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自主品牌鼓吹了那么多年,说实在的对自主品牌的确切定义并没有弄很清楚,只有一点明白,必须是在中国本土注册的品牌。当所谓合资自主出来后,发现这一条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自主的认知。好了,工信部《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把迷惑厘清了一些,虽然不免还要在自主前面加上“纯”或者“合资”,总算是对什么叫自主又一次诠释吧。
25家自主品牌企业的412款车辆几乎囊括了该目录全部车型,排除了合资品牌,甚至合资自主品牌,据称是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来的,工信部并没有说是为外资品牌进入政府采购设置门槛。此举引来欧盟有关方面的愤怒,声称要报复。国内少数企业对此欢欣鼓舞,多数比较冷静。我想这是政府对自主品牌车辆技术和质量进步的承认,也是用行政方式扶持自主,虽然来得太迟。
想当初自主品牌打江山时,合资企业享受着外资税收优惠,主管部门也不拿正眼瞧。长城汽车是纯民营,政府曾要求并入当地国企“田野汽车”,到前些年田野不行,而长城壮大时,反而要求长城拯救田野,这不是笑话吗。吉利的问世体现了浙江商人的聪明,什么道儿都用上,最后不但有了准生证,还成为今天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奇瑞的经历是地方企业如何变成主流的典型。这些没有背景的企业发家史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地方民营制造业发展的缩影。
前面说过对自主最实在的扶持是政策,实际对他们来说莫大的支持是领导人的表率,甚至不用煞费苦心出台引起国际贸易纠纷的政策,就可以使自主品牌被广泛采购。试想头头配属的日常坐驾是自主品牌,在我们这个政治生态中,谁还敢在领导面前摆谱坐更好的车呢?当然,“目录”不包括大领导,我们理解为大领导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尊严,还有安全需要,自主品牌难当此大任,谁让一汽是麻绳提豆腐,到今天拿不出一辆让国人长脸的豪华车。事情的另一面是国家领导人的标准坐驾是外国品牌,想必也不是为国增光的事。力主造航空母舰的人理由之一就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中国没有航母,更何况与今天的国际地位和维护权益需求不相称,这已不仅仅是面子事儿。汽车好像是面子多些,实际内含着国家的实力和骨气。我们许多人看不上的品牌,如法国雪铁龙、意大利蓝旗亚、韩国雅科仕,可都是他们国家元首的坐驾,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不过,我国汽车已经是个开放的市场,老把自主品牌挂在嘴边绝不是好事,就像新闻报道,什么事说的越多说明问题越多。自主说多了,带来的感觉是弱小、自卑。有时我就奇怪,为什么像计算机、家电类的东西人们不把自主品牌挂在嘴上呢?是不是汽车相对之过于弱小?有时候“自主”这个词汇总是包含着贬义,尤其汽车,质量差、技术低、土,似乎是自主品牌的组成部分。我挺佩服上汽,他们的荣威、MG从来不说自主品牌,也不去搀和这方面的讨论,卖车就好。他们仔细回避自主这个词可能的负面影响,这让我想起周立波的大蒜和咖啡之说。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雄心勃勃地表示,复兴红旗品牌是今年一汽集团的“头号工程”。不过C131的红旗牌轿车被定为部级坐驾的消息,随即被一汽否定了。根据一汽轿车早前的局级、科级红旗的恶心案例,试图把C131推荐为部级车不意外,重要的是货要好。一汽比以前低调多了,自己少往“共和国长子”的担子上加压,形象会好得多。
说到底,自主品牌走到今天,还是实力增强了,能得到市场认可不易,能被政府采购更难,未来的目录里一定会有合资品牌,没有政策保护的竞争才是真实力的体现。
25家自主品牌企业的412款车辆几乎囊括了该目录全部车型,排除了合资品牌,甚至合资自主品牌,据称是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来的,工信部并没有说是为外资品牌进入政府采购设置门槛。此举引来欧盟有关方面的愤怒,声称要报复。国内少数企业对此欢欣鼓舞,多数比较冷静。我想这是政府对自主品牌车辆技术和质量进步的承认,也是用行政方式扶持自主,虽然来得太迟。
想当初自主品牌打江山时,合资企业享受着外资税收优惠,主管部门也不拿正眼瞧。长城汽车是纯民营,政府曾要求并入当地国企“田野汽车”,到前些年田野不行,而长城壮大时,反而要求长城拯救田野,这不是笑话吗。吉利的问世体现了浙江商人的聪明,什么道儿都用上,最后不但有了准生证,还成为今天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奇瑞的经历是地方企业如何变成主流的典型。这些没有背景的企业发家史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地方民营制造业发展的缩影。
前面说过对自主最实在的扶持是政策,实际对他们来说莫大的支持是领导人的表率,甚至不用煞费苦心出台引起国际贸易纠纷的政策,就可以使自主品牌被广泛采购。试想头头配属的日常坐驾是自主品牌,在我们这个政治生态中,谁还敢在领导面前摆谱坐更好的车呢?当然,“目录”不包括大领导,我们理解为大领导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尊严,还有安全需要,自主品牌难当此大任,谁让一汽是麻绳提豆腐,到今天拿不出一辆让国人长脸的豪华车。事情的另一面是国家领导人的标准坐驾是外国品牌,想必也不是为国增光的事。力主造航空母舰的人理由之一就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中国没有航母,更何况与今天的国际地位和维护权益需求不相称,这已不仅仅是面子事儿。汽车好像是面子多些,实际内含着国家的实力和骨气。我们许多人看不上的品牌,如法国雪铁龙、意大利蓝旗亚、韩国雅科仕,可都是他们国家元首的坐驾,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不过,我国汽车已经是个开放的市场,老把自主品牌挂在嘴边绝不是好事,就像新闻报道,什么事说的越多说明问题越多。自主说多了,带来的感觉是弱小、自卑。有时我就奇怪,为什么像计算机、家电类的东西人们不把自主品牌挂在嘴上呢?是不是汽车相对之过于弱小?有时候“自主”这个词汇总是包含着贬义,尤其汽车,质量差、技术低、土,似乎是自主品牌的组成部分。我挺佩服上汽,他们的荣威、MG从来不说自主品牌,也不去搀和这方面的讨论,卖车就好。他们仔细回避自主这个词可能的负面影响,这让我想起周立波的大蒜和咖啡之说。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雄心勃勃地表示,复兴红旗品牌是今年一汽集团的“头号工程”。不过C131的红旗牌轿车被定为部级坐驾的消息,随即被一汽否定了。根据一汽轿车早前的局级、科级红旗的恶心案例,试图把C131推荐为部级车不意外,重要的是货要好。一汽比以前低调多了,自己少往“共和国长子”的担子上加压,形象会好得多。
说到底,自主品牌走到今天,还是实力增强了,能得到市场认可不易,能被政府采购更难,未来的目录里一定会有合资品牌,没有政策保护的竞争才是真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