变为ATC,并出现HBV DNA定量反跳及肝功能的变化,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汉坦病毒细胞融合试验方法。共选用有代表性的汉坦病毒7株,用Vero E6细胞建立了细胞融合试验,用IFA、IPA和中和试验证明了细胞融合的特异性。研究了细胞融合的pH范围和融合动力学,发现在37℃、pH4.7~6.5条件下,汉坦病毒能引起Vero E6细胞融合;感染细胞在酸性环境30分钟,就可出现融合现象,2.5小时达最大值。融合作用为各株汉坦病毒所共有。用细胞融合试验检测了5株病毒感染
我国自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传入的病例以来,至今HIV感染已在所有省市自治区流行。自1994年后我国的HIV流行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估计HIV感染人数从1993年的1万猛增到1999年的
作者以14份早期钩体病人血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以地高辛-硷性磷酸酶发光体(Dig-AMPPD)同源探针行分子杂交,全部血清样品均获得阳性结果。此法敏感、特异、易行,可明显提高钩体病诊断水平。以
本文报道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以其为模板进行PCR,得到了编码成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cDNA。该cDNA用EcoRI、BamHI双酶切后,回
用放射免疫沉淀的方法,鉴定单纯疱疹病毒(HSV)型共同性单克隆抗体(McAb)1D10的靶抗原是一分子量为60000道尔顿的糖蛋白,另6株McAb:1A12、Mad-2、2D11、CM-D、2A8、1C4的靶抗原的分子
目的:通过对西藏地区29个县(市),不同宿主分离的116株鼠疫菌生化,毒力,毒力因子,质粒及外膜蛋白的分析,了解该疫源地内鼠疫病原体间的群落关系及遗传变异的规律性。方法:各项检查均按
分枝杆菌多糖(MPS)是由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制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剂。作者报道MPS在临床试用中的免疫调节效果。用于85例术后化疗的肿瘤患者能明显提高白细胞水平和保护细胞
目的:研究IFN-α在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IFN-α对U266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FACS方法检测IFN-α作用下U266细胞生长周期及其表面IL-6R、
本文设计重组IL-6/IL-2的嵌合基因,选取合适的中间接头,并对IL-6及IL-2功能区基因进行修饰,运用PCR拼接技术,克隆了中间接头与IL-2功能区基因,再与IL-6基因连接后转化E.coli经序列分析证实获得IL-6/IL-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FIL-6/2经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