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合作,使课堂学习处于一种开放、交流、对话的情境之中。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了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就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作出论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物理实验教学;应用及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逐渐被采用,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注重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实验教学既是高中物理自我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集中体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物理实验素养。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活动过程,教师应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亲自操作物理实验,亲身探索和研究科学。既要保持实验课堂的活跃气氛,又能使学生学到知识。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并正在努力改变实验教学的不理想现状,且有教师采取不要的措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师生对合作学习还没有充足的认识,具体表现在:老师只是按照平时的座位顺序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随意组成实验小组,使得小组内部很难建立起科学合理、团结信任的合作关系,学习的参与性不高,学习小组间的研讨和交流不够,团结意识淡薄,教师在组织上缺少活力,學生在沉闷的心境下学习,即使有进行实验操作,也调动不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品质,更是一种人格修养。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自己、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平台,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的发展性教学,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循循善诱,多为学生指点迷津,关注学生生活,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改善了师生关系,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物理实验同理论一样重要,强化实验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关键在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之下 解决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中,合作学习需要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自己较好的物理实验素养。教师按照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在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予点拨,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中,学生对于理解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难以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此实验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步应该导入课堂内容,设定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需要准备什么仪器,让学生猜想如何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激发起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将实验器材发到每一个小组内,给予20分钟的时间组内进行讨论并设计试验。教师作为倾听者和观察者,在学生疑惑的时候给予一些必要的启示性指导。在实验部分结束后,让同学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小组内的实验结果。组内其他组同学可以随意进行补充和说明。如果学生已经通过实验和讨论研究得出了正确的理论和实验结果,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如果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对学生已经研究出的结果进行肯定,再由教师进行演示得出正确答案。
  (2)合作学习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演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在教室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下,感悟实验,为独立实验打好基础。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演示实验教学的课堂氛围,还为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教师可以采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法,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比如,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课上,教师可以这样设定场景:首先,让学生思考在游泳的时候,身体的感觉,在潜水的时候,身体又是什么样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再利用两头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有空的矿泉水瓶放入同一桶水中,观察矿泉水瓶在水桶里受到的压力。接下来让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消除实验教学枯燥无味的尴尬。教师还可以采取“只做不讲”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摩擦力的相互作用试验中,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两张手推桌子,第一次开始推力很小,桌子没有被推不动;第二次再稍微增大推力,桌子仍然保持静止。第三次,在增大推力,桌子被推动了。通过三次形象有趣的演示,分析出受力情况,让学生判断桌子是否受摩擦力,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探求答案,在小组的交流中激活思维,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学习,2012(12)
  [2]李渭利.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2
  [3]张世恒.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研究[J]. 新课程,2014(7)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教材的改革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作为教师,对地理教材的分析直接影响地理教学的效果。做好地理教材分析,灵活的运用教材,对地理教师教研素养和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灵活运用  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应深入思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让情感教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一道有用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教学;渗透  情感教育是新课改后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新目标。当今的基础教育,不再单纯为了教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情感展示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重要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或者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是否学好语文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了学
摘 要: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结构化的放射性思考模式,充分发挥左右脑的天赋智能,符合大脑的结构倾向及运作的方式。因此思维导图被誉为强力学习、记忆和思维训练方法,能大幅提升人们学习效率以及快速掌握新事物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总复习习题课中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思维导图;总复习习题课;设计原则  一、主动参与原则  教师不能主宰整个课堂,形成绝对的权威,导图的设计呈现是和学生的课堂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重视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塑造,是现代领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主动;比较;主体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探索式教学三种方式。在培养创新意识上要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领悟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等方面。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创造性;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推进,初中数学面临着新任务与新机遇,同时也承受着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将初中数学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相契合,初中数学才能给面对新的挑战。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二者有机契合,成为了众多教育人士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就是挖掘新课题教育理念的含义,进而将初中数学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契合给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理念;初中数学;契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一种全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