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契丹壶遇上胡旋舞

来源 :七彩语文·国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要说的,是我曾祖父的曾曾祖父的曾曾曾祖父的故事,它呀,可是一匹外国马!
  没什么意思?怎么就没意思了!我祖上可不是普通的马,是大宛马!天马!听说过吗?大宛马能够“日行千里”,身上流的汗是鲜艳的血红色,所以被称为“汗血宝马”。虽说一千多年后的我流不出红色的汗,可我也是有点儿这个血统的!
  汉代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我的老祖宗们也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原。中原皇帝可喜欢它们了!知道唐玄宗吗?他还给我家那位老祖宗写过歌儿呢!歌名叫《倾杯乐》。你说皇帝给马写歌儿做什么?当然是伴奏跳舞了,我家老祖宗可是会跳胡旋舞的祝寿马,当年安禄山最擅长跳这种西域传来的民间舞蹈,玄宗皇帝可爱看这种舞蹈啦!
  那天是玄宗皇帝的生日,我家老祖宗是领舞,它带领一队舞马在宫殿外等候,竖起耳朵仔细听——乐师们开始演奏《倾杯乐》了,老祖宗踏踏前蹄,领着它的小伙伴们跟上节奏,晃着脖子上的鬃毛,跳着舞步整齐地迈进了大殿,那场面可震撼了!音乐悠扬婉转的时候,它们轻轻摆动马尾,一齐左右旋转;鼓点密集紧张的时候,它们昂首挺胸整齐地踏出节奏。激昂的群舞过后,西域乐师横抱着琵琶开始了一段独奏。其他的马儿都向后退,只有我家老祖宗独自跳上力士们抬着的一张大桌子,在桌子上随着乐曲飞快地旋转起来,仿佛不知疲倦,这就是胡旋舞了。临近尾声时,我家老祖宗慢慢停下,低头衔起桌上的酒杯,走到玄宗皇帝面前,屈起后腿盘坐,敬酒祝寿。皇帝哈哈大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重重赏赐了这队舞马。那可是我家族最辉煌的时刻!
  这些可不是我在编故事,有照为证哦!当然啦,古时候没有照相机,不过当年的工匠把我老祖宗敬酒祝寿的英姿铸造在了一把银壶上,瞧,就是这把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上面这匹马就是我家老祖宗。
  你也许会感到好奇,既然是银壶,为什么是这样黑乎乎的呢?没办法呀,这把壶已经一千多岁了,银氧化后会生出黑色的锈,慢慢就变成现在的模样了。不过,当年它可是闪闪发光的银色,壶身还鎏有黄金,那叫一个光彩夺目!和其他中原地区的壶有所不同,这把银壶模仿了北方契丹族人喝水的皮囊式样,设计得相当精巧,整个壶上几乎看不到焊接的痕迹,工艺之精湛,用举世无双来形容也不为过啊!
  这把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可没放在我家,它太珍贵了,所以被收藏在博物馆里。博物馆里有许多与它同时期的壶,你们看到后可以稍稍比较一下,就能知道这把壶为什么这么珍贵啦。
  当年我祖上从西域的大宛国穿越了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展开地图看看,那时的大宛国差不多就是现在“一带一路”上的烏兹别克斯坦的位置吧!现在,如果你去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还能在大使厅里看到两幅古壁画,一幅画的是武则天乘船游玩,另一幅则描绘了唐高宗李治骑马狩猎的景象。近几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和我们国家也有过好几次文化交流,比如展示中国文化的艺术表演,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家历史博物馆还举办过“从长安到宛都——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呢!这和雕刻着我家老祖宗英姿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一样,代表着我们的文化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其他文献
本文获“华文创想曲”第三届  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特等奖  我最喜欢姥爷了,每次回中国都会像跟屁虫一样粘在他的身后,听他讲过去,陪他说现在。  姥爷最喜欢把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妈妈的小时候做比较,他有一句口头禅:“现在的生活太好了。”他说妈妈小时候,他和姥姥的工资很低,所以什么都不舍得买。有一次,妈妈看中了一双可爱的粉色塑料凉鞋,结果没有舍得买,妈妈还为此偷偷哭过呢。而如今,我们和小时候的妈妈相
期刊
唉……我好想养猫啊!那样的话我可以摸摸它的毛,拿逗猫棒和它一起玩耍……可是爸爸妈妈不让。你呢,小黄?之前听你说想养一条小狗,现在养了吗?  别提了,我妈把我好一通批评,说我不体恤家长!他们工作那么忙,我自己晚上也要写作业,没法和小狗玩,我妈还问我如果小狗出门遛弯时沾上跳蚤要怎么办。  我知道你们人类可喜欢养宠物了。根据调查,许多人养了宠物以后,心情会变得轻松快乐。有些独居的人也因为有小动物的陪伴,
期刊
古代的魔方:孔明镇  我们现在玩的魔方是一项手部极限智力运动,风靡全世界。古時候人们会玩的孔明锁,就和魔方有些类似。孔明锁又叫“别闷棍”,较为基础的孔明锁由6根内部有槽的长方形木条组成,玩家需要将这些或凹或凸的木条按横、竖、立三个方向两两咬合在一起,让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可别小看这6根木头,它们可难倒了很多人呢,更别提那些更加复杂的了。  在古代,需要同时动脑和动手的益智玩具还有很多,比如七巧板、
期刊
再往東三百里,有一座山名为柢山,山间多水,草木不生。有一种住在山坡上的鱼,形状像犁地的牛,长着蛇一样的尾巴,肋下生有翅膀,发出的声音像牛叫,它的名字叫鯥。它冬天蛰伏,夏天苏醒。人吃了鯥鱼的肉可以不患痈肿病。
期刊
春秋时期,有一位国君,因为贪了点小便宜,结果反倒被人占了大便宜,连自己的国家都丢了;还有一位国君,喜欢仙鹤喜欢得过了头,到最后,害得自己也“驾鹤西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两位主角——虞国国君虞公以及卫国国君卫懿公说起。  唇亡齿寒  虞国是一个小国,位置在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带,三门峡附近。有一年,晋国派使者到虞国,送上了一匹千里马和一对名贵的玉璧,当作礼物。使者对虞公说:“虢(guó)国总
期刊
据说,stick one’s neck out这个短语来自对乌龟处境的形容:当乌龟的头缩在龟壳里时,一切都很安全;一旦它们把头伸出来,可就危险了。所谓“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意思。stick one’s neck out已成为美国人口语中一种常用的表达形式,表示“冒风险”。  Example :  1.He is not afraid to stick his neck out and say w
期刊
4600年前的一天,宰相伊姆霍特普拿着张莎草纸站在一个大型宫殿群的工地里,他一会儿看看莎草纸上的设计,一会儿看看眼前的建筑,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这里是古埃及都城孟菲斯的郊外,眼前正在兴建的是国王左赛尔的陵墓。按照古埃及的传统,国王一登基,他的陵墓就开始修建。因为古埃及人相信,国王是神在人间的代表,他们死后会永生,陵墓作为灵魂未来的永恒居所,那可是要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  现在,左赛尔王陵墓的
期刊
我最喜欢的食物就是面条。我从小就一直喜欢吃面条,从姥姥做的臊子面到著名的兰州牛肉面甚至方便面,都是我心目中无法替代的美味。在我的世界里,面条不但是一种特别好吃的食物,而且还有一种家的味道。  在我们家,姥姥是做面条的专家。姥姥做的最好吃的面就是臊子面。面条是姥姥自己拉的,她先用手把面揉软压平了,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把这一条一条面慢慢拉长,直到拉成一根一根纤细的面条。臊子里有土豆、胡萝卜、豆腐干
期刊
我叫张雨桐,今年读六年级,是一个喜欢扎马尾辫的小女孩,和人交往的时候有些腼腆,但也很爱笑。  我很喜欢摄影,经常会从摄影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和景物。有一次,我们全家去纽约度假,我拍的一张照片在宾州的一个摄影比赛里得了第一名呢!  在我的世界里,书就是宝贝,遇上每一本好书,我都会爱不释手。读书的时候,我觉得好像自己被书里的情節吸引进去了,如果书里的好人死了,我会为他们伤心;如果书里的坏人赢了,我会恨他们
期刊
荷包彈囚禁事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