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深刻意蕴藏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ghh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往往将文中的“热心肠”与现实生活中的“热心肠”混淆,理解“热心肠”有偏差,而教学参考书等对“热心肠”的理解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教学实践出发,本人研读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查阅了有关梁启超的资料,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反复研读,深入分析,同时研究了文章写作法,得出结论:“热心肠”即家国情怀,也就是爱国心;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是对梁任公先生的高度评价。提出了“热心肠”是文眼,是读出文章深刻意蕴的关键的观点。
  【关键词】《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意蕴 热心肠 爱国心
   于漪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深刻了解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产生清醒的文化意识。”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践行了他“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的写作主张。此文短小精悍,精彩纷呈,“文”“道”一体,意味深长,是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绝妙佳作,十分难得。故而须做到“浅”文深导,充分发挥经典作品应有的文化价值。
  卒章显志,“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一句,高度概括了作为学者、政治家、启蒙思想家的梁启超先生,尽显梁实秋对任公先生的“无限的景仰”之情。如果说此句是文眼,那么“热心肠”就是眼珠,是开启此文丰富意蕴之门的钥匙,是导学重难点。学生理解“热心肠”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从现实生活出发,将它与自己借予同学文具或父母为孤寡老人送饭买粮等相提并论,混同了此“热心肠”与彼“热心肠”的不同,因此无法在文中很好地落实“热心肠”。若落实了重难点“热心肠”,也就读出了此文丰富、深刻的意蕴。
  可先从学生熟悉的使“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的“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导读。此诗句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初闻”“蓟北”收复,杜甫悲喜交加,“涕泗满衣裳”,喜极而泣,高兴得哭了,忧国爱民之情跃然纸上;千年之后的卓如公身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境地(梁启超《水调歌头·甲午》:“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渴望国太家平,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强盛(梁启超《爱国歌》:“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任公为老杜的喜悦而“大笑”,为自身所处的时代而“涕泗交流”。“大笑”与“涕泗交流”之中,尽显任公“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梁启超《水调歌头·甲午》)之忧国爱民的殷殷之情。杜子美“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救国于颓势,救民于水火,“立身岂患无馀地,报国惟忧或后时”(梁启超《自厉二首》)的梁任公已然。此,“热心肠”一见也。
  由易到难,导读《箜篌引》。“公勿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字面意学生不难理解,但梁实秋先生写到“四句十六字”“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学生却不易理解。可以字幕展示补充《箜篌引》相关知识: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通“棹”)。有一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唏嘘,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公奈何!’曲终,自投河而死。(文中引用略有异,但意思基本相同)学生由此可理解“情节”“背景”“人物”,然而,“情感”的理解仍然不深。联系任公“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开启民智、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后东逃日本、策动云南起义等生平事迹,引导:任公“朗诵”“解释”此诗时,或许会联想到某个人,该人最可能是谁?生讨论,回答:该人最可能是谭嗣同或自己。因为“康梁”首倡变法维新,谭嗣同等积极响应,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却不听劝阻拒绝逃亡,结果引颈就戮菜市口,就义时高歌“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补充康有为挽谭嗣同联,联曰:“复生不复生,有为安有为?”此联上联表达了对逝者谭嗣同的沉痛哀悼与惋惜之情,下联充满了自责(任公亦有惭怍),两相对比,高度赞颂了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明知不可“渡河”而“竟渡河”“而死”的“公”,明知变法维新难以为之而为之的“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自厉二首》)的梁启超,明知不逃亡即死亡且吟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精神何其相似乃尔!“留将公罪后人论”的谭嗣同爱国之心可见,“愿替众生病”(《水调歌头·甲午》)的梁启超爱国之心可见!此,“热心肠”二见也。
  最能表现梁启超的“热心肠”,学生也最难理解的当属任公讲《桃花扇》。任公“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呢?依然是爱国之心使然!我等对“不管”后的内容很是生疏,遑论学生。而当时先生的听众理当熟悉:“不管”后紧接着的是“亡家破鼎。哪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啊!梁实秋先生引用时省略,意在发人深思,启人深省。联系任公演讲时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之中国社会,乱象环生、军阀混战、“亡家破鼎”,“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启超《赠梁任父同年》)的任公先生岂能不“悲从中来”?此,“热心肠”三见也。
  “热心肠”,是对梁启超先生的性格特征的高度概括与崇高评价,正是期望“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的梁启超先生伟大之所在。“热心肠”者,家国情怀也!家国情怀即爱国心,乃此文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此导读,方能导出此文的“深”、“远”、“高”,“让学生深刻了解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悟出此文的丰富意蕴,给予学生深刻的启迪,使学生“产生清醒的文化意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方能落实于漪先生提出的“学语文不只是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及“以全面育人的高度对教材进行富于深度和广度的挖掘”的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新疆奇台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老师要像师者,教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要像朋友,解答他们人生的困惑,告诉他们人生总有美好的一面;要像法官,公正地辨别孩子的艰难与不容易,并且能够为
清朝初年,政府为了击溃明室抗清的最后一股势力——郑成功集团,于1656年至1683年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大陆地区实行了严格的海禁迁界政策。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之目的是:妄图使郑
【摘 要】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导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艺术的安排。导学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能根据实际灵活变通,生成才会更有效。  【关键词】人文性 科学性 互动 流程  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需要一套有预设、能生成、有特色的导学案,为此我们编写了语文导学案——“青鸟之旅”。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预设的学科性  语文即生活,语文学科首先突出生动、形象、鲜活的特点,同时还
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内容博大精深,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平台。要落实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加强诵读、理清教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20年前面部开始出现黑色小丘疹,渐增多并变大,未曾治疗(图1).10年前颏部皮损手搔破溃后,皮损消退,后又长出且变大、变黑.近年来皮疹有增大现象,偶有
【摘 要】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主阵地,这里有着庞大的教师群体,他们在从事这一职业的同时,自身也经受着种种考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健康的老师才能教出健康的学生,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社会环境不能为此创造有利的条件时,从自身寻求办法,寻求突破也许是教师们最佳的选择。教师应调整心态,发现、发掘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的一些与生俱来的特质,这样既有益于教师状态的调适,又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它需要通过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它是一个全社会参与
目的探讨深低温冻储在同种异体气管移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近交系Lewis大鼠自体气管移植(L-L组),及F344和Lewis行未冻储(F-L组)、冻储(CF-L组)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分别在术后2、
3月10日至4月8日,KINGMAX集团举办“最牛防水存储卡极限大挑战暨半价抢购”活动,为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最新上市的KINGMAX防水存储卡,参与者可亲自对这款存储卡进行防水性能测试,
【正】 现在,唐代文学研究工作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断面的微观的研究积极地无规矩目的地进行,而在拥有丰富资料基础上的宏观研究和二者并举的全面展开仍少有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