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合欢人工林生长规律及其生长模型研究

来源 :广西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0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人工林生长规律,采用树干解析及数学方程模拟方法确定香合欢人工林的速生期和最优生长模型.以广西乐业县36~54年生香合欢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木确定解析木,截锯圆盘,采用5龄阶分级测定和记录年轮直径数据,进行解析木生长过程拟合及模型优选.结果表明,香合欢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均为5~15年,单株材积速生期为15~35年;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Richard、Compertz和Korf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达0.990以上,检验精度较高.香合欢人工林在0~54年间生长呈上升趋势,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曲线和连年生长量曲线出现多个交叉点,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仍保持生长趋势,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辣椒Exo-PG基因家族成员的数量、分子特征、亚细胞定位、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及系統进化进行分析,以明确辣椒Exo-PG基因家族成员。结果表明,辣椒Exo-PG基因家族有49个成员,不均匀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并分为3个亚族;辣椒Exo-PG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酸碱性各占一半,且均定位于细胞外;该家族成员在启动子序列中含有激素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厌氧诱导元件等
报道了在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广西新记录植物——光萼厚轴茶(Camellia crassicolumna var.multiplex),提供了该植物的形态描述和彩色图版,并对其分布和分类历史进行介绍.
摘要: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当前继条锈病后严重制约陇南徽成盆地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同时也是影响小麦食品质量安全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基于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陇南徽成盆地的发生特点及现状,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应急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徽成盆地  中图分类号:S435.121
摘要:采用播前拌种处理,试验分析了微生物菌肥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以20亿/g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物菌肥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效可达到70%以上,可在马铃薯疮痂病防治中应用。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防效;微生物菌肥;拌种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0-0027-05  
摘要:在全膜雙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玉米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其中以Q2146和M751折合产量最高,为11 636.4 kg/hm2,较对照品种迪卡159分别增产41.00%;M751折合产量次之,为11 368.7 kg/hm2,较对照品种迪卡159增产37.76%。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双穗率高,可在定西市旱作区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龙博士
摘要:以陇薯6号为对照,在天水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对引进的10个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10号、定薯3号和大同里外黄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5 585、28 080、27 84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分别增产66.56%、31.43%、30.33%,商品薯率分別为76.73%、70.78%、78.89%。这3个品种(系)生育期田间长势强,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抗病性等
为解决珠芽黄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种苗瓶颈问题,以MS为基本培养基、珠芽黄魔芋块茎为外植体,开展外植体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增殖和生根壮苗试验,筛选珠芽黄魔芋的最佳组培快繁方法.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灭菌方法为0.3%害剋溶液灭菌40 min,0.1%HgCl2溶液灭菌5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5 mg/L+NAA 0.2 mg/L;最佳生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甘肃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然存在城乡融合发展进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体制机制不健全一些等问题。为促进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和政策体系;打造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联通化等建议。  关键词: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32
为更好地指导广西油茶(Camellia oleifera)造林,使用岑软2号、3号、11号和24号油茶无性系不同苗龄苗木造林,对造林后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和花芽分化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林1.5年,岑软2号和3号2年生和3年生苗木造林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和花芽分化率均显著高于1年生苗木造林植株(除岑软3号的株高和花芽分化率);造林3.5年,岑软2号和3号2年生苗木造林植株的株高、地径和冠幅均显著高于1年生苗木造林植株(除岑软3号的株高);岑软2号3年生苗木造林1.5年植株的株高显著高于1年生苗木
以南亚热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纯林及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和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有效磷(AP)、全钾(TK)、有效钾(A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C:N:P:K),旨在为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含水量、毛管孔隙度及AN、TP、TK和AK含量均高于纯林;随土层加深,3种林分的土壤容重和TK含量呈上升趋势,