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六步教程”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59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切语文能力的基础,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最为重要也最为难的莫过于阅读教学。其难点在于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一方面固然是教师本身素质的局限;而另一方面则是教学本无定法,语文教师在众多的阅读主张中显得无所适从。
  阅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之为精读。民国以后的教育大家尤其重视精读,提出了许多精读法,如黎锦熙的“三段六步教程”、叶圣陶的“精读三段教程”、黎世法的“六步单元教段”等。在我看来,王森然先生的“精读六步教程”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具有普适意义。“精读六步教程”包含预习、指示、讨论、结束、应用、欣赏六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都不重视,预习其实已然成为一句空话,至多略讀一遍文本,标下节号。事实上,预习是学生心理预设生成的阶段,直接关系到学生深入文本的程度,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对预习充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地完成预习工作,而不是看成一项作业来完成。以《荷塘月色》为例,由于本文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所以在课前我设置预习引导:《五人墓碑记》里有个人物叫颜佩韦,“韦”是牛皮,韧而不断,所以古时脾气急躁之人用“佩韦”来警诫自己“制怒”;而与此相反的是“佩弦”,弦时时紧绷,性情慢的人用此为名为的是警诫自己要“敏于行”,朱自清字“佩弦”,那么他是不是一个性子慢的人呢?请找出证据。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去预习才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个体,所以在理解文本时难免会有欠缺,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示。指示是指导、指明的意思,包含两层内容:一方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指导,并给出解决方案;一方面对学生未能发现的问题予以指明。如《绝地之音》一课,对于“绝地之音”内涵的理解是难点,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虚入实三种思路入手去分析,这是解决方案的指导;而文中“咧—咧—咧”的歌声、“长城”等意象在阅读时容易被忽略,教师应当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这是问题的指明。
  课堂讨论是当下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过分地强调,所以课堂讨论往往就变成了假讨论:从内容上看,讨论内容无价值;从形式上看,为了课堂结构的完整,为讨论而讨论。
  如《渔夫》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屈原投江,葬身鱼腹的做法是否可取?是不是有其他选择?这个问题实际上毫无价值,因为屈原之所以成为屈原,就是源于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的做法和选择是不必讨论的。那么如果需要讨论,可以拓展为对面对逆境的不同态度的讨论。在形式上,教师对讨论的问题,讨论的时长,甚至于对谁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示结论都是精心设计的。讨论既然是一种生生对话,那么新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只有允许不可预测的见解和不同的声音,讨论才会真正有助于阅读教学。
  “结束”说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总结,事实上文本的解读到此为止了,但是文本内容价值却远没有结束。海明威创作有“冰山原则”,他认为文本内容呈现出来的只是如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已,所以说,结束实际上是下一轮的开始。因此,教师对于文本的总结不能是结语式,应是启迪式。比如郑愁予的名篇《错误》,在结束文本时,要告知学生这里的意象、意境、手法来自于古典诗词,如刘禹锡的《春词》、温庭筠的《望江南》等诗;可以展示作者其他类似作品诸如《情妇》《窗外的女奴》等,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如果需要对文本的价值进一步挖掘就需要实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就是学与用的关系,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语文学习无论是“读”还是“听”都是信息的输入,“说”与“写”则是学的内容的反馈。对应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口头表达与写作。《荷塘月色》堪称写景的模板范作,可以从中挖掘出写作练习素材,可以《荷塘月色》写景特色为范本,进行写景练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说辞了得,可以学习其中的劝谏技巧,并进行语言运用练习。适当的应用会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一步是欣赏,欣赏是对文本有充分理解后,再次回归文本。黑塞自述读歌德的《亲和力》,五遍之后它成了另一本书,其道理便在于此。循环往复地阅读才能层层深入文本的内核,才是精读的真谛。当下的中学生阅读功利色彩相当浓,所以教师要设置多重阅读来帮助其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并进行阅读迁移。比如,学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欣赏其姊妹篇《我二十一岁那年》,这是同人作品迁移;体会了老舍先生《想北平》,可以拓展阅读《故都的秋》,这是同背景作品迁移;阅读杜甫《登高》后可以读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是同题材作品迁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通过王森然先生的六步精读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文本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226681)
其他文献
“语文之道”是指语文学习的内在情感和技巧。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概念的了解不断深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坚持“语文之道”的传授,重点要放在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语文之道”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重视“语文之道”的传递,有利于实现语言文化的传递,从而使高中学生对
通过讨论圆色数几个等价的定义,建立了一个求解圆色数χc(G)近似值的混合整数规划,并进一步给出了圆色数χc(G)的精确值.之后,利用这些结果计算了一类特殊图的圆色数χc(G),
开滦集团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企业之一,其发行的股票反映了企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的曲折历程,是开滦百年历史的一个见证。  开滦集团档案馆现保存的老股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根据发行年代的不同,可分为清朝股票和民国股票;二是根据票面文字的不同,可分为中文股票和英文股票;三是根据发行公司的不同,可分为开平矿务局股票、开平矿务有限公司股票、滦州矿务有限公司股票、滦州矿
在语文学习中,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然而,长期以来,语文练习的方式比较落后,往往都是一些针对考试而设计的问答题,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帮助不大。想让学生摆脱应试训练的束缚,教师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艺术性地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审美情操,让语文学习更加高效。  一、关注生活,感受时代脉搏  在语文练习的设计中,如果能够更好地体
沟通管理已经成为工程管理中的一个热点名词,在建设工程中,无效的沟通给工程项目的落实与顺利进行都提供了阻碍。本文通过对工程沟通管理在垂直结构及水平层次上出现的问题的讨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磨出来的文章才更有味道,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名家大师们修改文章的典范更是值得我们探知,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名家大师修改
会馆的起源  保定地处京畿门户,历为京城连通南方诸省的必经之路。清朝以来,一些省份为解决同乡官员子弟赴京赶考和商贾经商路过住宿之便,先后在保定成立了驻保同乡同业会,并各自设置了会馆,计有河南(中州)、山西(三晋)、浙江(浙绍)、湖广、山东(山左)、安徽(两江)、云贵、四川、旗奉吉江、天津商船十所会馆。1948年保定解放后,还有河南、山西、浙江、湖广、山东、安徽、云贵、四川8所会馆。  会馆,系各省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精美的散文,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灵活的手法而深受人们喜爱,每一次学习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与体会。教师要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情趣,使他们体会到作品的丰富内涵,提升写作水平。  一、意境深邃,触动人的心弦  《荷塘月色》运用极富乐感的语言、恰当的手法给读者创造出一个深远的意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师:本文创设的意境非常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构建的?  
知识碎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原因主要为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过快、电子产品设计中注重“微”的特点等。在这种背景之下,微课教学便应运而生。它的主要核心要素在于以视频为载体,通过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高中语文进入到了真正的文学领域,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此荟萃,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是,这种高层次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的学习,会让学生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它需要更深层次的体会、理解、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
本文结合某一工程实例,对BP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误差分级迭代法.通过实例分析,该方法确能提高收敛速度,克服初始权值的影响,同时,学习样本次序对其影响也不大.因此,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