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合作,使课堂学习处于一种开放、交流、对话的情境之中。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了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就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作出论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物理实验教学;应用及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逐渐被采用,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注重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实验教学既是高中物理自我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集中体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物理实验素养。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活动过程,教师应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亲自操作物理实验,亲身探索和研究科学。既要保持实验课堂的活跃气氛,又能使学生学到知识。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并正在努力改变实验教学的不理想现状,且有教师采取不要的措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师生对合作学习还没有充足的认识,具体表现在:老师只是按照平时的座位顺序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随意组成实验小组,使得小组内部很难建立起科学合理、团结信任的合作关系,学习的参与性不高,学习小组间的研讨和交流不够,团结意识淡薄,教师在组织上缺少活力,學生在沉闷的心境下学习,即使有进行实验操作,也调动不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品质,更是一种人格修养。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自己、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平台,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的发展性教学,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循循善诱,多为学生指点迷津,关注学生生活,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改善了师生关系,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物理实验同理论一样重要,强化实验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关键在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之下 解决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中,合作学习需要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自己较好的物理实验素养。教师按照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在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予点拨,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中,学生对于理解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难以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此实验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步应该导入课堂内容,设定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需要准备什么仪器,让学生猜想如何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激发起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将实验器材发到每一个小组内,给予20分钟的时间组内进行讨论并设计试验。教师作为倾听者和观察者,在学生疑惑的时候给予一些必要的启示性指导。在实验部分结束后,让同学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小组内的实验结果。组内其他组同学可以随意进行补充和说明。如果学生已经通过实验和讨论研究得出了正确的理论和实验结果,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如果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对学生已经研究出的结果进行肯定,再由教师进行演示得出正确答案。
(2)合作学习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演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在教室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下,感悟实验,为独立实验打好基础。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演示实验教学的课堂氛围,还为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教师可以采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法,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比如,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课上,教师可以这样设定场景:首先,让学生思考在游泳的时候,身体的感觉,在潜水的时候,身体又是什么样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再利用两头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有空的矿泉水瓶放入同一桶水中,观察矿泉水瓶在水桶里受到的压力。接下来让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消除实验教学枯燥无味的尴尬。教师还可以采取“只做不讲”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摩擦力的相互作用试验中,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两张手推桌子,第一次开始推力很小,桌子没有被推不动;第二次再稍微增大推力,桌子仍然保持静止。第三次,在增大推力,桌子被推动了。通过三次形象有趣的演示,分析出受力情况,让学生判断桌子是否受摩擦力,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探求答案,在小组的交流中激活思维,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学习,2012(12)
[2]李渭利.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2
[3]张世恒.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研究[J]. 新课程,2014(7)
关键词:合作学习;物理实验教学;应用及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逐渐被采用,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注重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实验教学既是高中物理自我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集中体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物理实验素养。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活动过程,教师应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亲自操作物理实验,亲身探索和研究科学。既要保持实验课堂的活跃气氛,又能使学生学到知识。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并正在努力改变实验教学的不理想现状,且有教师采取不要的措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师生对合作学习还没有充足的认识,具体表现在:老师只是按照平时的座位顺序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随意组成实验小组,使得小组内部很难建立起科学合理、团结信任的合作关系,学习的参与性不高,学习小组间的研讨和交流不够,团结意识淡薄,教师在组织上缺少活力,學生在沉闷的心境下学习,即使有进行实验操作,也调动不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品质,更是一种人格修养。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自己、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平台,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的发展性教学,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循循善诱,多为学生指点迷津,关注学生生活,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改善了师生关系,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物理实验同理论一样重要,强化实验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关键在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之下 解决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中,合作学习需要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自己较好的物理实验素养。教师按照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在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予点拨,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中,学生对于理解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难以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此实验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步应该导入课堂内容,设定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需要准备什么仪器,让学生猜想如何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激发起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将实验器材发到每一个小组内,给予20分钟的时间组内进行讨论并设计试验。教师作为倾听者和观察者,在学生疑惑的时候给予一些必要的启示性指导。在实验部分结束后,让同学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小组内的实验结果。组内其他组同学可以随意进行补充和说明。如果学生已经通过实验和讨论研究得出了正确的理论和实验结果,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如果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对学生已经研究出的结果进行肯定,再由教师进行演示得出正确答案。
(2)合作学习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演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在教室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下,感悟实验,为独立实验打好基础。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演示实验教学的课堂氛围,还为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教师可以采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法,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比如,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课上,教师可以这样设定场景:首先,让学生思考在游泳的时候,身体的感觉,在潜水的时候,身体又是什么样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再利用两头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有空的矿泉水瓶放入同一桶水中,观察矿泉水瓶在水桶里受到的压力。接下来让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消除实验教学枯燥无味的尴尬。教师还可以采取“只做不讲”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摩擦力的相互作用试验中,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两张手推桌子,第一次开始推力很小,桌子没有被推不动;第二次再稍微增大推力,桌子仍然保持静止。第三次,在增大推力,桌子被推动了。通过三次形象有趣的演示,分析出受力情况,让学生判断桌子是否受摩擦力,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探求答案,在小组的交流中激活思维,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学习,2012(12)
[2]李渭利.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2
[3]张世恒.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研究[J]. 新课程,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