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十二国》考补

来源 :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的《十二国》是一部已佚汉文史书的西夏文译本,原件1909年出土於内蒙占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这部书的书题解读和性质判定是由聂历山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其後我们又见到有戈尔巴乔娃和克恰诺夫对该书版本形制和保存状况的描述,以及克平对该书内容和来历的初步考证。
其他文献
佘太君(佘赛花)是传统戏曲中的杨业之妻、杨六郎之母。她少年时与杨业比武招亲,靓丽英武。她为杨家生下七子二女,并在杨业、杨六郎去世後成为杨门女将的领军人物。她百岁挂帅,号令
嘏字承佑,山阳人。会昌二年郑言榜进士。大中中,仕为渭南尉,一时名士大夫极称道之。卑宦颇不如意。宣宗雅知其名,因问宰相:“赵嘏诗人,曾为好官否?可取其诗进来。”读其卷首题秦诗
唐代长安城裹有三大内,即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分别为不同时期帝王政治活动的中心,其中大明宫为唐代中後期主要的政治核心(图1)。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对大明宫
《刘宾客嘉话录》是唐代一部著名的笔记,由作者韦绚记录、整理着名诗人刘禹锡在夔州刺史任上的谈话写成,包含了唐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丰富史料,特别是有关刘禹锡文学观点的史料,曾
薛居正等人所撰《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以下简称薛史),原成书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7),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朝廷嫌其繁冗浅陋而诏令削去,只用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遂致此书
一、问题之缘起契丹文字中的纪年方式,历来是让学者们感到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在目前发现的契丹大、小字石刻中,通常以五个词分别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组天干,以
龙泉司法档案是建国后从龙泉县原地方法院完整接收而来的,现保存於浙江省龙泉市档案馆,共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三件卷宗,八十八万余页,时间自咸丰八年(1858)始,至1949年止,是目前所知民国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所收《孔子见季桓子》是一篇重要的失传儒家文献。因为此篇书风特殊、字迹潦草,自发表以后,学者的相关讨论意见层出不穷。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後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它起於隋,成於唐,至宋而一变。在此转变过程中,介於唐宋之际,与北方五代相对峙而存在的南方十国实为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具体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