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叶片中油细胞的形态、分布与季节变化

来源 :广西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八角(Illicium verum)油细胞发育规律及开发与利用茴香油资源,以八角常见品种类群红花八角的鲜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八角叶片中油细胞的形态、分布和季节变化,及其与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叶片横切面看,八角叶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组织中均有油细胞分布,栅栏组织中分布最多、个体较大,分布位置多靠近上表皮细胞;油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栅栏组织中的油细胞呈柱形、棒形或近椭圆形,海绵组织中的油细胞呈近圆形、半圆形或扇形,叶脉组织中的油细胞呈近椭圆形;叶肉中发育成熟的油细胞充分液泡化,呈贮油囊状,叶脉组织中的油细胞液泡化不充分;油细胞的大小和密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栅栏组织中油细胞季节波动幅度较大,大小和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271.39μm2和16.29个/mm2,海绵组织中油细胞季节波动幅度较小,大小和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803.88μm2和6.47个/mm2;单株间叶片油细胞大小和密度差异显著;海绵组织中油细胞大小与全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栅栏组织中油细胞密度与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冬季时油细胞大小和密度均处于较高状态,在此季节制取茴香油较佳.
其他文献
摘要:以陇薯6号为对照,在天水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对引进的10个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10号、定薯3号和大同里外黄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5 585、28 080、27 84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分别增产66.56%、31.43%、30.33%,商品薯率分別为76.73%、70.78%、78.89%。这3个品种(系)生育期田间长势强,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抗病性等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甘肃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然存在城乡融合发展进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体制机制不健全一些等问题。为促进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和政策体系;打造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联通化等建议。  关键词: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32
为探究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人工林生长规律,采用树干解析及数学方程模拟方法确定香合欢人工林的速生期和最优生长模型.以广西乐业县36~54年生香合欢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木确定解析木,截锯圆盘,采用5龄阶分级测定和记录年轮直径数据,进行解析木生长过程拟合及模型优选.结果表明,香合欢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均为5~15年,单株材积速生期为15~35年;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Richard、Compertz和Korf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达0.990以上
摘要:分析了加快实施“陇薯入藏”行动计划必要性,针对西藏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明了“陇薯入藏”行动计划的发展思路与总体目标,提出“陇薯入藏”行动计划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入藏”;西藏地区;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0-0084-08  doi:10.3969/j
为探讨适于崇左金花茶(Camellia chuongtsoensis)、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和杜鹃红山茶(C.azalea)花粉活力快速检测的方法,以3种山茶属植物的新鲜花粉和贮藏花粉为材料,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新鲜花粉的活力,研究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进行测定,花粉活力最高;TTC染色法次之;离体萌发法最低.3种山茶属植物花粉均在配方1(10%蔗糖+0.02
为给油茶花期营养调控提供参考,以7年生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为材料,测定其成花及开花过程中主要器官(花蕾、叶芽、枝条、功能叶)中矿质元素(全氮、全磷、全钾、钙、镁)的含量,分析陆川油茶花期养分分配、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成花及开花过程中,陆川油茶4种器官中的5种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各器官中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表现为全氮>全钾>全磷.成花过程中,功能叶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开花过程中,花蕾全氮含量大多数情况下极显著高于其他器官.成花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