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开启“说话”之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心理和能力的原因,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应采取策略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方式多样,促其开口;授之以渔,使其会说;尊重鼓励,使其要说。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发言 教学策略
  
  农村语文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课堂上一提出问题,下面的学生个个噤若寒蝉,或低头不语,或假装思考,或斜眼观望……老师被晾在一边,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其实学生对问题,也不是不会,至少是有一些会,但是他们就是胆小,不敢说,或是好面子,怕说错了丢人。这种状况可以说一直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如何改变这种境遇,如何开启学生的“说话”之门?我以全市推行“三案六环节”这一教学模式为契机,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晓之以理。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位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每位同学的引导者、服务者,上课表达观点,展示自我是每个同学神圣的权利。学生要充分利用这权利。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2.动之以情。
  每位同学都来自农村,父母挣钱不容易,不能花父母的血汗钱而无所成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说会道,善于与人交往,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言语激励,消除疑虑。
  课堂是个舞台,每位同学都是舞台上的演员,大家戏分都一样,没有主次之分。在同一平台上,希望你尽情地展示自己,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鼓起你的勇气,挑战自我,做个勇敢的学习者。至于说错了丢面子,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想法。错误是难免的,否则要老师干嘛,再说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人要学会感谢错误,错误会使人进步,错误会警戒他人,错误会帮助老师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多样方式,促其开口
  在实行“三案六环节”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又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这两个环节,我充分利用这两点,采用了以下做法。
  1.精心分组。
  一般四到六人为一小组,积极的、较积极的、不积极的,相互搭配。小组长根据学案,分配学习任务,检查学习情况,组织组员共同探讨,解读文本,解决疑难。在小组学习时给每个学生思考的余地,给每位学员发言的权利,在小组讨论时让其小范围地交流发言,轮流讲解学习成果,“逼迫”其打开“金口”。
  2.公平展示。
  大范围的成果展示,我采用抽签的形式,将所有学生的名单,写在若干个纸条上,放于盒中,老师随意抽取,抽到谁谁就到前台来讲解,公平、公正、公开。这种形式迫使学生放开胆子,放开音量,从幕后走出来展示自己。
  3.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与学生亲密合作,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老师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相信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生生关系是否融洽关系到学习任务能否完成、学生能否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合作探究是一种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既相互支持配合,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这种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又促使小组成员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彼此监督,团结协作。通过这样的学习,合作小组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组员间也培养起了亲密感情。
  4.激发兴趣。
  “三案六环节”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少讲、精讲。语文课上教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语文老师的语言要有文学色彩,即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准确、精炼、优美。其中语言优美是最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之一,它不在于华丽词藻的堆砌,也不在于运用修辞的多寡,而在于语言的抑扬顿挫、流畅悦耳、生动形象,给学生以诗情画意的享受。(2)采用有趣的活动形式。如讲故事大赛、“我来做评委”、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有趣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语文材料,增长学生见识,尤其是让学生欣赏优美画面,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学生在这些优美画面的直接刺激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授之以渔,使其会说
  学生们不喜欢发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解读永远难以达到标准答案的要求。这时,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就必不可少。教师要传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和途径,以把学生引入思维和表达的正途,使生本对话更进一层,也使课堂发言、展示有所依托,有话可说。漫无目的的“放羊式”对话、展示无益于课堂效益的提高。
  如在讲授《与朱元思书》时,赏析课文,使学生真正体会这篇小品文的精美,教师就不能简单地说:“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请试作分析。”如何正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方法,有话可说,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与朱元思书》之类的美文,我们可发从如下角度去欣赏:意象意境欣赏、景物描写欣赏、布局谋篇技法欣赏、抒情手法欣赏、作品语言欣赏、思想情感欣赏等,有些角度还可细分为多个角度,如景物描写欣赏,我们不妨从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角度)、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写景节奏变化等角度来分析。但我们解读文本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根据课文内容和特色,灵活地有侧重地训练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篇文章我就让学生主要从景物描写和作品语言角度去赏析。学生自选角度有目的进行思考,去欣赏品味。
  四、尊重个性,使其要说
  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深浅不一,兴趣爱好各不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对文本的解读就极具个性。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把错误呈现出来,然后帮助学生纠正、修改、完善。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对那些有独特体验的学生给予表扬和激励,虽然有的发言背离主题,错误明显,但是他们的发言可使其他学生从另一角度解读文本,拓宽思维,使生本对话走向深刻。如在分析《曹刿论战》里的人物形象时,有一位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突然说:鲁庄公比曹刿聪明多了。同学们一下愣住了,我心中窃喜,就请这位同学说说原因。他说:能用聪明人的人不就是比聪明人还聪明吗?他的回答先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哄笑,继而有人附和。我先表扬了他,说他的问题提得好,他一脸得意。然后就停下来与同学们一起研究他的发言,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鲁庄公到底是“鄙”还是不“鄙”。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这不但点燃了学生的热情,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学生丰富了对人物的认识,对文本的解读也更深刻了。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经历了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到踊跃发言的过程,学生的“说话”之门打开了,学习热情提高了,思维被激活了,学习潜能有了一定发展。长此以往,我想我们的课堂就会由“鸦雀无声”发展到“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赵爱心.做个“能说会写”的语文教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9).
  [2]余映潮.《故都的秋》说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9).
  [3]贺学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J].语文学习,2003,(9).
其他文献
[摘要] 聂危——一个学养深厚温文尔雅的大学教授,一个钟情池塘与教堂、醉心色彩的艺术家。对理想的热忱,对生命的讴歌,他与莫奈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异曲同工,风采别样,殊途同归,历久弥香。  [关键词] 聂危谷 写意界画 中西融合 创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4.049    “他的艺术具有高尚的道德与人格的力量。” 里奥纳罗文杜里的
摘 要: 萧伯纳剧本《卖花女》的开放式结局引发很多讨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在剧末伊莉莎·杜立特已经从一名卑微的卖花女成长为独立、自尊的女性,她追求的是与男性一样平等、独立的人格,而亨瑞·息金斯其本质是父权制社会典型的男权主义者,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本论文从分析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入手,探讨了萧伯纳设置这一结局的合理性。  关键词: 剧本《卖花女》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思想    一 
张艺谋的魅力释于不断创造新鲜,在这一次简之又简的片名《影》里,太极和水墨的感觉让人吃惊。中国电影终于回到自身文化中去寻觅神秘的元素,让电影科技成为美学观念的表现助力。影片中刻意营造的湿漉漉的环境,南国的斗笠,东吴伞,刀客一般的队伍,依然强化的是张艺谋造型的元素。水墨色的击打场面,让战争具有瞬间凝滞的效果,放大了倒拖大刀击水的动感,铿锵的金石撞击之声触目而至。《影》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既是视觉奇观的
回顾上海美影厂的动画片,美术造型设计是其一大亮点,这也是动画片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美术片”的重要原因。客观地说,今天很多动画片中的造型设计还隐约能看见美影厂经典造型的影子,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当我们缓缓展开美影厂的历史画卷,其美术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并体悟。  一、 美苏动画片的启蒙  在中国动画起步阶段,美国与苏联的动画便担当着启蒙的重要角色。中国动画先驱者之一的万氏兄弟
肖文飞 1968年生,湖南嘉禾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永和书社社员。199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计算数学、汉语言文学理文双学士学位。200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王镛先生,并于2008年获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并兼任《东方艺术·书法》执行编辑。出版《湖南十人法篆刻作品集——肖文
摘 要: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理论是中国翻译界长期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作者回顾了“信达雅”标准的提出及其引起的翻译标准大争论,指出翻译理论的构建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我们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信达雅”这一标准并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最后,作者在对一些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的基础上,肯定了“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信达雅” 翻译标准 继承 发展    一    “
摘 要: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内容、备教法,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备课 关注学生 个体化发展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完成各科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在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中,是不遗余力地苦心运筹;在学校
梅鹤圃 原名梅波,1981年生于浙江。2007年浙江大学美术学专业(中国书画方向)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创作与理论研究专业,导师张伟平教授。现为浙北中国画研究院副秘书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找回初心  梅鹤圃  10年前本科毕业,我觉得中国画有太多陈旧的东西,渴望代入更多的“现代”或者“后现代”,学院的教育开阔了我的视野,但并没有让
关于水墨静物  在西方美术史中,提到“静物”,我们想到的是塞尚,莫兰迪,阿利卡等优秀画者的名字及其作品。然而,在中国美术史中“静物”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如果仔细推想,只能将花鸟画中蔬果类纳入“静物”的范畴。时间伴随着第一次西学东渐,林风眠先生从本民族艺术传统出发,借鉴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在“静物”中探索着他中西合璧的美学理想。在新时期的水墨实践中,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画者从形式探索人手,使水墨从“静物
叙事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伟大的叙事模式往往会在叙事过程中加入作者的主观思想,然而,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叙事模式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僵化,使得叙事成为模式化的叙事。多数艺术在实质上都是创作者通过对自身意图的表述以达到与欣赏者思想共鸣的目的,叙事是表述意图的重要方法之一,譬如在传统的文学艺术中叙事在表述意图过程中就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  电影作为一门现代大众艺术诞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